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满城尽带黄金甲> 第九章 齐克让勇战义军 黄巨天兵临长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齐克让勇战义军 黄巨天兵临长安(2 / 2)

潼关旁边有一个山谷,平时朝廷严禁百姓在谷中往来,以便榷征商税,因此百姓称此谷为“禁坑”。由于黄巢大军来得仓促,且紧追不舍,齐克让率军撤退时,溃兵自山谷涌入禁坑,里面灌木长藤茂密的犹如蜘蛛网,一日之间竟也被踏成一条平坦的大道。

官军退入潼关,张承范见士卒们是因为饿肚子才败退回来,只好将辎重全部散发给士卒,甚至还自己掏了腰包。

但是,虽然暂时解了燃眉之急,可没有粮食,这样依旧是无用功,皇帝不差饥饿兵。故而,张承范又赶紧派人上表朝廷告急,好歹弄些粮食。只是,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次日,黄巢起了一大早,催督大军猛攻潼关,义军将士提着刀枪,挽着云梯,开始向关上爬。张承范竭尽进行抵抗,顿时箭矢如雨落下,义军将士挨了几下狠的,便有人乱了方寸,大军也随之开始出现骚动。黄巢见状,促马上前,大声吆喝,欲重振阵形,官军见状,矢石更急,一时间义军死伤惨重。

这一仗又是酣战整整一天,以至于潼关上的官军弓箭手竟无矢可射,只能用石头投向义军。

然而,石头毕竟扔不到关外的壕沟。而就在此时,黄巢迅速命人掘土将壕沟填上,不一会儿,壕沟填平,义军得以渡过壕沟。

猎猎秋风,掠过关头,天上星月,暗沉沉失了光芒,张承范任凭衣襟在风中飞扬,凝望远处的义军大营,那里点点火光,似乎代替了天上的群星。

忽而,远处一点星火渐渐变得亮了,越来越亮,越来越大,好像一轮炽热的太阳,从东方的天空升了起来。

“怎么了!”

关头诸将个个面面相觑惊异道。

“禀将军,是贼军在关下放火,已被弓弩手驱散!”

有小校前来禀告道。

只见,张承范盯着地上犹未熄灭的火花和袅袅轻烟,脸上好像三冬的冰雪,冷森森好不怕人。

“无妨!”

突然,他又稍稍松了口气,挥手道:“今日酣战一天,贼众亦是疲惫不堪,此乃袭扰之计,你等只需把好关头即可,不必理会。”

“是!”

小校随即领命离去。

正在此时,只见粮料使王师会匆匆忙忙赶来,张承范便问:“王将军,何事惊慌?”

王师会踏上一步,咬着牙说:“前日齐将军率军撤退时,溃兵不慎误入禁坑,竟将禁坑踏平,若贼军由禁坑绕至关后,则万事休矣!”

张承范听得一怔,然后趴在黑黝黝的箭垛上,举目四望,大叫道:“不好。”

身子微微一震,竟出了一身冷汗,随即转身回过头来对王师会道:“王将军,你领八百士卒,速出关拒守禁坑!”

“是!”

王师会领命,随即点兵出关。

风,满是肃杀之气,当王师会领兵赶到禁坑时,黄巢的军队已然通过,绕到潼关后方去了。

“糟了!”

王师会顿时瘫跪在地上,心中满是忧郁,然后掉头看了看身边的士卒们,只见他们个个浓眉紧锁,众人都是一般的心思:“贼寇围关,粮草不济……”

十二月三日,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去。站在关头,张承范默然不语,凝视血肉模糊的战场。黄巢再次选择了早晨率军进攻潼关,与昨日不同的是,今日的进攻更为恐怖,因为那是两面夹击。

鼓声更急,血雨排空。

正在此时,趁着雾气,数十名义军从关后登上了关楼,刀枪横扫,分外骁勇,阻拦官军,无不披靡。

关上的官军听说贼军已经绕到关后,并从关后爬上了关楼,顿时吓的四处溃散。

这场关乎唐朝命运的潼关攻防战,历时三天,至此宣告结束。

在这三天里,官军饿殍遍地,许多人是在用意志来守卫大唐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

然而,最终他们失败了。

王师会见贼军已入潼关,不愿做黄巢俘虏的他选择了自刎。在所有人的注目下,他举刀自尽。

王师会并非是猛将,也不是什么大人物,甚至与黄巢交战,自始至终也没什么亮点,但是,他应该被记住,因为他有气节!因为他的意志将永远长存,他是值得尊敬的!

而相比之下,张承范就要差那么一点,倒不是说张承范必须就得自刎谢罪,潼关失守,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也是必然的。

张承范的确是比哥舒翰强,没做了黄巢的俘虏。不过,和之前上奏朝廷的上表里的豪言壮语相比,现在的张承范的确有失气节。

王师会用实际行动向张承范说明,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马后,气节这玩意,真不是口头上说说就行的。

当然了,人各有志,每个人也都有生存的权力,应该说,只有很少的人才有放弃它的勇气。张承范很爱惜自己的生命,还特意为人生安全考虑了下。为了不让自己成为攻击的首要目标,张承范身穿便服率领残余士兵从潼关逃脱。

活着就必须要承担,从某个角度来讲,王师会算是提前解脱了,但是张承范还得咬牙坚持,毕竟潼关一破,长安必然朝不保夕。

在逃命的同时,张承范也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如何去面对?

败军快要行至长安时,遇到相继到来的援兵,张承范临危受命,没脸面对皇帝,没脸面对长安的百姓,所以他愤怒的对这些姗姗来迟的援兵说道:“你们来晚了!”

既然来晚了,于是援兵也跟着张承范一起退还,退离长安只有数十里的东渭桥时,一部分士卒见田令孜刚刚召募的新军穿着新衣皮裘,全都忿忿不平道:“这些家伙有什么功劳?能穿上这么好的衣服?我们殊死拼战反倒受冻挨饿!”

说完,这帮士卒便又开始抢劫新军,随后甚至还临阵倒戈为义军作向导。而黄巢此时也已经乘胜攻克了华州,并亲率大军直抵东渭桥。

这里,还是斜阳蓑草的地方,还是那么凄凄窃窃,许多年前,黄巢同样是站在这里,为的是和许多人几乎一样的目标。可是他失败了,他的眼里尽是迷茫,尽是失意。他留下了那首《咏菊》,他埋葬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因为几乎每个人最初的梦想都只是个梦想!

人更应该理智一些,所以黄巢回去又干起了老本行,所以他解脱了,所以他今天能够再一次的站在这里!五年前当他的脑海里第一次萌生造反这个念头时,他有想到过会有这么一天吗?

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去奋斗,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时事造英雄,黄巢应该感谢五年前的那场蝗灾,更应该感谢王仙芝,如果说一切都是巧合的话,黄巢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巧合,从而坚定了自己的脚步!

黄巢也有理由自豪,从一个失意的书生到晃动乾坤的领袖!这五年多来,他经历了太多太多,被迫转战大江南北,甚至于一度面临死亡。王仙芝死后,他从来都是一个人,没有盟友,没有援军,刀头舔血,几度死里逃生!

现在,他就站在长安城下,有谁还能想起十几年前同样站在这里的失意榜者;有谁会想过,五年多以前的那个私盐贩,如今会带领着数十万大军。

但这一切并不是巧合,还是那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朝廷要我黄巢死,黄巢先要朝廷亡!

长安就在眼前!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