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不去!”闷蛋居然抗命!“饿要守着爷还有爷的法宝口袋!完咧。”
这厮刚才还不愿意当孙壹的护卫,现在倒认真起来了。
孙壹也不好和闷蛋翻脸,只好安排杨六拿了一只对讲机,带了几个值夜弟兄去了。闷蛋讨了另一只对讲机,名曰’保护’,跟在孙壹身边一步不离。
每分钟,闷蛋就要用对讲机联络杨六一次,问杨六走到哪了。孙壹心疼地对闷蛋说,“法宝的法力是有限的,传一句话就少一分法力,要省着用!”
闷蛋这才消停了。
……
过了一段时间,对讲机里传来杨六的声音,
“爷,我是杨六。龙爷和铁爷和你讲话。完咧。”
“我是孙壹。完咧。”
“爷,这法宝是真地能传音?”一条龙的声音,停了一下,明显杨六的声音补了一句,“完咧”
“龙爷,我就是孙壹。麻烦你和铁老爷子把人马交给杨六郎,然后你们二人到我这来。完咧。”
一条龙,铁老汉自然那里又是一番惊叹,且按下不表。
等俩人回到孙壹处,孙壹教二人学会使用对讲机,让二人拿着对讲机去接收日塌天、王尔牛的人马。
二人走以前,孙壹用对讲机通知杨六带人马过来。
同样的惊讶,在日塌天、王尔牛同样发生一次。
等日塌天兴冲冲地跑回来,杨六已经把人马带到了。
日塌天兴奋地对孙壹说:“有这传音法器,爷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孙壹笑道,“千里恐怕法力还传不到。”
孙壹心想,“对讲机在2016那个时代,标称是能直线十五公里通话,在明朝,还真得找个机会试试最大距离。”
孙壹把对讲机往日塌天手里一塞,说:“好了,人马我都给你调配好了,下来这阵仗怎么打,就由你来指挥了!”
日塌天一愣,说:“某看爷这一气儿人马调度,滴水不漏;每只人马无时无刻不在掌控之中,爷俨然是知兵事的,某自叹不如。还是爷接着下令吧。”
孙壹哈哈一乐,“我哪打过仗,从小到大也就和人打过几次架!刚才这一番调度,不过是逻辑而已,你不如我;指挥作战,我不如你!让我指挥打仗,恐怕铁老汉又要骂’女人主事驴耕地,娃娃当家狗拉磨了’!”
日塌天见孙壹是真心实意交出指挥权,当下也不啰嗦了。立即吩咐杨六把人马拉到百米之外编队,五人一伍,十人一什,调配兵器,指派伍长什长,通知士卒有人问就答为孙壹操练卫队。几个会射箭的被单独编了一伍归杨六指挥。又调了一伍交给闷蛋做孙壹近卫。用对讲机联系一条龙,分派岗哨。
孙壹看着日塌天布置的井井有条,不由暗叹,术业有专攻啊。
等分排妥当,日塌天摩挲着对讲机,感叹说:“真是神物啊,有这家伙,简直象凭空多了几只人马!”
孙壹听了心里一动。
一只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是人数、兵器、士气,现代军队还装备了专门的通讯部门。自己的专业是编程,通讯也略知一二。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方面下手呢?
……
正琢磨着,贾道士呼呼啦啦带着一大帮流民来了。
孙壹看看太阳,估计快到十二点了。
杨乃娥从人群中钻了过来,“爷,正午时刻就快到了。”
孙壹点点头。
杨乃娥迟疑一下,说:“爷,我大大让我问一句,他能不能起誓?”
孙壹反问:“为什么不能?”
奶娃答道:“我大大……是军匠户。”
原来,明朝继承了元代的制度,凡军﹑民﹑医﹑匠﹑阴阳诸户,不许妄行变乱,必须世代相袭。
匠户隶属于工部﹐分轮班匠﹑住坐匠二类。明初规定﹕轮班匠须一年或五年一班轮流到官手工作坊服役﹐每班平均三个月。住坐匠则是每月赴官办作坊中服役十天。如果不肯入局﹑院服役﹐就要”痛行断罪”。匠户除了可免除一部分杂泛差役外﹐正役和税粮不能免除。
由于年岁变迁,匠户制度逐渐变形走样。如明太祖朱元璋的父、祖本为元朝“淘金户”,但因家乡已无金可淘,被迫种田购买黄金交差,不久即破产,全家逃亡。
工匠中常有怠工或逃亡的情况。明政府一方面设法招抚﹐一方面严厉打击,将逃亡匠户发往卫所充军,知情不举者亦充军。
杨木匠祖上就是被充军榆林堡。军匠的生活就更加悲惨,明末正兵连军饷都领不到,何况军中匠户,连原来残存的一点人身自由都没有了。名义上每日替军中修造兵器,实际更多的时间是为军中长官打造私人家具。杨木匠穷的连媳妇都娶不上,只好“买”了个闺女相依为命。
本来军户就已经低贱,军中匠户的社会地位就更低。
除了明朝初期一部份军户是直接由军士定籍,之后罪犯才会被充军,所以有“好男不当兵”一说。一入军户,永世不得解脱,可想这样的部队何谈战斗力。三边战事不断,官府只好再招募一些民籍士兵。边镇穷苦,年轻人没办好,只好’作践’自己当兵吃粮。这部分兵不是军户出身,被称为“民兵”。而军户出身的兵员被称为“正兵”。
匠籍制度,直到1645年,清军入关才由顺治下诏废除。
比之军籍、匠籍更悲惨的,还有贱籍。
贱籍就是不属于普通军民的“贱民”,通常为固定某些姓氏,世代相传。他们不能读书科举,不能做官,甚至不能同普通籍的人通婚。这种贱民主要有浙之堕民、陕之乐籍、京之乐户、两广之疍户、豫之丐户,及所谓发功臣家为奴等。在绍兴的“堕民”,相传是宋、元罪人后代。他们男的从事捕蛙、卖汤等;女的做媒婆、卖珠等活计,兼带****。这些人“丑秽不堪,辱贱已极”,人皆贱之。在陕西,明燕王朱棣靖难,推翻其侄建文帝政权后,将建文帝忠臣的妻女,贬入教坊司,充当官妓,身陷火坑,陪酒****,受尽凌辱。安徽的伴儅、世仆,其地位比乐户、惰民更为悲惨。如果村里有两姓,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当、世仆,如奴隶一般,稍有不满,人人都可加以鞭挞。福建、广东等地沿海、沿江一代,有疍户,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江苏苏州府有丐户,也为贱民。
清代初期延续明代留存的丐户、疍户身份管理,较旗籍和民籍家仆的地位低贱,雍正时期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乐户、惰民、丐户、世仆、伴当、疍户等,命令除籍,开豁为民,编入正户,准许置产定居、考试。但未能改变社会大众的歧视风气,贱民仍然存在。
从匠籍、贱籍制度来看,明朝不如清朝。
从军籍来看,明朝更是落后清朝制度八条街。满清的八旗制度,把军人的社会地位提高到了贵族阶层,而明朝的军户制度,把军人则视作奴隶一般。这也从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诸如祖大寿、吴三桂、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在明是猪一般的队友,在清是神一般的对手。
孙壹手一挥,“铁木会里不分匠户、军户、贱户,立了誓一视同仁,全部是民户!”杨乃娥听了,飞快地转身报信去了。
人群中有不少是三边的军户家庭,爆发出一阵欢呼。
……
贾道士满面笑容地迎上来,“爷,乡亲们知道爷要许给他们权利和义务,都是真心的高兴!依我看,等这一批乡亲立了誓,发动他们回去再叫更多的人来,知道权利和义务的人越多,想闹事的头目越成不了事!”
孙壹想想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
贾道士立刻去宣传了,“乡党们,咱一会儿在大太阳底下起誓,起了誓爷许咱能活下去,活的还有尊严。你看我,我第一个起了誓,现在就有尊严了,我现在是爷的谋士了!这好事咱不能自己贪了,得尽快告知其它的父老乡亲。咱们正午时起誓,是最好的时辰!下来正未时,正申时,都能起誓,时辰就差了些,明天起誓就更差了。但是,再差也比不起誓强一万倍!起了誓,赶紧回去叫其它乡党来,尤其是没来的头目手下的乡党,估计他们还不知道,不要误了时辰。”
……
日塌天过来禀报,“爷,一条龙传话有一队人马要离营,我已经派了杨六带两个什的人去’送客’。”
孙壹点头,觉得日塌天的礼貌很有必要。
……
正午时辰到,孙壹领着一群明朝百姓宣誓。
“第一,活下去!”
“第二,活得有尊严!”
“第三,无理由逃跑!”
“我接受这三项权利。”
“我立誓,坚决悍卫自己的权利,坚决捍卫伙伴的权利,绝不损害伙伴的权利!”
……
路口,一条龙分派的三个人正在警戒,警惕地望着正在离去的一小队人马。
……
路上,铁老汉领着两个小伙,跨着一口腰刀,巡视“监军”。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