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灯如雪浸阑舟,
不载江南半点愁。
谁信寻春此狂客,
一茶一偈到扬州。
就在夏至时分,张四位和张天丰两个人,带着一队两千多人的队伍,来到了建邺城下。
如今这个年代,可不是王佑安他们所在后世,甚至比不得宋元明清时期。
需知道,宋元明清时期,还有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可以勾连南北。
现如今,隋炀帝还没有出生,大元朝也还没有急需江南的粮草,大运河还是没有修通,勉强也就有战国以来的南段将就可用。
如今北方中原南下,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也是最常走的路,就是陆路走到淮河,转沿河道乘船南下。
这第二条路,也就是另外一条,就是青州出海,走海路沿海岸线南下。
两条路各有利弊,说不上那条更好,看个人位置决定好坏而已。
反正,都不太好走就是了。
从兖州到扬州,过徐州而下,算是比较顺利的,张四维和张天丰一众人,还是走了四个多月。
车船牛马,各种各样的工具换遍,总算到达了起初预计的第一站目的地。
一行两千多人,伴随着其他家的首批大部队,一路慢慢而行,锅碗瓢盆、喋喋哒哒的,终于算是到达了先期预计的目的地。
此次前来,由琅琊王家牵头,最终的目的地有三个。
一等的大世家,目的地就是建邺。
过了大江,就算到了。
第二等的要两分,一半转而向西,分往荆州;
另一半继续向东南,分往扬州的鄱阳、会稽、临海和建安等郡。
最下等的,还要继续南行,一直要到扬州的豫章、庐陵、临川,甚至是交州才算完事。
不知道算是运气好还算是运气差。
张四维和张天丰他们,本来代表的是清河崔家,妥妥的第一等世家,必须要在建邺就结束行程的。
无奈何,清河崔家主家嫡亲没有一个来带队,甚至连清河崔家指定的张六安都没有来带队。
这次,首批的大批量南迁队伍,本来是第一序列的清河崔家,居然被半截腰改成了第二等队伍。
不过还好,到底是要顾忌世家的颜面,在第二序列的选择方向面前,还是给了张四维和张天丰自主的选择权。
面对这种局面,大喜过望的两人,当然是选择了荆州方向。
而且,貌似要表现自己高风亮节似的,两人还选择的是荆州最西边的武陵郡西南!
此时,免去了自己很多脑筋的张四维和张天丰两个人,正在船上商量着下一步的安排和计划。
虽然大家都已经默认张四维就已经是张家这一辈的姑爷了,但毕竟还没有正式成亲,也还是不好在明面上宣扬的。
一天没有正式举行婚礼,张四维和张天丰的身份还是一样的,是张家的仆人和雇佣。
明面上,这只队伍的主人,还是张家的小姐张丽,主事人,还是张天丰。
为了表示客气和对以后身份的尊敬,张天丰还是事事和张四维商量来的。
毕竟,张家的小姐张丽,是从来不太在意这些小事的。
现如今,两个人就是站在了船头在商量着下一步的计划。
“四维少爷,转眼向西,咱们沿着大江一路西行,再过十多二十天,就能到江夏郡和南郡。”
“到了江夏郡以后,可就有两条路可以走了,一条沿着大江继续西进,过南郡就到巴东和巴郡,接着就能到江阳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