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圣与朱大壮见老师叫他们,快步来到刘老师面前,立正站好,一齐鞠躬,同声喊道:“老师您好!”
“好好,还挺懂礼貌。就是个子太矮了,你们俩多大啦?为什么不去上幼儿园?”刘老师问。
孙小圣说:“报告老师,我8岁了,幼儿园不要我。”
朱大壮说:“我7岁了,幼儿园也不要我。”
“都七八岁了,当然幼儿园不会要了。可你们来这里上一年级,能跟得上吗?都开学两个星期了。我来问你们,自己的名字会写吗?”刘老师又问。
孙小圣说会,朱大壮也说会。
说完,两人各自从书包里掏出纸笔趴在茶几上写起来。
看着两个孩子握笔的姿式与写出来的歪歪扭扭说是字又不像字的道道曲线,刘老师坚决地向校长表示说:“这样的孩子分到班里只能拖全班考试成绩的后腿,而学校又是根据考试成绩分放奖金的。所以我不要。”
李校长说:“你不要也不能走,你等一会儿。”
刘老师只好坐下来。
校长打电话又叫来了一年级二班的班主任。
二班班主任是一位中年妇女,姓张。进办公室就问:“校长,啥事呀让我马上来?离上课只有二十分钟了。”
李校长说:“我想把这两个学生送到你那个班,怎么样?要不先接收一个?”
张老师看着孙小圣与朱大壮问:“这么小的孩子上什么一年级?应该送幼儿园,家长也太望子成龙心切了吧?”
坐在一旁的刘老师话里带着火气:“上什么幼儿园?一个八岁,一个七岁。幼儿园能要?”
张老师一怔:“都这么大啦?入班可以,就是不知道基础咋样?”
“看看吧,写的字,怕是神仙都难认得出来。”刘老师举着两张纸说。
张老师看下孙小圣与朱大壮写的字,撇下嘴,凑近两个孩子,问:“小朋友,写字不好,数学应该不错吧?”
孙小圣挺起胸脯大声说:“很不错,我会从1查到100,开始:1、2、3、4、5、……”
朱大壮说:“我也会。”
直起脖子与孙小圣一块喊起来:“……7、8、9、10、11、12……”
张老师被两个孩子逗乐了,她在两个孩子喊到41时让他们停下来,在两张白纸上各写下两道题让孙小圣与朱大壮算。
两张纸上的题相同:5十8二12十13二
孙小圣第一题填的答案是16;第二题是17。
朱大壮算不出来,伸过头看孙小圣的答案,张老师把他的头拨了回去。
看到两个孩子数学计算上一窍不通,张老师态度很坚决:“不行,这两个学生我一个也不能收,我那个二班本来差生就多,再去这么两位笨学生,我还能出成绩吗?还不回回落后?”
“真不要?”校长又问。
“真不要,没法要。”张老师摆下手。
校长说:“那好吧,不要可以,但不能走,跟刘老师一块在这里等一会儿。”
说着,李校长又打电话叫来了三班班主任杨慧杰。
杨老师已经见过孙小圣与朱大壮。
杨慧杰二十八岁,长相一般,脸上布满雀斑。
她一进门就冲校长嚷:“什么重要事情?没看到快要上课了吗?校长你头脑里还有没有时间观念?”
校长说:“事情属于迫不得已。有两个学生,一班二班都不收,去你们三班吧?”
“不收?为什么?”杨老师指着小圣与大壮说:“是不是这两个?是因为长相难看?”
杨慧杰看刘、张二位老师。
张老师想讨好杨慧杰,说:“不说长相,基础也太差。你看看写的字,比狗爬的都难看。还有,这么简单的数学题都算不出来”
杨慧杰看过纸上的字与数学题,对李校长说:“一班二班不要,我这个三班更不会要了。我那个班是先进班。”
李校长说:“那好吧,你们三个都不要,就都等一会儿,我叫四班的班主任孟老师过来。”
电话打过去,没停半分钟,准备上课的四班班主任孟民英老师就提着一块小黑板走了进来。孟老师是个年轻姑娘,长相甜美,脸上透着热情。
孙小圣看见进来的孟老师小声时朱大壮说:“大壮,我看这个女老师好,样子一点也不凶,也好看。”
“我一见她就喜欢她,最好能让她教咱们。”朱大壮回答。
校长说明情况,孟老师看看两个孩子,脸上出现为难的表情,说:“校长,我们班已经57个学生了,比其他班多十几个,再进去两个,班里的教学会受影响的。”
李校长叹口气说:“是呀,你那个四班学生最多。”
思考片刻,校长抬起头对四个班主任大声说:“既然你们四个都不愿意接受,我只有实话实说了。告诉你们,这两个学生基础是差了点,头脑也可能笨了点。可咱们董事长一个孩子收了一万元的赞助金,让我无论如何也要安排进班。所以,今天必须让两个孩子进班上课。下面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抓阉。谁抓住谁把两个学生领到班里去。”
李校长起身准备纸蛋,杨慧杰突然起身说:“我不抓阉,也不要两个差生。我的三班是先进班、示范班、重点班、学校的窗口班。我去上课了。”甩手出门走掉了。
张老师见杨慧杰不把校长当回事,说:“我那个班本来差生就多,这两个差生就更不能要了。我也不参加抓阉。”大步走出房门。
刘老师见走了两个,也站起身说:“四个人抓阉,两个人不参加还抓个啥?我也走了。”出了门。
孟民英看校长一眼,发现校长的鼻子都气歪了。
------题外话------
我写无论故事多么荒诞离奇,但细节绝对真实,人物刻画都有现实生活中人物的影子。我力求通过我的让人们看了有所收获。我是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长年在全国各地讲课。本的故事融会了我独特的家庭教育理念,而在这些理念指导下教子成功的家长数以千计。这不,今天又有一个家长向我报喜:在我的理念指导下,他的儿子2011年高考考了681分,上清华已是板上钉丁……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