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这里有甜蜜的夜晚> 第三章 家属创业有啥干啥 文武三乔办读书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家属创业有啥干啥 文武三乔办读书会(1 / 2)



十一

炼化总公司党委扩大会议的第二天,丛巨峰与贺连成坐车直奔职校农场。丛巨峰说:“彭总经理与陈书记都是总公司第二代领导,困难叫他俩摊上了。”

贺连成说:“下面701、702、703各厂厂长当年都是师级干部,早就走了,一代新人上来了。”

“现在看这些接班人充满活力大有干劲,在这些人带动下全公司职工都会积极行动起来,这对我们抓家属创业是最大的利好,贺主任咱们要有信心呀!”

“首长……”贺连成刚张口,丛巨峰连忙打住:“以后就不必再用‘首长’这个称呼了。”

贺连成笑道:“主要是‘首长’这称呼简单,否则要叫你‘家属总指挥’,不顺嘴呀。”

“前天你还是总公司开发处处长呢,现在硬叫我给拉过来了,不后悔吗?”丛巨峰笑道。

贺连成说:“不是唱高调,我这个人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不然我干啥?而且有长期准备,几十年都是它。”

“贺主任,你这样讲,我心里热乎乎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干的,必须人合心马合套,过一阵子再物色一些有能力愿意来的人,把具体工作管起来。”

不知不觉职校开荒处到了。停车一同下来。

龙潭山南侧的荒地,被学生给换上绿色的新装,一片晚白菜虽然没抱心,却长势喜人。学生们有的在浇水,有的还在继续扩大垦荒面积。

贺连成走在前面,要看看女儿贺娉婷在干什么,一打听方知道在远处开荒呢。

“老贺,你女儿和我们丛昊的事,咱们该定定了。”

“一来年纪还小,二来还用咱们操心啊,由他们自己处理吧。”

正说着,职校校长方宏策拿着工具走来。

“丛副总经理来了,贺处长你也来了,这地方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呀。”方校长很为难的样子。

“站着谈嘛,那些学生往哪里去了?”丛巨峰道。

“他们是三年级的学生,半天开荒,半天上课,上午任务提前完成了。”

“难为他们了,半农半读,抗灾开荒,人人出力,我赞佩他们!”丛巨峰十分感慨。

方宏策说:“中国人勤劳、勇敢、智慧的美德,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是完全体现出来了。”

“这片地有多少垧?”

“菜地就有二十垧,荒地还有几垧,都要开起来的。”

“方校长,昨天的会议你也参加了,我和老贺的角色虽然不管职业教育,种地则是责无旁贷了,今天就是向你学习来了。”

“领导可别这么讲,我们职校全体师生决心把这二十多垧荒地变成良田,毫无保留全部献给家属创业的。”

“方校长,在这饥荒的年月,职校全体师生忍饥挨饿,把辛苦的劳动成果无私地献给家属创业的举动,使我本人大受感动,我代表公司广大家属感谢你们了!”丛巨峰上前与方宏策紧紧握手,之后贺连成也上前与方宏策热情握手。

告别职校菜地,在车上丛巨峰说:“刚才我说了,过一阵子再选人上来,现在看来不行,要马上就动,立即抽人上来充实你的办公室。菜都长大,分配工作也得有人抓呀,另外,马上要开展调研工作,是不是?”

“是这样。”贺连成点点头。

这时司机小刘问:“我的关系是不是也转过来?”

“不行,现在还不具备条件,你来我花不起汽油钱。”

后来,丛巨峰下属工作机构正式确定下来。

家属创业办公室主任:贺连成。

办公室暂配六个人,包括:管劳动的,管物资的,管技术的以及机动人员等。

在第一次会议上,丛巨峰做了重要讲话:

“各位,今后你们在贺连成主任直接领导下,跟随我搞家属创业,我呢非常高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要团结一心呀,这是其一。

其二,大家的头脑要清醒,咱们当前的工作性质是打运动战,凡是能安排三十人的活,干三个月就算好项目。所以都下去干活。

其三,找什么活呢?凡是家属能干的,有啥干啥。所以,在今天这个会议上,我郑重声明,今后一个时期家属创业的指导思想就四个字:有啥干啥。老贺你和大家都讲讲,我提的四字原则合乎实际不?”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丛巨峰的指导思想简单明了,有人还说见影就去。

丛巨峰说:“这就是积极性、主动性,不坐等机会。有句话叫‘扑风捉影’,这是批评人的是不?我们是对事不对人,给家属找工作听风是风,听雨是雨,最后总能弄个明白,这也不是干缺德犯法的事,对不?”

最终,这次会议的创业主题确定下来四字真言:有啥干啥。

十二

职校开荒直到种菜,第一批与第二批轮流上阵,勤劳的付出终于获得了成果。这充分显示出饥荒来的时候,在党的领导下,一群青年学生就是有生力量。

一个下午,三乔正在与同学们开拓一条田间小路,忽然望见两个姐姐往她这边起来。“姐,你们咋来了?”

大乔说:“咱们很久没到一起了,今晚与妈妈一起吃饭,大家高兴高兴。”说着抢过妹妹的铁锹干起活来。

二乔笑着说:“还有一个秘密,一会你就知道了。”

大乔瞪了二乔一眼,道:“我的事都是公开的,有什么秘密?不就是赵海龙寄来一封信嘛,一会你俩轮流看。”

三乔说:“赵海龙有点不像话,走这么久才来封信。”

“别随便说,必是有原因的,记住不要讲他人是非。”大乔明显偏向赵海龙。

劳动结束,三姐妹去开荒食堂吃饭。食堂管理的好,凭票就餐,谁也占不着谁的便宜。

今晚的菜是改善伙食,小鸡、白菜、蘑菇。鸡是开荒场养的,白菜是特批的,蘑菇是龙潭山边采的。

学生们边吃边说:“真香啊!”人人脸上都露出笑容。

母亲知道三个女儿都来了,提前结束工作,母女四人一起进餐。

妈妈说:“今晚改善伙食的决定是方校长做的,说孩子们劳动太累了,而且正是长个的时候,需要补补,我都忙乎两天了。”

大乔说:“三妹比我小两岁,正是成长期,校领导还是关心爱护学生的。”

饭后都到母亲住处坐坐,室内有两张床是乔林给增加的。

大家闲聊一阵之后,二乔起身说:“三妹咱俩走吧,这里只能住下两个人,叫大姐陪妈吧。”

大乔说:“别走,到外散散步吧,我是不答应你俩轮流看信吗?我说到做到,一会进来叫你俩看个够。”

她俩走后,大乔开始把信封拆开。

母亲问:“海龙来信了?”大乔点点头,开始信件。

“军凤:

向你致以军人敬礼了。

你好,全家都好吧。

这是一封迟到的信。

原因很简单,第一阶段新兵水上训练刚刚结束,平时挤不出时间写信,请谅解。

我所在的部队是北海舰队旅顺海军基地,我们直接受新兵训练部管辖。第一阶段训练任务是海上游泳。教官由苏联海军派来的人担当,这些教官培训要求严格,很不容易过关的。

面对天连水、水连天的大海,每个人都沧海一粟。

怎么训练呢?形象点说,每次下水,必须练得喝足了海水,眼看要沉入大海时,苏联教官才一跃起跳入大海,抓住我的头发把我拉到教练快艇上来。并且训练中不断加负荷,延长受训时间,最终我是咬牙坚持到底的。

训练中允许呼救,但是我从来没有呼救过,因此多次出现过溺水危机,我是勇敢还是傻呢?”

看到这,大乔放下了信,一股怜悯之情涌上心头,停了一会,又继续往下看。

“我在训练中不断取得好成绩,最后的总成绩评为优,希望师傅为我祝贺加油,那样会鼓励我以更好的状态进入第二阶段训练的。”

大乔笑了。

“总结一下,好成绩的取得主要有两个因素,其一,到部队所受的坚决消灭侵略者、誓死保卫祖国海疆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我的训练斗志;其二,尚武精神真是中华民族之魂,具体讲,你这位师傅没白教徒弟一场,强悍的体魄,显出作用来了。”

性格刚阿的大乔看到这里,不由得从对赵海龙的怜悯转向对赵海龙的敬重,心中情绪起伏,十分感动。

“在部队我的所见所闻,都想告诉你们,以分享乐趣。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

那是在苏联海军撤军回国时的情景,一部分军人坐火车回国。我参加欢送苏联水手教练团,因此对大连站的情况看得清楚。大连车站的站台上站满了大连一些欢送的中学生。车厢内全是上级士官和干兵,一个个十分滑稽可笑。当男学生到车窗外向里苏联士兵们摆手欢送时,车内的士兵只是点点头或者无动于衷。但是,当女学生上前摆手时,里边的士兵就争先恐后地伸出双手,几乎要把女学生拉进车窗,口中不断喊着:‘哈唠哨,哈唠哨’。”

看到这,大乔放下信,自言自语道:“赵海龙,这南朝北国的趣闻他都放在心中,真滑稽。”

“最后说说你们三姐妹,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大乔稳,二乔冲,三乔硬。二乔呢平常爱用‘甜蜜’一词。所以一想起她便唤起我对少年武术队的美好回忆来。李白说过:‘何人不起故园情?’是啊,故乡情,少年情,让我们做好朋友吧。

顺致军人的敬礼,赵海龙 1960年9月16日”

当大乔把信交给两个妹妹时,三乔看后说:“现在才发现赵海龙确有出息,难怪大姐看上了他。”

“你瞎说啥,看完赶快给你二姐看”大乔佯嗔道。

二乔看后说:“赵海龙真是个当官的料,在校是学生会主席,到部队也能争上游,就是有些油腔滑调,女学生送苏军的事还给咱们讲。说我讲‘甜蜜’,他比谁讲的都甜。三妹呀,看来咱俩今后要讲究分寸了,今年最好别再看大连的来信了。”

三乔点头。

大乔说:“二妹真是矫情,都是少年武术队的,有啥私情公情的?”

两个妹妹走后,大乔开始给赵海龙写回信,信写的很短:

“赵海龙同志:

你的信写的很让人惊奇,看出你为献身海防所下的决心与勇气是很大的。艰苦训练还在后头,与你相比,我们似乎正在原地踏步。不久校农场建成,拥有的时间多了,课内课外充分把握好,从哪下手,期待你能送此信息来。

祝你身体健康,在新阶段训练中继续创优!

乔军凤 1960年9月20日”

十三

虽近深秋,丛巨峰仍不死心,年前一定找点活做,让家属出来试试,同时对明年家属创业工作也有点启发。

于是,他对贺连成说:“我想了很久,什么是路子?什么是方法?现在想出点眉目来了。”

“什么是路子?”贺连成急切地问。

“到各厂,到基层去,成天干在上面坐着拍脑袋不行啊。”

“什么是方法?”贺连成感动被了,但是必须一问到底了。

“依靠群众。谁是群众?除了咱们俩,下面的人都是群众啊。到下面去,工作和干部都是群众。”

贺连成说:“好,我马上开会,季节不等人啊。”

会议说开就开,丛巨峰先把召集大开会的目的讲了一遍,然后强调:

“咱们下去要两不怕:

一不怕庙小,庙小神通大,有仙则灵,我就是仙,打我旗号下去,你讲话就有根据了,但是可不许压人,要虚心求助嘛;

二不怕丢面子,咱们坚持有啥干啥原则,摸出来零零星星的活都当好活干,不要感到低声下气,像要饭似的,现在要饭还找不着门呢。我们毕竟是在炼化总公司内找活,大家听明白没有?听明白了就赶紧下去找活吧,三天后再碰头交流情况。”

众人都重新鼓起精神,急忙到各厂调研去了。

几天后,大家又坐到一起开会,下去的人各自汇报了情况,还真找到一些可干的活了。在汇报完之后,丛巨峰说:

“怎么样,零活到处有,就看你走下去没有。下面我把年前要干的活选两项:

一是702厂厂内筛焦炭,可以安排五十人,二是702厂厂外挖煤泥,也可安排五十人。这样一共是一百人,按万名家属计,已经有1%的人打头阵了。”

想了一下,丛巨峰又说:

“没事干我们这里不用费心思,有了活就不一样了,让谁先上班呢?你们都想想,再拿出个意见。”

经过简单讨论,丛巨峰对几种意见做了分析:

“大家建议最多的是按人均家庭收入最低的进行抓阄,这个建议听起来似乎挺合理,可实际上操作不了啊,炼化公司几万户家庭,咱手里也没有谁最穷的登记表啊。好,找工会查查,这样做恐怕还没抓完阄呢大雪纷飞的冬天已经来了,是不是?”

看着大家都不吱声了,丛巨峰又说道:

“现在我提个办法,印一百张就业小票,然后分发给各厂,再让各厂分发下去,三天内发完,五天内报上名单,最终由创业办公室统筹。就这么定了。”

贺连成说:“首长是从哪学来的这么个好办法,既然简单又快速啊。”

丛巨峰摆摆手,“现在困难时期,什么都讲究发票,我这时现学现卖吧。”

大家都笑了。

经过紧张工作,国庆节后筛焦炭和挖煤泥的家属都落实上班了。上班那天,丛巨峰与贺连成分别到两个现场,先是贯彻安全规章,然后鼓励家属们辛苦劳动并遵守纪律,给后来人做出好榜样。

丛巨峰知道挖煤艰苦,一早他就赶到松花江上的煤泥工地。煤泥场是炼化702厂工业排放场,煤泥可燃,是居民替代生活用煤最佳燃料,由于工厂管制,加之废物利用受到严格限制。所以只要能够将煤泥挖掘出来销售,一定会受到广大用户欢迎。

丛巨峰到后,看看人差不多到齐了,便把大家聚到一起,首先他问办公室小张:“点点人数,看来了多少?”

经查数后,小张报告:“四十八人。”

“还缺两个人啊,可能是怕脏,先选个队长吧。”

这时,有人高声建议:“我选闫春英,她年年挖煤泥回家烧。”其余的人都表示赞成。丛巨峰说:“这个人当队长内行,还受大家拥护,出来站站。”

闫春英,身材高大,比一般人高出一头,真有点气魄和威风。

丛巨峰问她:“根据你的经验,挖煤泥主要应该注意些什么?”

“一是把远处转上,不能上深处挖,不安全;二是个人要有劳动保护。”

丛巨峰马上全面讲了,家属创业能第一选中出来是不容易的,挖煤泥虽然活脏但是很光荣,接着又讲了安全与纪律问题,最后他说:

“闫队长,你再选几个人当你的助手,还有劳动保护自己先想想办法,这个问题等我回去后就马上给你们解决。另外,大家一定听队长的,今天的会就开到这里吧,大家回家准备准备。”

闫春英点头。

丛巨峰的到来,增强了挖煤泥家属不怕脏不怕累的信心,缺席的两位家属,也很快参加进来。

十四

挖煤泥现场会第二天清晨六点,队长闫春英就和聂芳敏以及外号罗膘子的罗秀兰来到现场。

闫春英说:“今天正式开挖了,你俩是大公司领导让我选的助手,我官不大,还有几个帮手呢。”

罗膘子说:“你丈夫是个穷教师,但人有文化,枕头边教你,你又是街道委的主任,哪家会不听你的呢?我罗膘子夺乎过哪个娘们?但就是服大妹子你呀。高高的个儿,动人的嗓音,又是个俊人,怪不得宋文韬老师甘当女婿。”

“时间这么紧张,别说没用的话了,我还有话呢……”

“妹子,我还有几句话没说完呢,你听我讲完。昨天我喊一嗓子,选你当队长,哪个出来反对了,对不?”

“我闫春英知道你的秉性,是好出力的人,所以选你做助手,现在分分工,你是带班干活的,但你一不许骂人,更不许打人,会点武把操不能乱来,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张家长李家短的嚼舌头的,知道不?这五十多号人里面,啥刺头没有?”

“这样,今后我一走嘴出了毛病,你就喊‘老罗快干’,我就立即撤出战场,怎样?”

“没想到家属走家门同,还没干活就要先管管自己了,你的就事就这样吧。”

闫春英把聂芳敏拉过来,说:“小聂,你有文化,你负责记工,做工资表,还有与来买煤泥的管好交接。怎么样,这活能干好不?”

聂芳敏说:“闫队长,放心吧。”

这时候,大批人上工了,最后一点名,五十人全到了。

闫春英说:“一切注意事项昨天都讲了,现在把人分成三个班组,在三个作业区劳动。”

劳动开始了,没人触动的煤泥场,往日阵阵煤尘随风而飘。今天就大不相同了,众人的铁锹一搅动,倾刻间漫天煤灰笼罩着三个作业区,人人的口罩都变得黑黑的。

经过几天教育,以及群体内相互激励,大家都精神振作,干劲十足,到午休时每组产量都接近一吨。

午饭自带,午休时大家各找地方。队长闫春英很快吃过饭,又去查看大家自带的饭菜是什么,绝大多数是苞米西参菜蒸的窝头,加上咸菜,与自己没什么区别。

可是,走到罗膘子那一看,饭菜却大不一样,小豆腐加点辣椒油,十分吊人胃口。

“老罗,你今天可是上等伙食啊。”

“这得感谢耗子了。”

闫春英当过居委主任,知道南平房的光棍李林作风不好,外号叫“耗子”。于是低下身去小声说:“你怎么吃他的东西呢?”

“这年头,能添饱肚子,谁给的我都吃呀!”说完罗膘子噗嗤一笑,差点把嘴里的饭扑闫春英一脸。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