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俩这么小可真懂礼貌,真好。你妈也是一个大好人,一下子收养了你们两个,以后负担会很重的。”
“啥是负担?”朱大壮问。
“负担就是担子重。”孙小圣说。
小兰妈问:“小圣,你的亲妈在哪里?为什么她不要你啦?”
“我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也不知道她为什么不要我啦。”
“我也是。”朱大壮说。
小兰妈又问:“你们俩不是一家人,是怎么认识的?”
“我们俩从小就认识,两家住得很近呢。”
小兰妈说:“原来是这样。天不早了,咱快回去吧,你妈找不到你们,说不定正着急呢。”
小兰说:“妈,我们帮你拖。”
于是,小兰妈在前,小兰小花在拖车左右两边,孙小圣与朱大壮在后面,五个人连拉带推拥着装满废品的板车朝前走。
走了没几步,小兰妈就觉得板车后面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动板车,而且速度很快。她不但不用使劲儿,而且快步跑也有点赶不上。
开始她以为是两个女儿用劲太大,刚要提醒女儿,小兰就叫起来:“妈呀,你哪里来这么大的力气呀,我不但用不上劲儿,都要赶不上啦。”
小花说:“妈,你走得太快了,我也用不上劲儿,一直在跟着跑呢。”
妈妈说:“我也一样没有用力,这车怎么跑这么快?莫非是小圣大壮?”
孙小圣与朱大壮在板车后面跑一阵跳一阵,相互逗几下,笑着玩一会儿。
没见他们俩怎么推车,但每次孙小圣冲板车吹口气,朱大壮用手指点一下,板车都会快速地朝前跑一阵子。
前面是一个长一公里的大上坡,小兰妈正要用劲儿,可板车的前行速度一点也没有减缓,她几乎是在没有用一点力气的情况下上到了坡顶。
就这样,平日小兰妈拖着板车需要走一个小时的行程,今天仅用了十五分钟就来到了废品收购站。
也就在这时,安玲一路打听着找了过来。因为是同行,经常在大街小巷碰面,安玲认识小兰妈,她冲小兰妈一笑说:“今天还行吧?”
小兰妈笑着对安玲说:“差不多,真要感谢你们。还多亏了两个孩子。他们真懂事。”
安玲见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乡下女人没有鄙夷自己收养的两个孩子,又得知孙小圣朱大壮是因为与她的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玩不知道回家,对小兰妈内心充满感激。她笑着说:“你真是很了不起,为了两个女儿成才,从乡下来到城里,又租住小区的商品房。”
“我这一辈子别的本事没有,就爱赌一口气。在老家,不少人说我生两个女孩,没有男孩,将来是绝户头,没人养老送终。我偏要争口气,把两个女孩培养成才,将来享女儿的福”小兰妈说。
“两个孩子在哪个学校上学?”
“俺没有城里户口,只能在状元星学校,是个民营学校。”
“状元星学校的学费贵吧?”
“贵是贵了点,可为了孩子,俺承受得起。我吧,每天多干些,孩子她爸在工地干活,一个月有几千块钱,日子能往前走。”
“孩子学习还好吧?”
“好,这不刚学了二十多天,姐妺俩的数学都考了一百分。我经常想:孩子是材料如果父母不培养,老了肯定后悔。不过,单凭学校教育也不行,有个专家说:一个班的整体成绩提高靠老师,一个学生个人成绩提高靠家长。你的两个孩子还小,一上学你就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了。”
“这话对着呢。啊,天不早了,我们先回去了。抽时间我带孩子去你们那里玩。”
“好,欢迎。”
“阿姨再见。小兰小花再见!”孙小圣朝母女三人招手。
“再见,天天再见。”朱大壮说。
安玲一手拉一个孩子,离开了收购站。
小兰小花姐妹俩也向孙小圣朱大壮摆手。
小兰妈望着安玲母子三人的背影发呆,她想不明白:刚才拖车跑那么快,如果不是两个孩子在用力,哪又是谁呢?莫非是天助?
就在妈妈过秤算账的时候,姐妹两个站在一块也在议论。
小兰说:“今天妈妈收的废品特别多,可不知道为什么拉起来这么轻,连上大斜坡也没有费劲。妈还说她没有用劲儿,咱俩也没有用劲儿。那是谁在用劲儿呢?”
“还能有谁?小圣与大壮呗。是他们俩在后靣推车,车才跑这么快的。”小花说。
“他们俩那么小,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反正我觉得小圣大壮的样子好可爱,我以后还想跟大壮小圣在一块玩。”
“我也是。”
妈妈算完账拿到一迭钞票,听到两个女儿的对话说:“只要你们俩跟小圣大壮在一起玩的开心,以后就常在一起玩吧。两个孩子的命苦,你们姐妹俩要多关心他们。”
姐妹俩同时点了点头。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