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启之后> 第二十一章 小龙儿巡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一章 小龙儿巡营(1 / 1)

灾难发生之后,最要紧的便是抢险救灾工作了。这次的火药库爆炸事件,虽说受灾范围只是局限在顺天府北京城内,但是受灾中心区域的灾情,确是比以往任何一次单纯性的地震都要严重的多。再加上辽东局势,所以,对于整个朝廷,乃至全大明,仍是不容忽视的。

就在今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远征蒙古喀尔喀,进略西拉木轮,获其牲畜。五月,明将毛文龙,进攻鞍山。努尔哈赤不得不回师盛京。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七月二十三,往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初七,大渐。十一日,乘船顺太子河而下,病死于叆福陵隆恩门鸡堡。终年六十八岁,葬于沈阳福陵,后金庙号太祖。

终是有袁崇焕在山海关,不仅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了局势,还能够获得“宁远大捷”这样的大胜仗。自此,终其到明末,再没有一人能够取得这样的功绩。现在的袁崇焕,官衔已经为安边靖虏镇国大将军,职辽东巡抚,并加兵部右侍郎衔,荫一子为千户。

同样是在今年,九月,内阁首辅顾秉谦致仕,黄立极进内阁首辅。然后就是黄立极作为首辅下达的第一道政令,召回辽东经略王之臣,关内关外之事尽付袁崇焕,便宜行事。不得不说,在天启朝,大明对于袁崇焕的重视,并且委以重任。可是大家都是都是知道的,好景不长,天启一朝仅有七年,然后便是崇祯时期。狡猾的皇太极和崇祯之间的较量,却拿袁崇焕的性命做了赌注。最终落得个凌迟处死的结果。不得不说这是袁崇焕的劫难,也是大明朝的劫难,更是天下万亿汉人的劫难!

好在时间经过了三四个月,整个京城的恢复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要时间来让大家慢慢地忘记这件事了。

难得的好天气,小朱慈燃也难得的能够再次出宫玩耍。主要是,自从搬进了养心殿之后,天启便兑现了自己要给小朱慈燃找老师的承诺。熊廷弼自不必说,作为太子侍讲,每日午后,都要入宫,给小太子讲解兵法战策之类的,连带的还要教授小太子学习太祖长拳。据传,这套拳法是太祖皇帝亲自创立的,曾经还用此拳打过陈友谅。宫里的小太监传的有鼻子有眼的,倒是叫小朱慈燃不以为然。奈何每天两个时辰的兵法学习之后,便由陈泓亲自教导这更像是后世广播体操的“太祖长拳”,小朱慈燃,也不示弱,稍稍温习几遍,还非要把自己曾经学习的简化太极拳拿出来显摆,倒是不伦不类的样子,叫熊廷弼老师好一通训导。还是陈泓看不下小太子受罚,亲自承诺要将太极拳也一并教给殿下才算讨得老熊开心。

从熊廷弼平日里讲述之中,小朱慈燃不难看出,熊廷弼就是典型的“儒将”一类的传统的将军坯子。比方说,他在一直强调的就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所以,自此小朱慈燃便对熊廷弼做出了决定,此人更适合坐镇军中,不能带兵突击之类的以战养战的奇袭将军。不过在这方面,小朱慈燃还是有自己的人选的。

老熊坐镇军中,或者在兵部搞搞后勤战策之类的都不错,真正的要上战场的时候,还要是卢象升才行。不过,这也有不足之处,就是太年轻。不懂得思虑周全,或者考虑太多,而且,有种敢冲敢干的血性,说白了,不服咱就干!

所以,如果今后能够让这二人一起上战场,一主内,一主外,便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当然,从目前看来还是袁崇焕是最让人放心的将军。确确实实是个做主帅的人选。

但是考虑到将来,辽东和西北两处用兵的局面,不得不将这几个人都留着。这个时候便能看出,当初不顾一切的就熊廷弼的好处了。

至于孙传庭,不能说孙传庭就一定不行,但是历史证明,在河南和陕西的战事上,他确实是有不周的地方。但是也说不定只是当时的环境使然也未可知,只是小朱慈燃不能打这个赌,万一赌输了,历史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就一切都盖牧欧额了。

当然不光是有熊廷弼一个老师,还有一个,就更让人头疼了。本来天启打算是要自己的老师,也是先皇光宗的老师的孙承宗来兼任太子的老师,只是,大臣们都反对,说是什么皇帝健在,哪有把皇帝的老师再给太子当老师的说法,这不符合纲常之类的迂腐之言。不得已,天启便问小朱慈燃想让谁给自己当老师,小朱慈燃回答道:“昔日天官大冢宰,乃先皇顾命大臣也,愿以为师。”所以这位已经古稀之年的老人,在接到天子诏命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放下重孙子,正正衣冠,就要进京教导太子殿下。

外间伺候的小太监在一起谈笑这些话的时候,一个个说的眉飞色舞的。还说什么,咱家小爷就是天上玉皇大帝的嫡亲子孙,要不然那周老文曲星,怎么一听到要教导小爷读书,二话不说就赶来呢?旁边的人还就是就是的附和着,听着就让人觉着邪乎!

小朱慈燃无意间听说到这些话,没来由的,一个个在他们的屁股上踢了一脚,叫你们几个烂嚼舌头根子,叫你们几个烂嚼舌头根子!

周嘉谟的育人之法确实严苛,每日里五更就要起床,还要巴巴儿的往文华殿赶路,着实让小朱慈燃又体验了一把当年上小学的滋味,还是五味陈杂地过着高中的心累生活……

好在,皇后娘娘心疼儿子,好说歹说的,这老头才答应,每十日休沐一日。当时那个给小朱慈燃乐的,直赶上当年好不容易盼到了国庆假期一般。

今日就是休沐日,又是个好天气,难得的出一回宫,小朱慈燃就更不能浪费时间了。

一上午,先是在内城里逛了个遍。不过内城大都是些官衙府衙之类的公家门户,倒真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所在。所以,在客馆酒楼用过了午饭,一众人便护着小朱慈燃直奔城外的皇庄而去。

六率卫如今已经完全进入了正轨工作。所有的兵丁将军都在军营吃住,初开始,还有些老兵将军之类的不痛快,待到后来,高压之下众人也变得习惯了。好在,小朱慈燃想到了后世某超级国家的一些事情,便也在军营四周的空地招来了一些小商贩之类的。如今靠着军营的几千军士的光顾,渐渐地也发展成一个小集市了。不过大多的还是皇庄里面的庄子里的百姓,趁着农闲的时候,将自家的一些农产鸡鸭之类的带到集市上买卖。好在两天一次的集市,每次都能做到很热闹的样子。就连附近的几个庄子的农户也渐渐的过来采买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了。

记得后世曾有人说过,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社会,“后人诚不欺我”。

近得集市,远远地就能听到叫卖声不绝于耳。行在此间,倒也叫小朱慈燃大开眼界。卖米麦面的稍稍上得台面的,大都会租个铺面。卖菜,卖肉的大多是附近的庄户人家,所以,有块地儿,支个桌案啥的也能将就。更有卖胭脂水粉的,沿街叫卖声不绝于耳,好不热闹。

更有稀奇的,小朱慈燃竟然看到了卖“烟”的!这绝对是个“大事件”。对于后世,众家爷们儿注视的烟草税,小朱慈燃竟然萌生了个想法,征收烟草税!

是了,这确实是一件搂钱的好主意。对于现在正两兜空空的天启来说,能更有更多的法子来钱,无疑是帮了大忙了。

想到啥,就要干。本着干事儿人不走空的想法,小朱慈燃,命人将不远处,系着布袋木箱子的卖烟的小孩儿叫了过来。

“大爷,您是要买烟丝吗?俺这儿有上好的云南金丝烟,还有关外的长白烟,您看看是要哪个,小的好给您包起来。”拿下孩儿倒是机警,看到一帮家将模样的人都围着个比自己还小的小孩儿也不惊奇,径自的将自己的产品介绍个干脆利落,捎带的看到一众人都没有烟杆儿,忙不迭的又说道,“小的家里还有上好的楠木烟杆儿,带的都是玉石做的烟嘴儿,你要不要看看,保证货好不贵。”说完,还不忘拍着胸脯儿保证,直拍的“噗噗”作响。

“小爷我就是看上了你家的烟丝,怎的烟杆儿也不带来,也好叫本,少爷看个究竟好坏。”小朱慈燃也不揭穿他,如今辽东整个儿的都在战乱,哪里来的烟丝?想到此,小朱慈燃,忽然想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瞬间脸色有些不悦。

那小孩儿也不傻,拿手擦擦鼻涕,又在棉布衫子上抹了几把,然后说道:“这您就不知道了,俺爹说大生意要到家里去谈的,不让俺们小孩子插手,就连俺姐,也卖不了家里的大烟袋的,都是要到家里找俺爹的。”

小朱慈燃还要去军营看看,所以只是命人买了几袋烟丝,随手拿了,还闻了闻,直感叹,不错,是好烟。又命一个便装的侍卫跟着你小孩儿去了家里去烟杆。然后一众人便拐过街口,上山行了不多远,就看到了六率卫的营门。如今已经换成了,砖石砌筑的高大门楼,挂上匾额,看着别提多门威猛了。

早早地就有人将太子殿下到来的消息通报了里面,王子,王丑,还有朱幼安几个人来了门口迎接。不外乎又是一大堆的跪拜礼仪问安,繁琐的紧。

问到张世泽和张超在何处,几个人答说是在里面上操,便没有再问,一众人跨上马,径自进入军营,直奔中军帅帐而去。

留下几个看门的新兵,一脸的错愕,这小孩儿是谁?竟劳动教导营的几个大头儿亲自迎接?不过回答他们的,只有渐渐落地的马蹄扬尘……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