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秋收还没开始但从现在粮食的长势来看今年的收成应该不是一般的好。
本来要是三个人没回来的话,家里就的雇人收粮食了。当然,就是三个人回来了也得雇两个人。虽然东方宇和邑宁两人已经参加过一次秋收,但‘功力’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进步,只能达到会收和能收而已,要想达到一般农人的水平…这辈子是够呛了。
“月锦啊,又是这么早就收啦!还真别说,你家这麦子长得真好,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伺候的。”村里的老人最爱做的事情除了是坐在老榕树下唠嗑就是到地里看看庄稼的长势。
“东叔伯,您老又到地里来啦?让狗子来看看不就行了吗?”月锦一看是是村里的族老之一,也是村里仅剩的几位还活着的将近80岁的老辈。
“哎呀,又不是多远的地方正好我锻炼身体就走到这了。何况今年这粮食这么好我要是不多看看的话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老人笑眯眯地把这忌讳的话说了出来。
“东叔伯,看您,怎么说这话呢,您能长命百岁。不过今年咱村的粮食长的还真不错。”
“那倒是。最起码能比往年多收一石,最少一石,这点儿眼光你东叔伯我还是有的。要不,不是白瞎了我这老庄稼把式了。”老头还甚是自得地捋了捋自己的胡子。
“您老的眼光那自是准的。”说话的同时手里的活也不停地忙着。
“行了,不打扰你们了,我还得到我家那几亩地里看看呢,说不定这两天也得收了。”其实东叔伯心里还有个疑问,为什么每年章家得粮食都是最好的,也是收的最早的呢?明明村里这么多的庄稼把式怎么还比不上猎户家的孩子会种地?只是没有人能回答他这个疑问就是了。知道答案的月华更是不会告诉她这是自己作弊的结果。
一天的功夫,家里所有地里种的粮食就都收好了,只是全都装在屋子里,因为月华说明天也许会下雨。而且是连续七天的雨,不过都是阵雨。
要说月华说哪天会下雨还真就会下,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事情,这个本事就连村里的老人都佩服的很。其实这也是月华学过师傅留下来的东西后多出来的一小点儿本事。
自家的麦子要是现在不收等七天后雨停再收可就来不及了。这也是赶着今天收的原因。
很快,村里人也开始收粮食了。要知道这可是村里人第一次种跟章家换来的种子,虽然一直看起来都很好,也预料到会有个大丰收的,但真正收完以后还是被产量给惊呆了。
要知道,村子里以往用最好的良田,最好的庄稼把式收成也就是三石,一般的人家两石就顶天了,没想到这次基本上都达到了三石,有的伺候好的甚至达到四石,这是多大的产量啊。直接多了近100斤,足够吃好几个月了。
村子里粮食大丰收把整个县城都给震惊了。这多收的一石粮食可是解决了家里的温饱啊,而且这些粮食个个籽粒饱满圆润比店里买的种子都好,因此也成了各个粮店的抢手货。
这一收了粮食根本都不用出去卖就有人抢着买,可把村里人给乐坏了。当初那些没有跟章家换种子的人现在可是后老了悔了,这白白放弃了一个赚钱的机会。
关于这批粮食做种子的事情月华也跟村里人说了。这算是第二批收获,再种的话就是第三批,因此产量可能不会超过第二批种出来粮食。
可是即使如此买这批粮食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听月华话的人还是有很多的,所以他们还是跟章家换粮食,继续用章家的粮食做种子。
至于那些不信的或是贪小便宜的则是自己留种子,这跟章家没有一点儿关系。
因为今年的大丰收,村长还特意来感谢章家人。顺便来询问三人考试的结果。
只是因为现在成绩还没出来众人也不清楚,只是再三保证要是考中举人的话一定要邀请村里人同庆。
很快就到了月末,随着放榜日期的临近,家里人的心情都紧张了起来。
虽然对自己的答卷很有信心,但是毕竟不知道众多考官是何心思,若是答案不合他们的口味,能取得什么样的名次还很难说。
这也是最让人郁闷的地方,不像客观题那样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主观题,评分容易受到评卷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对于这种心情月华还是有些了解的。想前世,自己高考的时候也是如此,那焦急的心态不是说想让他停就能停的。只是月华发现家里的人,除了东方宇和邑宁不紧张外其他人好像都有些心不在焉。‘看了还是不够沉稳,难怪姐夫说月杰还需要再历练历练。’
当天晚上,府城房子里留下的下人来报说是家里的三位老爷都中了举人,这是中午府城的差役来报的。东方宇高中第十一名,章月杰高中第十八名,邑宁高中第十九名,名次还是比较靠前的。要是参加院试的话发挥正常大概会靠在100名左右,这可丝毫没有考到前几名的把握,也没有参加殿试的机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