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医已年近七十,却精神矍铄,看上去不过五十来岁,穿一身绣葫芦双福纹样的衣裙,步履稳健,走得很快。
赵氏见她来了,忙起身迎了几步,笑吟吟的说道:“老姐姐,多年不见,你还是这么容光焕发的。”胡太医未告老之前,王女医也经常往来虞府,和赵氏很是熟稔。
王女医紧走了几步,扶住赵氏的手又听她说道:“我却老得厉害,近几年都不大愿意出门了。”语气颇有些苍凉。
王女医细细瞧了瞧赵氏的气色,见她面上略带倦意,开口道:“可是那头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赵氏笑了笑,携着王女医的手一同在榻上坐了,道:“年纪大了,晚上睡得不好,就愈发容易头疼。这么多年的老毛病了,倒也慢慢习惯了。”
王女医来了这许久,觉得这春晖院的正屋微微有些闷热,环顾四周,只见窗子紧闭,罗汉床旁边的香炉镂空中正腾着几缕白烟,仔细一闻是宁神的熏香。
“你这屋子应该多开窗通风,少燃些熏香。“王女医说着取出随身带着的脉垫小包放在暖榻正中的小几上,一旁的秦嬷嬷见了忙亲手为赵氏挽了袖子,轻扶着手臂,将腕子搁在上面。
“你这话说得倒是跟我那外孙女一模一样。只是越是睡不着越是想依靠这些熏香,长久下来倒有些离不开了。”雪儿那丫头一直跟她说屋里要多开窗通风,说是什么保持空气的流动。想着自己外孙女孝顺懂事,赵氏神色轻柔慈祥了许多。
王女医听了微微点头,也未说话,示意一旁的秦嬷嬷为赵氏换另一只手,复又搭指腕上细细诊了一会。
“你呀,还是改不了爱吃咸的毛病。”王女医收回手,笑着说道。
赵氏身体倒是没什么大碍,就是眩晕、头疼这些老年人容易患的疾病,加上赵氏饮食口味略重,才会使得她心悸失眠之症愈发严重。
“这几日我外孙女在这里住着,变着花样给我做了几道菜,口味清淡却极好吃。”在昔日老姐妹面前,赵氏不免爱多说些孙子辈的事情。
“晗姐儿的这个闺女今年也有十三岁了吧。”王女医起身走到一旁的花梨案前,上面早已备好了笔墨。
“过了生日就十四岁了。”提起沐初雪,赵氏的语气永远是饱含着深深的宠溺。
王女医提笔写了一个药方,接着又换了张纸列了几道药膳,吹干墨迹交给了一旁的秦嬷嬷。
“你照着我的方子抓了药来吃,这几道药膳平日饮食也要加上。”王女医又重新坐回暖榻,接着说道:“这宁神的香若一时离不开,可配合着我的方子逐日减量。我家老头子的大徒弟现在夏家,为夏氏家仆,他的女儿做了宗主嫡长子的良妾,一身医术尽得我真传,以后你若身体有什么不适,大可派了人去请她过来。”
赵氏听了面露感激,拉着王女医的手说道:“难为你替我想得周全。那夏家大爷的身子还是这么不济事?”
王女医叹了口气道:“他是打娘胎里带的气喘之症,治是治不好的,只是经年累月用名贵药材吊着性命罢了。”
她二人说的便是夏衡的兄长,夏延的嫡长子夏幽,生下来便患有哮喘,身体十分虚弱。夏延嫡子只有两个,夏氏宗主之位到了夏延这里以后便要另选嫡支其他有能者居之了。
赵氏点点头,神情颇为惋惜。此时瑞珠正端了茶过来,赵氏自托盘中亲自取了一盏捧给王女医:“这夏太傅也是个有心的,上午刚跟我家老头子说了请你过来,你这下午就到了。”
王女医接过茶,想着夏衡要她过来的目的,面色如常的说道:“听说诗儿也定了亲?”
“许了定国公家的嫡长子,明年便要出嫁了。”赵氏对虞慕诗的亲事十分满意。
“晗姐儿的闺女也在你这里住着,既然我都来了也替她们二人瞧瞧,可好?”王女医将茶盅放下,话锋一转。
外孙女一直体弱,而自己的孙女又即将出嫁,赵氏有心让王女医为她俩调理调理,此刻见她主动提起,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连忙道:“老姐姐有心了,她俩住在一处,我这就遣人叫她二人过来。”
“不用,我过去便可。两个丫头尚未出阁,不好大大咧咧就这么让我给她俩诊脉。”王女医想着夏衡的叮嘱,知道沐初雪是摔伤不想让别人知道。
赵氏听了也觉有理,连忙让秦嬷嬷亲自带着王女医去了盈语院。因虞慕诗是主人,王女医便先去了她的屋子。虞慕诗面色红润,一看便是调理得当身体康健。因为她明年出嫁,王女医给她开了些益气补血的方子,又讲了些女子日常如何保养之道,便告辞出来,转身去了沐初雪住的水榭。
沐初雪正捧了本书钻研如何制莲花茶,听了银朱的禀报,忙起身迎了出去。王女医刚踏进水榭,迎面就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笑盈盈的站在那里,气质清丽容色美艳,比这夏日的骄阳还要明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