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走过虚空> 第四十八章 汴京观俘 子蕴封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汴京观俘 子蕴封王(1 / 1)

宗望逃到黄河北岸开始收拢溃兵,在金国发兵时八万人后来在宋朝境内签兵和纳降八万人。现在只收拢到五万人了,绝大部分是原金国的士兵,最精锐的近两万骑兵损失殆尽。势不可再战了,宗望引兵被还。他将战败的消息发送西路军首领,灰溜溜地北归了。

此时李纲、赵子蕴他们在清点战场,骁勇的宗室营(其实大半是黄显章的骑兵的功劳)和骑虎将军营斩首过万,平均每人杀了二十人。简直是砍瓜切菜的屠杀。

被马群踩踏死亡五千多,另有受伤的两万多人和缴械的一万多人,总工俘虏了四万出头。关键的是这是开战以来第一次大胜的野战。是以微弱力量对强大数百倍力量的攻击,这样的辉煌的胜利除了神话没有别的解释,关键是宋朝上上下下就吃这一套!

从真宗封禅大戏上演以来这个国家就是迷信到骨髓的国家。但是在皇宫东北堆起艮岳给徽宗带来八十个子女的事实更让这个国家深陷。原来的历史也是因为迷信郭槐的柒仟柒佰七十七个六甲神兵被金兵攻破了城门。黄松等人能不大做文章推波助澜吗?

虽然皇室和大臣导演了城门献俘的大戏,让黄显章、赵子蕴在城门下向坐在城楼上的钦宗跪拜献俘,一番经过编排的对话无外乎彰显皇帝的福德深厚,蛮夷被圣上天威压服等等。但是李纲提议押俘游街的化解中出现了问题,为壮声势是由十五岁的骑虎将军黄显章在前面开路,然后是数万浩浩荡荡的俘虏沿着主干道穿过整个东京!最后是新封的十七岁破虏大将军赵子蕴的队伍后压阵。

神话已经在民众中流传,有的说赵子蕴、黄显章是是天神下凡。黄显章是封神榜里的黄飞虎。有的说赵子蕴是赵匡胤转世,大街小巷的勾栏里说书的,演戏的都是关于赵子蕴和黄显章杀敌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能呼唤天雷,能排山倒海的能耐,个个说得绘声绘色如同他亲眼看到。

当黄显章骑着猛虎背对着阳光出现在南熏门城门洞,耀眼阳光在一人一虎的身影后迸射,神威不可目视。见到这一幕的汴京百姓立即献上了膝盖,无边无际地跪倒一片。有人高呼“奇虎将军”立即又几个跟着节奏喊了起来,声音很快会在一起震天动地,如钱塘江大潮。

黄显章驱虎慢跑向前,一直跑到了三里的街道在停住转身站立,整过过程人们疯狂的呼喊招手。叫着黄显章的名字,有很多人端出珍馐美酒想让他品尝,却只能摆在街边地面上,自己跪倒伏拜。黄显章和老虎李律中站直身子注视前方,看着低头走上前来万千俘虏。

人们更加疯狂了,拼命拥挤向前,咒骂着拿石子菜叶向俘虏扔去。沿街持枪的士兵赶紧组成人墙阻拦,四十米宽的街道一排走30个俘虏,两边留出了两三米人群和俘虏的距离。一千多米长的队伍花了一刻钟才完全进入城内,这时赵子蕴出现了。新一轮的山呼海叫爆发了!十七岁的将军英姿飒爽地挥手向民众致意,引发民众更疯狂的回应。很多人感动的涕泪交加,拜服在地。这是神啊,这保护了国家社稷,百姓身家性命的神,这是太祖转世啊。

李律中沉默地看着这一幕,后世的人无法理解宋人对赵匡胤的崇拜。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仁慈高尚的神灵皇帝!从千里送京娘的故事,从全民练习的太祖神拳,从杯酒释兵权,从丹书铁券的故事,从神庙里所立是“不杀言者,不杀士大夫”的誓言。

为什么刘邦、朱元璋、李世民、秦始皇没有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因为没人相信他们能做这样的事情。千年来亿万人都公认赵匡胤的道德水平,行事之光明磊落堪称楷模。会有人说他欺负孤儿寡母,但是如果他不这样,能继续扛起柴荣的统一大旗结束战乱吗?有人会说皇帝都应该是阴险狠毒的否则不能搞政治,有这样想法的人都是政治受孽狂。

黄显章和赵子蕴出尽风头,他们押着队伍向北走过朱雀桥,走过御街,来到宣德门前。宣德城门楼上皇室后宫的嫔妃、帝姬们都在观看。李律中他们走过十多里的长街才来到她们面前,当看到猛虎少年她们发出了赞叹之声,更有皇子帝姬脱下金饰品扔了下来。整得黄显章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只好假装看不到,向城楼上鞠躬和拱拜。然后领着队伍绕过皇城继续向北而去。

当赵子蕴来到宣德城楼下,在马上拱拜鞠躬。上面的帝姬皇子有的喊族兄、有的喊大哥,有的喊儿子,有的喊侄儿。赵子蕴仔细一看原来家人中的女眷也被请上门楼。这些亲厚的举动给他们带来了回报,后续的政变中皇室免于屠戮。有个皇子还说:“是不是该喊太祖啊,”。

在这震天动地的呼声中,钦宗高高在上的背影无比的落寞。周围的张邦昌、李邦彦等人皆沉默,心里在百转千回:“是时候改弦更张了”。和原来的历史轨迹一样当年城破,大臣们逼迫钦宗和徽宗去金营中献印投降。没用处皇帝从来都是被用来出卖的!

第二天的朝会,张邦昌出列用尽美好的词语赞美了赵黄两人后,请求封赵子蕴为晋王,兵马大元帅。封黄显章为郡王,大部分的大臣都站出来附和。均言如无两位将军将城破国灭,社稷不保。两位是上天派下来保佑我大宋的保护神。种师道也出列说自己实际上只有不到一万人,根本无法撼动敌军的大营,未来陕西也出不了多少多兵来勤王。

金兵千里而来所向披靡,全国竟然无一师能抵挡金人的锋锐。幸得两位将军神勇智慧,奋不顾身,以数百猛士敢入千军万马之中并取得辉煌的胜利。大仁大义,大智,大勇!天下无人能及。得此良将忠臣,并能委以重任,国家幸甚,社稷幸甚!

赵子蕴和黄显章出列拒绝,说自己年轻资历尚浅。不能接受过厚封赏,以停进取的脚步,愿帅精兵两万北上解救太原之围。赵子蕴更是动情坦言:“圣上我之族兄,自金兵南犯日夜忧思。与丞相李纲终日奔忙在城中,天子在雨中策马来回,分御食与军士,激励军民。吾为之感动”。“汴京不破,圣上、丞相及诸君和百万军民的功劳。没有大家的坚守哪有宗室营骑虎军的胜利。”

一席话说的漂漂亮亮,把上上下下都赞美了一番。连那些暗通金人的奸臣也觉得自己也有功劳了。最后赵子蕴封晋王,征北大将军,黄显章封襄阳候征北军副将。即日点兵北上,李纲仍为兵马元帅。队伍刚刚离开,徽宗“上香”回来了。金兵南下之时他是以上香为名逃跑的。

一山不容二虎,原来的历史,徽钦宗差点兵戎相见,现在是三虎之势,必有一番争斗。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