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白少光开口,“我见到凝玉的那天,也是这样的大雪天。。。。。。。。”
十年前,少年背着一把斩妖剑,沿途除魔卫道,来到了这个传说中妖魔猖狂,百姓流离失所的地方。
那时,一切的事物对于少年来说都是新奇的,那时,少年刚出蓬莱,并不知道世间险恶,妖魔无情,人心更难测,只知道完成铲除四大妖王的使命。
一日,小有名气的少年因不受周国一官宦人家的邀请被污蔑为妖魔被众人围攻。
那日山间恰逢月圆之夜,有雪狼妖出没,白少光轻易摆脱了众人的围攻,待再次返回时,方才围攻自己的人,已只剩骸骨和几片雪狼妖的脚印而已。
于是,白少光妖魔之名,彻底坐实。
白少光并不在乎,他在乎的,确实方才和自己一同看到这些骨骸的绿衣女子。那女子浑身无半点妖气,轻盈的踩在松树的树顶上,衣带随风,雪白的面纱遮住面孔,只有一双毫无半点感情的双眼,“灿若春华,皎如秋月”,少年不由乱了心神,慌了神志。
少年曾站在蓬莱我最高点,幻想着天上的神仙,他们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又有谁知道,少年此刻,已经看见了只存在于自己执念中的,仙。
那时,有四大妖王,少年花了很长的时间才除了两大妖王,成了百姓眼中的大英雄,可是,却在除雪狼妖之前被人与妖联合陷害的声誉扫地,人人恨不能将少年除之而后快。
白少光躺在冬日雪地上苦笑,如今,已经俨然变成了妖来除我,而非我除妖了。
远处,百十来头的雪狼妖,还在逼近,白少光托着几日几夜未曾合上的双目,撑着斩妖剑,颤抖着站了起来,恰逢寒风吹过,衣决飞舞间,一阵香气随风落入白少光手中,白少光轻轻握住手中的丝帕,向高处看去,少女站在树顶正轻盈的转身。白少光心中突然变得很柔软。
倒在地上无数次,无数次的爬起,只要在我倒下的那一瞬间,能看到你,即使永远倒下,亦无怨无悔。
少女的眼中如水如冰,望着那个不愿就此沉睡的少年,心中第一次有了疑惑,第一次对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有了新的审视。
水碧色青纱缓缓落下,轻轻踩在柔软洁白的雪地上,少女站在少年身前,冷漠无神的双眼,不经意间,看向了眼前无数的饿狼,却并无丝毫畏惧。
恶狼面露凶光,却在青丝纷飞,淡淡的香气萦绕间,不知何所间,便倒在了少女的脚下。
再回首,二人已不见。
“多谢姑娘相救,在下白少光,敢问姑娘。。。。。。”
话还未完,水凝玉已挥袖朝西下的天空飞去,空余一缕清香。
白少光收回方才伸出去的手,似不明白,自己为何会伸出手想将她抓住,不让她走。
少年望着那个远去的身影,心中失落。
一晃,又是一年的秋风送离人,这一年寒风正吹的愈演愈烈之时,拿着斩妖剑从人们身边路过的少年再次出现。
也许是因为没有师妹和师傅的陪伴,白少光觉得山下的日子过的太慢,每一天他都像是在煎熬,但他更不想选择回去。
而唯一有的,是来往间,人们的避让,恐惧与怜悯。
正是七夕佳节,烟火纷飞,少年一身蓝衣,一把斩妖剑行走于市井间。
少年不屑的看着眼前传情的男女,抽出剑,冷冷道,“区区小妖,竟也配在此谈情说爱。”
女子面露不解,看了看眼前的男子,疑惑的看了看自己的情郎。白衣男子正是一年前带领狼群重伤了白少光的雪狼妖。
雪狼妖对女子微笑,眼中一片柔情,温柔的说“茵茵别怕,不会有事的,睡一觉一切就都会好了”说着,温柔的瞳孔渐渐变成绿色的兽瞳散发着奇异的光,女子闻声而睡,嘴角还挂着一份幸福的笑容。
雪狼妖将女子仔细安顿好,这才从容的面对白少光。“你到底想怎么样才能放过我们。”
“人妖相恋,天理不容,我要你死”白少光的剑向雪狼妖砍去,两人从大庭广众打到屋顶房檐,又从屋顶房檐间打到雪岭山峰之间,终不过是两败俱伤,鲜血将白雪染红,谁也未将谁杀死,二人却再也没有力气。
白少光却忽的向客栈方向飞去,雪狼妖终于大怒,双目赤红,杀气四溢“我说过,你如何对付我都行,唯独不能针对她,可是,你违规了。”
白少光飞快地越过人们的视线,将客栈中的女子带出,在万千灯火闪烁间,女子再一次面对了自己的情郎,似不相信,从前温柔善良的男子,如何会变成了这幅不人不鬼满嘴獠牙的恶狼模样。
雪狼妖出现,百姓惊恐的四处逃串,原本恩爱缠绵的情侣各自跑的鸡飞狗跳,好好的七夕,一转眼就只有宋茵茵和雪狼妖一人一妖遥遥的看着对方,一个不敢相信,一个不敢接近。
而白少光就在一旁握着斩妖剑看着这出好戏“雪狼妖,我说过,我会让你明白,人和妖是不可能在一起的,你若现在选择隐于山林,不再出现,或许。。。。。。。”
“你闭嘴”“你闭嘴”
白少光愣住,只见宋茵茵和雪狼妖相视而笑,宋茵茵眼中有泪“雪郎,不管你究竟是人还是妖,我都想要和你在一起,永远。”
雪狼妖又幻化成了白衣翩翩公子的形象,将宋茵茵紧紧搂在怀中。
白少光握住剑,心中突然有了不明的复杂感觉,寒光闪烁间,已是万年。
宋茵茵哀求着对白少光说“你一定没有爱过一个人吧,如果你真正的爱过一定知道,爱没有结界,爱可以超越一切”
白少光静静的站在黑暗中,他此时无论眼里,心里,还是脑海里都逃不过那一个的身影,他在黑暗中挣扎,迷失。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