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与明同行> 第58章 伤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伤员(1 / 2)

下午,一条龙来请孙壹,说有几个昨晚重伤的想见爷最后一面。这个时代,重伤基本上就是等死的命运了。

孙壹一拍脑袋,懊恼得不行,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忘了。作为一个资深驴友,孙壹自认在野外急救方面还是懂一些的,学习飞鼠飞行的时候,在美国还专门上过急救的课程。外伤发生后的8个小时,是急救的黄金时间;超过8个小时,伤口感染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孙壹二话不说,叫上闷蛋就跟着一条龙走。贾道士见了,也急急地跟了上来。上午的议事,贾谋士出足了风头,现在正是加强自己在孙壹心中地位的关键时刻,贾道士怎会放弃。

一条龙引着孙壹到了一处林地。

在红柳树之间,有一个用树枝、茅草临时搭起的棚子。说是棚子,其实没有顶,只是四周被围了起来,说是个围子更恰当。

几个重伤员被安置在围子里。杨乃娥、糜子大姐还有几个妇女都在,一个看上去年纪大些的老者安排她们忙前忙后。

一条龙介绍,流民营地里没有看病的郎中,那老者其实是个老军。在军中时间长了,战伤见的多了,就成了营中的“郎中”。“郎中”姓姜,在边军中已经服役了二十多年,经历了无数阵仗,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人称姜老军,

孙壹客气地见过姜老军,吓得姜老军直磕头。

孙壹请他带着看看伤员。七八个伤员,躺在围子里,很拥挤。听说爷来了,眼里都露出兴奋,本来是想让托一条龙试试,没想到爷真的来了。见爷一面,死了也安心了。

孙壹望着这些伤员,心里很愧疚。如果不是自己安排失误,他们都因该是活蹦乱跳的。

电影里领导视察医院,都要鼓励一下同志们。巴顿将军最牛,还会俯下身倾听昏迷伤员的“心声”,一边听还一边点头,唬的医生记者一愣一愣的。

愧疚的孙壹没有心情做秀,他让姜老军打开伤员的包扎,按个查看。

伤员们基本上是刀伤,伤口比较整齐,已经都止了血。营里早就没有外伤药了,姜老军用的是草木灰止血。有一个伤在肚子上,被刀划开了肚皮,一打开包扎,一节肠子都漏了出来。看着伤员绝望的眼神,孙壹心如刀绞,都是自己的错误导致的这一切!孙壹铁青着脸,只说了一句:“你们本不该死!”。抄起一只旁边的干净碗,扣在伤员的肠子上。孙壹走出了围子。

孙壹吩咐姜老军烧几锅开水,让杨乃娥去取穿不成的就衣服、针和线,让一条龙去取的盐。孙壹打算试试,尽可能的挽救流民伤员。

从野外急救课程里,孙壹知道,最致命的是伤在脑袋、胸部、腹部。这些伤害不仅在野外,在地震、打斗中也容易发生。

由于撞击、碰跌等引起的颅脑损伤、头骨骨折,脑脊液会经耳朵和鼻子流出,叫做耳漏、鼻漏。这时伤员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堵塞耳鼻,迅速联系救护。如果仰起头或堵住耳鼻,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其次致命的伤害是锐利的器物刺入胸部,此时,将锐器拔出是非常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固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不能拔出锐物的原因是,首先,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在没有救护措施时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进入负压胸腔,造成气胸,挤压心脏而停跳。再次,肺部会被气压压成一小团,这个人就不能够呼吸。

这也是古代士兵如果胸部中箭,不会拔出箭的原因。箭镞都有倒刺,在拔出的一瞬间必然扩大伤口,也必然发生上面三种情况之一。不拔箭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一旦拔出箭九成九当时毙命。

如果古代士兵胸部被长矛刺伤,就更惨了,因为不仅伤口大,敌人还会马上拔出长矛。所以有“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的说法。

腹部被刺伤、戳伤、割伤,最怕内脏破裂,其次怕内出血,再次怕感染。

怀疑有内脏受伤,一律禁食;

怀疑有内出血者,应详细记录受伤详情,以及受伤后病情的发展变化,以便医生参考。

腹膜破裂,已有内脏脱出,特别是肠子脱出,不可盲目将脱出物塞回腹腔,应用生理盐水清除污物,用无菌或干净白布、手巾覆盖,以免加重腹腔感染,或用饭碗、盆扣住外露肠管,再用三角巾包扎。

脱出的肠子如有破裂,为防止内容物流出,可用钳子暂时夹住,并将钳子一并包扎。

不能将肠子塞回腹腔内,是因为正常人的肠子在肚子里按一定方向排列,当肠子脱出时,肠子排列变得混乱,无规律地将其塞回,肠子容易扭曲、打结,形成缺血和坏死;另外,未经消毒将其塞回,易形成感染。

头部、胸部、腹部受伤,伤者能做的急救其实很少,基本是迅速就医。

四肢受伤,分为三步:止血、清洗、消毒和包扎。

止血方法有多种,如指压止血、加压包扎、屈臂加压止血、止血带止血。最常用的是用手指或手掌隔着消毒纱布,直接压住伤口控制出血,大约施压5-10分钟,血中的血小板会有效的封闭伤口,停止出血,一般情况下凝血所需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同时最好抬高受伤部位,使它高于心脏)。紧急情况下,干净的布或衣服亦可以被使用。

清洗伤口时,使用0.9%消毒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涼开水小心冲走止血用的纱布;不要强行撕走仍黏着伤口的止血纱布,否则会可能扯开刚止血的伤口。可直接把盐水倒在伤口上冲洗,若是使用消毒棉花球或纱布,要从伤口中间向外抹洗,避免把外围的细菌带进伤口。

在学习消毒和包扎环节时,是最为让孙壹吃惊的。孙壹发现,自己原来的很多常识竟然是错的!

首先,孙壹认为包扎前一定要消毒,但老师告诉他,消毒不是必须的!所谓消毒,是杀死可能引起感染的细菌,但消毒的同时也把对恢复伤口有益的细菌杀死了。一般情况,清洗就足以清楚感染细菌了。

其次,孙壹认为要保持伤口干燥,老师告诉他其实保持伤口湿润和氧气才有利于伤口愈合。以前人们认为要保持伤口干燥,其实只是减小感染几率而已。

孙壹认为伤口结痂是愈合的标志,老师告诉他结痂阻碍了细胞流动,其实延缓了愈合。正确地做法是使用创口贴,保持伤口湿润、通氧、防止结痂。

还有孙壹一度奉为外伤神药的红药水、紫药水一律不推荐使用!

红药水含水银,且抑菌作用弱,治疗效果差。

紫药水(龙胆紫/蓝药水)会染色,不易清除,杀菌很强。近年发现是一种潜在的致癌剂。

双氧水只应用于肮脏的伤口。若使用在清洁的伤口时则会妨碍伤口愈合。

碘酒主要用于手术前、注射前的皮肤消毒。一般不用于溃烂的伤口。同时,亦不能和红药水同时用在一起,否则两者起化学变化,生成有毒的******。

老师推荐的常用伤口消毒药水是Chlorhexidine或Cetrimide&Chlorhexidine。孙壹不知道中文是什么,前者呈粉红色而后者呈黄色,不染色,不刺激伤口,开封后,有效24小时。

老师还狠狠批驳了孙壹有关“消炎”的错误观念!

孙壹认为,“消炎”就是吃点“消炎药”,就是抗生素。老师鄙视地告诉他,有炎症才需要消炎药,而抗生素是抗感染的!炎症是人体对外来物的自然反应,发炎会表现出红、肿、热、痛,吃点阿斯匹林就好了。只有感染了,就是化脓和溃烂了,才需要抗生素。消炎药随便买,抗生素没有医生处方在美国根本买不到!

昂贵的急救培训结束,老师郑重的交给孙壹一个精致的made-in-china的急救包,嘱咐孙壹野外要随身携带。孙壹打开一看,一小袋创口贴、一包纱布、一卷胶布、两袋象麦当劳番茄酱塑料袋大小的消毒药水。一只铜制的救生哨和一截塑料管。一只大点的塑料袋,叫做速冰袋,挤破袋里的独立包装的化学物质,可以产生低温,用于冷敷降温。孙壹到超市看了下,一只速冰袋才1.35美元!

老师开行地对孙壹说:“孙,享受你的飞行吧,剩下的就交给上帝吧!”

孙壹这个气呀!

回到国内,孙壹自己又买了三角巾、独立包装的碘伏棒、阿斯匹林、黄连素、青霉素v钾片,消毒纸巾。

阿斯匹林是怕在野外有个头疼脑热。

黄连素怕拉肚子。

青霉素v钾片怕感染,这个在国内几乎随便买。

消毒纸巾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饭前便后用。

那个不到一尺的小指般粗细的软胶皮管子,孙壹本想扔了,看看说明,又留下了。这东西居然是直接从鼻腔捅进去插进呼吸道辅助呼吸用的。

孙壹现在能凭借的,就是这个来自现代的急救包和他的医学常识。

孙壹吩咐把杨乃娥的旧衣服、线、针、自己的瑞士军刀扔进开水里煮二十分钟;用自封塑料袋大致量了水和盐,配成大约1%的生理盐水,接着煮十来分钟再放凉。

一条龙不知道从哪里拿的盐,他也不知道爷要多少,居然背来了整整一麻袋!孙壹采用的是高温消毒法。

等着的时间,孙壹打开手机,尽量查阅一些医学信息。

贾道士在围子里,神秘地对伤员说:“你们刚才都听见爷说啥了?”

“爷说我们本不该死。”一个伤员答道。

“爷这么说,你们就死不了!”贾道士压低声音说,“我看见爷去查天书了。”

“你们知道爷和谁有过节?

“告诉你们,爷和阎王爷有过节。当初,爷把生死簿上自己的名字、还有猴子猴孙的名字都勾了,把阎王爷气的没办法,官司打到天庭也是个不了了之。

“爷要说你们不该死,你们就想死都死不成!

“千万不敢跟别人说这事!爷不愿意人知道。”

伤员的眼睛一个个都明亮起来。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