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七彩梦萧然> 逢七的这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逢七的这天(1 / 2)

监了两天考,上报了成绩,尽管学校还有十天才正式放暑假,但梦伊伊已经算是开始放假了。

梦伟伟说他后天还有一科考试,考完就跟商艾儿来上海。

梦妈妈说八月初她和梦爸爸去陕西老家,临行前希望伊伊和伟伟先回家看看,他们两老都想的孩子了。

四大才女她已经完成了三幅,自我感觉很好,就是最重要的李清照还是找不到感觉。

呼萧然让她照着自己画,可她还是觉得哪里不对,也许是应了那句俗语,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自己把别人画像容易,把自己画像就难了。

问题不是出外造型上,以她的功底,想把自己画像很容易,可她就是觉得自己只是得到了形似,并没有达到神似,不是李清照的感觉。

也许是自己没有李清照那样的经历,也许是自己没有李清照那样的气质,也许是自己根本就不是李清照。

呼萧然开玩笑,说如果你能穿越到宋朝,变成李清照就好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梦伊伊想到了七色花,如果七色花真有魔力,是不是可以让自己变成李清照,一探李清照的内心世界了呢。

想到这些她又笑,肖太太虽然说的神乎其神,但她仍然认为所谓七色花不过是肖太太的狂想,肖太太是一个精神受到过强烈刺激的女人,她的话怎么可信呢。

可她是怎么知道自己在画四大才女的,又怎么知道自己把她画成蔡文姬的呢,难道她真的通灵了?

算了,先不想那么多了,还是想那张初步定为《在校园》的创作吧。

中午的时候,呼萧然打来电话,问她吃没吃午饭,打算吃什么。

梦伊伊故意大口咀嚼几声,让呼萧然猜她吃的是什么,呼萧然说不会又是蛋炒饭吧,梦伊伊说你也没有给我留剩饭啊,哪来的蛋炒饭。

梦妈妈常说一句俗语,“家有百口吃饱饭,家有一口受饥寒”,这话不假,饭两个人吃就值得做,吃起来也香,自己一个人就懒得做,也没有胃口。

呼萧然不在家,梦伊伊不是饿的胃难受,就是不想吃东西,吃也是找些现成的对付,所以家里他俩每隔几天就要去超市扫一次货,各种面包、饼干、牛奶、豆奶、火腿、熟食,以备不时之需。

梦伊伊刚才吃的是挂面,做了煎蛋,切了火腿,面里还加了番茄和洋葱,吃起来还算美味。

呼萧然说吃完了别忘了喝点水,咖啡和橙汁都行,晚上别喝咖啡,再睡不好觉。

梦伊伊嗯了一声,问他晚上什么时候回来,晚饭怎么吃。

呼萧然说集团总部派代表来检查公司工作,飞机晚上八点到浦东机场,自己得去接机和陪同,回家肯定会晚,你自己做饭吃吧。

梦伊伊愣了一下,这才想起早晨自己赖在床上没起来的时候,呼萧然好像趴在她耳边说过这件事。

她怅然地放下电话,没有食欲了。

手机不时的响,上午她把画好的那三个才女发了说说,跪求指正,不断有人浏览,点赞的,留言的,一片赞扬声。

她知道必然是这个结果,这年月大家都习惯说好话,就算你画的有问题也很难得到什么建议,反正就是娱乐,那么认真干嘛。

有个叫“中国的亨利摩尔”好友给她留言,“四者缺一,期待完满”。

这个“中国的亨利摩尔”是她的大学校友,原名慕彬,学雕塑的,因为崇拜英国雕塑大师亨利摩尔,改名叫慕摩尔。

慕摩尔是个很感性的人,曾经很疯狂的把梦伊伊当做自己的女神,结果在梦伊伊的波西米亚长裙下摔得鼻青脸肿,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好在他虽然感性,还没有到偏执的地步,在用了N瓶白酒治愈了创伤后,一鸣惊人的考取了博士研究生,继续追梦“中国的亨利摩尔”。

梦伊伊记得慕摩尔以前做过一些名人雕塑,孔子,屈原,王昭君,杨贵妃,印象中也做过李清照像,就回复了一句“怎么看李清照的人物造型”。

慕摩尔很快就在□□里冒头了:“骨感美人,有其著名的‘三瘦’为证。”

梦伊伊笑了笑,今人根据李清照的几句带“瘦”字的词就推断李清照是个瘦美人,她一直不愿苟同。

李清照好歹是个达官贵人家的小姐,后来又是达官贵人家的夫人,就算她多愁善感,也不至于把自己饿成瘦猴子吧。

那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不过是个带有夸张意味的形容词,文人惯用的修辞手法而已,那句“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更说明问题,就是用这个“瘦”字来写心中的“愁”,跟人的胖瘦不一定有什么关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慕摩尔发来一张图,是他为某地李清照纪念馆所作的雕像,果然是个赵飞燕一流的瘦美人。

看慕摩尔的李清照像人虽然瘦,眼神却很犀利,甚至有些不训,梦伊伊好奇问其原因。

慕摩尔说:“李清照嗜酒如命,词中有很多句写到酒,‘东篱把酒黄昏后’,‘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如果放在现代,她应该是个很性情的辣妹。”

梦伊伊不由哈哈大笑,李清照借酒消愁是无疑的,说人家是辣妹显然无稽了。

看梦伊伊不认同自己的观点,慕摩尔说:“李清照何止是辣妹,还是个很开放的女人呢。”

梦伊伊惊讶的问何以见得,慕摩尔说还是有词为证,你读读那阙《丑奴儿》,难道看不出一个女人在如何与男人调情吗,在三从四德的年代,李清照绝对是个放荡不羁女人的。

梦伊伊读过这阙词,也记得词的内容如下:

晚来一阵风兼雨,洗尽炎光。理罢笙簧,却对菱花淡淡妆。

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郞:今夜纱厨枕簟凉。

到此时梦伊伊才恍然大悟,慕摩尔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应该是受了某某大学某某美女教授对李清照的奇谈怪论影响。

梦伊伊是在网上查找李清照资料的时候无意中读到的这篇文章,那位号称古典文学博士的美女教授通过断章取义,再加上个人臆想,得出了几个惊世骇俗的结论。

其一是李清照是个瘦美人,证据是李清照写过三句带“瘦”字的经典名句,又通过论证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诗词里也出现“瘦”字,认为唐朝以胖为美,宋朝以瘦为美,李清照应该是一位弱不禁风的瘦美人。

其二是李清照是个赌棍,甚至赌神和赌博的祖师爷,因为李清照不仅斗茶、斗鸡、斗蛐蛐儿和通宵打麻将,也有李清照的《打马图序》为证,“使千万世后,知名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认为“打马”是今天麻将的前身,李清照就是一个嗜赌如命的大赌徒。

其三是李清照是个酒鬼,而且爱喝“花酒”,也即赏花喝酒,你看她又是“沉醉不知归路”,又是“浓睡不消残酒”,而且喝的还是人称“扶头酒”的烈性酒,不是好酒贪杯的大酒鬼是什么。

第四个推断最颠覆人的三观,李清照是个“好色”的风流女人,那句“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说的不是含羞的少女,而是怀春的少女,至于那阙《丑奴儿》,就是一阙求爱的艳词,可见李清照是一个不知羞耻的色女郎。

如果从学术争论的角度看,这位美女教授的结论不无新意,可从学术严谨的角度看,梦伊伊认为这纯属凭空臆造和哗众取宠。

艺术源于生活又能不等同于生活,仅仅从人家作品里断章取义几句就妄加臆测,是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写几首言情诗就说人家“好色”,那么画人体画的就不是“好色”那么简单了,以此推论,从古至今该有多少艺术家是登徒子和潘金莲呢?

所谓“酒鬼”之说也是无稽之谈,李清照的词里是涉及到很多喝酒,可酒在艺术创作里是一种寄寓,李白斗酒诗百篇,王勃醉写滕王阁,张旭豪饮书狂草,如果以此为证,古代的艺术家很多都是酒鬼了。

至于什么“赌棍”之说同样,放到那个历史时期,投壶、围棋、象棋、六博、双陆这一类博弈应该是文人雅士的一种休闲活动,如果说其是赌博并无不妥,可说李清照嗜赌如命未免牵强。

因为不敢苟同这位美女教授的观点,梦伊伊也就不指望能从慕摩尔那里得到什么帮助了,委婉地中断了交流,慕摩尔接连发了很多东西她都没有回。

根据现有的史料,要想还原真实的李清照很难,而恰恰是因为有这些史料,人们才推断出各种版本的李清照,说不清哪个更接近于原貌了。

历史题材创作真的很让人苦恼,不做大量的历史考证不行,做了没做到位也不行,如果是穿越题材的还好,可以天马行空的驰骋作者的想象,不用考虑那么多严谨性和真实性,严肃题材的则必须尊重历史。

创作班昭像,只需画出她的文气和大家之气,创作卓文君像,只需画出她的坚韧和乐观性格,创作蔡文姬像,只需画出她的忧郁和凄惨经历,因为这些人的史料少之又少,大家的认识比较趋同,那么李清照需要画出什么呢,自己怎样才能从那些既相对繁杂又相对匮乏的史料里抽丝剥茧,找到答案呢?

呼萧然说她要是能穿越到宋朝,亲眼看一看李清照就问题解决了,这当然好,问题是怎样才能办到呢,七色花?

她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那瓶七色花,在正午的阳光下,七色花的颜色很艳丽,花瓣像透明的一样。

她用喷壶往花上喷了点水,花变得越发晶莹剔透起来。

假如真如肖太太所说,这个花是有魔力的,自己是不是可以提出这个愿望,穿越到宋朝,见一见真实的李清照呢?

如果真的见到李清照,并把她画下来,那岂不是一件世所未闻的大幸事,梦伊伊的心速骤然加快起来。

哈哈,如果自己看到真实的李清照,结果发现那些所谓专家、学者的推论谬之千里,是不是很有意思?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