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山**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曾作江南步从事,秋来还复忆鲈鱼。
山阴坐上皆豪逸,长安水边多丽人。临流有许豪与丽,元无一个能知津。
长忆山阴旧会时,王家兄弟尽相随。老来放逐潇湘路,泪滴秋风引献之。
潇洒王郎亦胜流,今年何事阻清游?当家风味今如此,孤负山阴夜雪舟。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几首诗,都描写了一个世家的风流与伟大,那就是琅琊王家。
这个琅琊王家又多牛呢?
几组简单的例子,可见一斑。
这个琅琊王家,在中华浩浩五千载传下来的二十四孝里站,占两个,分别是卧冰求鲤的王祥和王览争鸩的王览兄弟俩。
因为这个琅琊王家,人们创造出了很多的成语,并流传了千百年,比如弹冠相庆、卧冰求鲤、琳琅满目、阿堵物、情有独钟、清谈误国、信口雌黄、楚囚相对、击碎唾壶、我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东床佳婿、卿卿我我、入木三分,等等等等,尚有许多,全部是因为他们家人而来。
这个琅琊王家,出过很多的名人,王吉、王导、王崇、王敦、王雄、王衍、王澄、王恬等等,数不胜数,在后世广为人知的比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俩,就是出自琅琊王氏。
这家人,文韬武略,曾经独领风骚数百年,后代生活在齐梁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曾说过:“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
这家人到底鼎盛到什么程度呢?
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二十“王氏江左世家传”条引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
其他的不如传记的皇后、嫔妃等女性和大小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多如过江之鲫、漫天星辰。
后来历代史家一再称述琅琊王氏“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并意识到这与其家族风尚不无关系。
再过几年,会有一个出自皇帝亲口所说的话出现。
“王与马,共天下!王在前!”
这家人的光辉伟业,实在是不好赘述,再多说,一本书就写他家就可以了。
此时此刻,扬州丹阳郡,建业城,丹阳太守府内,王家的主事人王导,正在和他的堂兄王敦密谈。
“大兄,联系北方那些人南来的事情,筹备的如何了?”
“前几年一直在筹备,咱们也在江南谋划了这么几年了,他们今年来建业,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了。”
“其他人家的意思呢?还有什么那些不想动的吗?”
“其他家都还好说,已经早就定下的事情,年前就已经商量妥当了。就是河东裴氏,泰山羊氏,颍川荀氏,这三家还是没有最后拿定主意。以为兄看来,想来他们还是不太想迁移,只是排些细枝末节的来充数了。”
“愚蠢!这些看不清形势的,就不要去管他们了。咱们那位王爷最近怎么样了?”
“琅琊王那边已经早就谈妥了,就等着家主你来拿主意了。有问鼎九五的机会,他还能说什么不成?!”
“如此就好。也不要过于相逼了,毕竟他也是皇家子弟,未来咱们的招牌还要靠他来扛的。”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