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端
结束了一天的泡在图书馆里的自习,李川宁从大学返回自己四十平米的小窝。他今年上大二,读的是精算专业。这门数学要求奇高的专业李川宁却能学得游刃有余,不过与他的数学天赋不相衬(或者相衬)的是他糟糕的人际交往能力。
李川宁有那么几个好朋友,却是他在假期满世界晃荡的时候结识的;他和同学和导师的关系相当糟糕。他本人倒不觉得有什么,但当导师威胁说再扰乱课堂就不让他毕业的时候,他才终于开始正视这个问题了。
一边打着哈欠,李川宁一边掏钥匙,准备开房门。他在脑子里面痛骂那个没有水平还摆出架子的导师。他生平最看不惯这类人,于是在课堂上总是故意提出刁钻的问题,终于把那导师给惹怒了。
就在他的手搭在门把上的时候,他忽然头皮一阵发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浮现出来,他全身都是一激灵,仿佛有某种冰冷的液体顺着脊柱流下身体,将疲惫懒散的身躯提升至战备状态。李川宁下意识地一歪头,一阵风声在他的耳边响起,擦过他的耳垂,如同炮弹,骇人地划向李川宁的家。
一声巨响,剧烈的冲击波在房门上爆开,屋门碎片四下纷飞。浑浊的楼道空气变成无形的浪涛,四下狂舞,掀翻了李川宁,如同被一个巨汉举起然后重重地抛出去。
他的头撞在了邻居的门框上,疼得他眼冒金星,混合着刚刚爆炸导致的阵阵耳鸣。他跌坐在地上,四下张望,同时暗自庆幸邻居一家去旅游,没在家。
李川宁的心脏跳得很剧烈,身上也出了一圈冷汗。模模糊糊地,他看见有一个高大的男性人影跑下楼梯,他想大喊一声“站住”,却又害怕那人回头再扔一颗炸弹,那人只看背影都像穷凶极恶之徒。在原地愣了片刻,李川宁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无畏地站起身,然后逃跑一般地冲进了原屋门,躲进了被炸得七零八落的他的家。开玩笑,好汉不吃眼前亏,李川宁心想。
虽然门厅被爆炸波及到,一地狼藉,但家里其他部分还完好无损。满地的鞋盒和碎水泥渣看得李川宁头皮发麻,再次回忆起炸弹的破空声和被爆炸轰击的抛掷感。他有点反胃,紧张地走进自己的卧室,连书包都没扔,一屁股坐在自己的床上。
他的头脑如同喧闹的火车站,迟迟不能平静下来。李川宁站起又坐下,坐下又站起,惴惴不安地在屋里转圈。
不知道转了多久,李川宁的心跳终于归于平静,冷汗也不再冒了。他这才记起放下书包。回到门厅,却发现自己的拖鞋只剩下一只了。他叹了口气,没有换鞋。
再次返回自己的卧室,李川宁决定报个警。不过再他踏入卧室的同时,他意外地发现自己的书桌上有一封信。刚刚自己太紧张,甚至忽略了桌上出现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信没有邮票,信封上用正楷规规矩矩地写着“李川宁先生亲启”。李川宁愣了一下,在经历了门口的爆炸之后,他对于这种东西有了提防。曾经看过的炸弹邮包的新闻在他的心里滚屏播出。不过转念一想,他又觉得炸弹应该更大一点,不像是一个信封能装得下的。端详了一会这封信,他最终还是决定暂时不管它,先报警再说。
找出手机拨通了110之后,对面传来一个女接线员的声音:“您好,110报警中心。”
“喂,我家门被炸了!”李川宁咋咋呼呼地说。
“是天然气爆炸吗?”
“不是,就是有人好像扔了颗炸弹,把我的门给炸碎了。我看他像是恐怖分子!”
“您家在哪里啊?”
“额,在华夏大学正对面,我现在没有屋门了,你们赶紧过来。”
“哪个门的对面?”
“东门,东门的正对面,我家在正对面的楼八层。”
“好,华夏大学东门对面八层。”
“对。”
“我们马上派人出警,请您耐心等候。”
挂上电话,李川宁突然意识到一个诡异的情况:自己竟完全没有受伤!即使一颗炸弹在他的面前引爆,他竟然只是耳鸣一阵,连擦伤都没有。他仔细地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身体,从头到脚又从脚到头,发现确实没有一丝伤痕。
“真是怪了,我命怎么这么大?”李川宁奇道,他有点怀疑现实。自己一个吊儿郎当的穷学生,怎么突然遇上恐怖分子这种事?
检查完自己,李川宁又打量起自己熟悉的小屋。所幸除了信,屋里没有更多异常。他再次凝视桌上的信。犹豫了一下,他拿起了它。
很轻,不像安装了炸弹。
李川宁拆开了信封,里面确实没有炸弹,只有一张用钢笔手写的信。
谨启者:
尊敬的李川宁先生,您好。
我十分欣赏您在数学方面的天赋与才华,特别是有关几何学的分形理论方面。在此,我诚挚的邀请您参加本次数学论坛。开启本信即视为接受邀请,论坛自您开启本信之时开始。本邀请函为参与凭证,请您随身携带,妥善保管,万勿遗失或损毁。在论坛活动中,您将获得一枚徽章,代表所研讨的课题。徽章具有技术用途,请勿将之滥用,否则将被剥夺参与资格。剥夺资格或者离场后,我们将提供专门的产所供您休息;但在论坛结束后,我们将需要清除您的痕迹(例如您关于此次论坛的记忆)。
本次论坛中,共有十名与您同样出众的数学学者参与,旨在展示您们作为新一代数学领跑者的使用数学理论与方法的能力,交流数学学术经验,探讨未来数学的发展方向。届时,您将展现自己对现有数学理论的理解以及在使用数学方法进行独立探索的能力,解决您的的课题;您的数学知识与数学天赋将成为您攻破课题的两大助力。
在论坛活动中,可能地将会出现一定生命财产损失。作为主办方,我将尽我所能将之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并尽可能防止对您的正常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但为了保证论坛的顺利进行,除非必要,我不会直接干扰活动进程。同时,如有必要,我们也将提供充足的保护,保证您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论坛结束时,我们有纪念品相赠,以感谢您参与本次论坛。如若您在活动中,因某些原因失去参与资格,我们将尽可能保证您回归正常生活,请您不必担心,放心参与。
很抱歉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作为主办人,我不能具上全名。在此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预祝您本次稽核顺利。
此致
敬礼
“这什么鬼?”草草看完信件,李川宁下巴差点掉下来。尽管只是粗略的浏览了一遍,可供吐槽的地方还是太多了:无名氏的主办方、打开信就是接受邀请、还有另外九个人参加、出局就要失去记忆、可能会有财产损失(这点李川宁觉得自己已经领教过了)以及……
“主办人”怎么知道自己擅长的不是精算,而是分形几何。
从小学开始,李川宁一直对于数学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他并不擅长计算或者分析,但是对于图形,他总有一种近乎直觉的敏锐;因此他常常使用几何的方法解答计算问题。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中考时,他在代数计算的大题上建立了坐标系,把代数题生生转化成了几何题,然后得出了答案。而这件事,他甚至连老师都没有告诉,只是以为他很擅长数学,于是推荐他报考了精算专业。
不过即使是学习大量计算和分析的精算,李川宁还是更偏好使用几何方法解决问题。
而对种种几何图形,他同样有异于常人的审美观。平常人认为工整美观的直线和图形,他却觉得单调乏味,倒是各种稀奇古怪的曲线和曲面他认为很有趣味。后来他才知道,研究这些稀奇古怪的零碎的学科,叫做分形几何。
这位“主办方”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知道这种天知地知的事情。
思考中,两位警察已经到了现场。他们似乎本想敲门,但却无门可敲。两人跟李川宁打了个招呼,就开始勘察和问询。李川宁又回忆了一遍惊心动魄的爆炸,并且略过了信的事,两位警察不停地记录。
李川宁配合两位警察做完笔录,就听见他们简短地讨论了一下,认为这既不是天然气爆炸,也没有炸药残留。他们讨论了几句没得出结论,便让李川宁签了几个字,然后就回去了,并没有像李川宁想象的一样把他带进派出所,或者拉出警戒线围住现场。
李川宁本想看看警察是怎么办案的,但见两位警察回去,他也乐得轻松。他给自己倒了杯凉水一饮而尽,让自己混乱的大脑放松下来,然后再次走到了爆炸现场,站在满地狼藉之中。不过凭他的水平,自然什么也没有发现。于是他的思绪又转到了那封没有落款的神秘的信上。
“会不会是写信的人策划的爆炸?”李川宁自言自语道。
“不是。”一个女声回答道。
“那又是谁干——我去有人!”李川宁吓了一跳,赶紧窜回屋里,只露出个脑袋向外张望。
屋外是一个十六岁上下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穿着白底带彩色圆点的连衣裙,腰间系着一条藏青色的束带,脚上穿的是运动鞋。她的五官端正漂亮,眼神有点像怯懦的小动物;身材却远不如脸蛋,几乎完全没有发育。
李川宁看到来人是个女孩,再想到自己瞥见的人影比较高大,像个男人,于是放松了警惕。绝对不是因为来人是个小美女才放松的,绝对不是。
“那个,对不起。”见李川宁看过来,女孩低下了头。
“你是谁?”李川宁依然藏身屋里,开口问道
“我叫宋梓涵,吓着你了,对不起啦。”
“呃,没事,没事。你为什么会在这?”
“我是逃过来的,我被人袭击了。”宋梓涵轻轻地说,眼神里透出余悸,“我也收到信了。然后手上出现了一个眼睛的图形。”女孩抬起手腕,在李川宁眼前一晃,“之后我就莫名其妙地被人攻击,那个人好像用的机关枪。我就赶紧跑,正好跑到这里的时候,就听见这附近有一声巨响,我就过来看一眼,然后就看见你在读信。之后我就……”女孩小声又快速地说着,李川宁觉得有点跟不上了。
“等等等等,你说慢点。”听着宋梓涵的叙述,李川宁有点怀疑这女孩。但想到自己同样遭遇了炸弹攻击,便暂且放下怀疑,问道。
“啊,”宋梓涵定了定神,放慢了语速说,“你收到信了,说什么数学论坛的那一封,对吧。”
“对。”
“嗯,就是那封。”
“然后呢,你说的眼睛图形是什么情况?这跟信有什么关系?”
“就是我看完信,然后就发现手腕上多了个眼睛的图形。”
“眼睛?”
女孩再次把手伸过来。她的手很白净,因此手腕上的眼睛样的徽章很是显眼。那眼睛的边缘很模糊,有些歪曲,眼角处甚至足以用杂乱混沌来形容。
“这就是你说的徽章?”
“对。”
“如果是读完信就有,那我怎么没有啊。”李川宁同样伸出手,挽起袖子,然后赫然发现自己的手腕处同样有一个纹身样的图形。
一个螺旋状的图形,螺旋的边缘似乎有一些更加精细的结构,但却看不清楚。
“我去这什么时候——”
“大概是看完信的时候吧,反正我的是在看完信的时候出现的。”女孩小心翼翼地说。
李川宁端详了一阵自己手腕处的纹身,然后转头望向宋梓涵:“对了,你的信,能让我看一下吗?”
宋梓涵犹豫了一下,说:“对不起,我没带来……”
“哦,那就算了。”李川宁见女孩不愿意,也不强求,“对了,你家住哪啊?”
“……”女孩沉默。
面对沉默的少女,李川宁犹豫了一下,决定不要揪人隐私。他换了个话题,问:“你功课怎么样?”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