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你要找得是不是这个。”苏穆雅把一份奏折递给司君。
司君接过来一看,是左司政迟田的奏折,这个迟田他是早就知道,上次在酒楼还差点就见面了。想想去吃个饭,要摆那麽大的排场,此人的能力也是有限。他自己的为人一直平和低调,看不得别人嚣张跋扈,因此对这种人没什麽好印象,还没看奏折呢,心中就给这个左司政下了结论。
果然不出所料,奏折一共三页,前两页都是啰里啰唆的没用的内容,什麽祖先创业不易,什麽身为人臣不能不鞠躬尽瘁,还捎带着把自己的功劳又显摆了一遍。最后,说明了上这本奏折的意思,为了抵制日益强大的东旭国,要增加军费,加强对沿海的防守,特别是对豪江一带,最好关闭贸易港口,不要再和东旭国贸易来往。
看着他的折子,司君就觉得生气,一方面是替自己和王师生气,你把港口给关了,把海给封了,王师怎麽过来和他相会呀;另一方面就是替苏穆雅生气,这和清代的闭关锁国有什麽区别呀,怕人家就不和人家来往了,照这样下去,不亡国才怪呢。
“皇姐,怎麽还没批呀?”,奏折上的日子是两天前的,司君见上面并没有苏穆雅的朱批,不知道苏穆雅对这个事是什麽态度。
“你怎麽看?”苏穆雅不回答,反问他道。
“这样当然不行。”司君坚决的回答,就算当年再不喜欢历史课,闭关锁国的后果他还是知道的。
“噢?”苏穆雅没想到他会这麽强烈的反对,“说活你的理由。”
“关闭港口,把他们拦在外面,我们自己也出不去呀。我们不仅需要运进来的东西,还要运出去东西。”司君把闭关锁国的缺点按自己的理解解释给苏穆雅听。
“说仔细点。”在朝廷上,很多的大臣都赞同左司政的建议,有那麽几个反对的,也说不出什麽理由来。她自己也感觉到封闭港口不可行,所以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简单一点,就拿盐来说吧,我们的细盐一半都被商船运送到别的国家,可我们的国家的百姓还是有盐可吃,对不对?那说明运送到别国的就是我们不需要的,如果把港口封锁了,那麽这些多余的盐就卖不出去,到最后苦了的还是以晒盐为生的百姓。我们有一半的盐运不出去,就说明有一半晒盐为生的百姓要没有收入。”
司君发动起全部的脑细胞,运用了市场经济供求平衡的原理,给苏穆雅慢慢的分析道,“当然,这只是说晒盐的人,其他的,如我们新雅国的盐商、给商船搬运货物的人、招待船商的酒楼茶馆,还有税收等各方面都要受到影响。到时候我们改怎麽安置那些百姓呢?”
司君的一番话说的合情合理,把百姓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是苏穆雅和那些大臣们从来没有考虑过的事。其中又包含了一些经济常识,对司君这种在现代生活过的人来说不算什麽,可是对她来说确实第一次接触到,苏穆雅听得不断的点头,同时自己也在脑中反复思考着。见到苏穆雅听得入神的样子,司君暗暗的高兴,继续发挥他的“聪明才智”。
“上次看的那本折子能说,东旭国的丝绸占我国市场的十之五六,那麽就说明东旭国的丝绸有它的优点,是我们新雅国所没有的,到底是什麽呢?我想无外乎两点,物美和价廉。可是为什麽东旭国的丝绸运到新雅还比我们自己产的便宜呢?”司君说到这里停住了,他一个学艺术的人,对政治经济了解的皮毛,只能让他发挥到这里。刚才的话一气呵成,可是到底为什麽呢,他自己也不明白了。
“到底为什麽呀?”苏穆雅听司君侃侃而谈,听得正在兴头上,这麽关键的时刻,见他不说了,忙追问道。应大家的要求,不再折磨司君与王师,所以南南修改了文章,删掉了王师转经高峰过的经历,让王师顺利的到达新雅国,和司君团聚。这样一改,有将近五千字被删除了,都是我辛辛苦苦一字字的打出来的,我我我我…..我哭。本书由潇湘原创网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