“传闻李恪有本事是真的?”另一名朗将一脸凝重。
段俨想了想,一脸轻松的笑道:“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确实是真本事,至少花架子是不会错的。”
众人稍微松了一口气。
只见远处,吴王李恪大军缓缓压上,头前是十架投石车,投石车后是二十个攻城塔楼,塔楼后方是驾着云梯的大军,再后方是弓箭手,长矛兵,骑兵。
突然,吴王大军左右两翼向两侧分离,迅速奔向东西两侧城墙。
城内塔楼上,段俨直盯着城外,喊道:“赵季,你带所部一千人增援东城。”
“是!”
一名朗将一叉手,奔下塔楼,随即城墙上一千军兵迅速奔向东城。
“郑石,你带所部增援西城。”
“是。”
另一名朗将带领一千人向西侧城墙移动。
长史张望片刻:“国公,李恪大约两万左右,三千东城三千西城,咱们三千人面对对方一万四五,有些吃紧了。”
段俨点点头:“传令,王威所部从东城西城撤下来部分,五百守南城,其余五百到北城内备战。”
塔楼上旗兵迅速挥舞旗帜,长史迅速书写军令,段俨盖印封存在竹筒内,扔下塔楼,塔楼下传令兵迅速向南城传令。
武昌城内严阵以待,武昌城外李恪大军也调整好军阵,北城外前方是十架投石车,以及一辆撞城门的攻城锤。投石车后方是二十座攻城塔楼,塔楼间隙是一百个攻城云梯,这些攻城器具两侧都是刀盾手,足足有七千人。
攻城塔楼后方,数十辆马车缓缓走出,上千名刀盾手从马车上卸下踏板。这些踏板两侧是小腿粗细的树干,长两丈五,宽六尺,这是为跨越护城河准备的。武昌城外有护城河,宽两丈深一丈。
马车离开,显示出后方大军。
每一个战阵是十人一排五人一列,这就是一队五十人。一队队展开共有四十队,全部腰悬短刀身背长弓。四十队,两千名弓箭手。
两千弓箭手身后是四十队长矛兵。
长矛兵后方已经搭建起一座一丈高高台,高台上有一高座,李恪神情冷峻的坐在上面。
高台上高座两侧是数名朗将,数名旗手,还有十余名文臣。高台两侧是两三千骑兵端坐马上。
武昌城内外鸦雀无声,大战一触即发,压抑的所有人大气不敢喘。
就在这时,李恪侧身低语几句,只见十名传令兵骑马分别传达命令。
传令兵所过之处所有军兵扔掉长刀盾牌,解开甲胄一屁股坐在地上。
城内段俨眨了眨眼,不明白李恪要干什么。
半晌后擦了一把额头的汗水,猛然一愣:“他么的李恪,我日你祖……”
“大人!”身后长史急吼一声,一下扑到段俨身上,一伸手捂住纪国公段俨的嘴巴。
周围朗将传令兵嘴角抽搐。
吴王李恪的祖宗也是皇帝李承乾的祖宗,您是要干嘛?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