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学道往事> 第一百七十五章 执念成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五章 执念成障(1 / 1)

这满腹经纶的凡间前进士、冥界现判官的师父要开讲喽,我赶忙做洗耳恭听状,生怕遗落掉一分半点。

崔判官师父似乎在心底里酝酿情绪及理清要说的话语头绪,又默然带着我飞行了一段,才徐徐说出了一番话来,大意是:

凡间之人,名为万物之灵,可是贪心而且顽固的动物性却从来没有失去过。他们最为害怕的莫过于失去,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放弃。于是,流连于一些不属于自己的风景,拼命要去抓牢一些不属于自己东西。因此,执念便如野草一样蓬勃生发开来。执念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情结。不同的人,会为不同的东西心存执念。有些人是亲情,有些人是友情,有些人是爱情。执念或许为梦想,为难以实现的东西,也或许为回忆,为某些失去的东西。其中,记忆,我想是每个凡人最为执念的一样东西。在一定情境下,回忆会像洪水一样不可阻挡的来袭。

执念本身并无褒贬。执念也许是证明一个人鲜明活着的证据,说明还有追寻梦想的热情,还有无法放下的眷恋,于是才有了追求。对于这份追求,或许付出了,尽力了,才能无怨无悔。

执念是一种动力。我道门中人是逆天而行的修炼,若是没有一点儿执念去支撑,在这条苦涩的道路,又何以继续?如我道家祖师老子,处在东周末年礼崩乐坏的时代,在那无休无止的动荡世道中,让他内心燃起了执念。他希望自己参透的事物能让世人有所顿悟,让仁义善信广泛深入人心,让人们少一些折腾,多一点平静的生活,给长期受世俗压迫而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精神力量,于是有了《道德经》,这便是老子这位圣人执念开出的花。

执念作为一种信念的坚持,无疑是宝贵的。外界的变幻,人事的混杂,无一不对人内心的坚守造成动荡,让人的思想不断新陈代谢。若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慢慢遗弃自己曾经的坚持,那是可怕的,亦是无情的。可怕的不是否定了曾经的自己,而是调整中的动荡导致的心灵不安。

然而,执着过深,则执念成障。当对某物、某人或某事执着过度时,执念便成为一种桎梏。再过偏激,则执念成魔。有的人,对爱情的执念如此之深,深到含怨自尽,化为厉鬼,终落得魂飞魄散;有的人,对复仇的执念如此之深,深到营造了一个恐怖的怨气世界,屠戮无辜平明,终落得烟消云散;有的人,对永生的执念如此之深,却终落得万劫不复。

曾经的执念,徒然只是在生命消逝之后而随风飘散罢了。当执念成魔,就如漩涡一样把人吞噬进黑洞里,逃不胜逃。当执念成魔,放不下、切不断,入骨一般的诅咒,终是害人害己。

有人带着执念一生满足,有人却为之成魔成狂。这是故事,也是人生。现实中,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执念,因看不透自己的人生,在面对一些情感的时候,最理智的头脑也会失控,像脱缰的野马向悬崖奔去。

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引线;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执着如泪,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飞散。有时候,执念如不死之爬藤蔓延到灵魂深处,消耗气血,无力感顿生。或许正因如此,有人发宏愿说,“我情愿消灭了一切执念,冰一般凝冻了我的心肠。”也有人说,若尘世能有一坛“醉生梦死”,那必是千金难求。

执念二字,是利是弊,或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抑或终其一生,不得其解。常者皆尽,高者亦堕,和会有离,生者必死。对于一些本来就无常的事物不必过分执着。佛家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道门亦云:无为而无不为,又有俗语:“心静自然凉”。可是,放下、看空,这是何等境界,可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修炼得了呢?

凡人难免有执念。即使如你师父许迈真人,贵为大罗金仙,逍遥于仙界,但在其淡定洒脱背后,也会有对你这个唯一的弟子情不自禁地深深牵挂,不然他怎么可能到处托各路神仙关照你呢?这些执念,或许是宝藏,也或许是束缚。可不管是对何人何事的执念,不管别人是否理解和支持,只在于自己。经历了,是一种财富,放弃了,是一种解脱。不论是爱情的离合,还是江湖的取舍,每个人都自有选择的权利和道理,或遗憾、或无悔,全在于个人经历了那番腥风血雨、颠沛流离后的心境。

对于心中执念,应学会控制自己的思想,不能任由思绪淹没理智。执念,太重的感情,就是太深的羁绊,就会影响内心的平和。“在执念上求得一静,等于在刀尖上跳舞。”儒家有言,不偏不倚,中庸之道。只有把握好某种平衡的“度”,才能看空执念,找到可以解开心结的神奇钥匙。

本立而道生。所谓看空执念,并非对外在消极接受的情绪。而是要遵从本心,看透事物的本质。执念之绊从根本上讲对事物本质的错误认识,从而产生了苛求和妄想,这是烦恼产生的原因。倘若我们一开始就对本质有了认知,坚守那最美好剔透的部分——本心,并创造有利条件努力促成事情的发展,那么最终肯定是皆大欢喜的。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你要时时关照自己的本心,是否纯粹,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一个执念,自苦而苦他,落入无间地狱。日升日落,云卷云舒,生生不息,岁月枯荣。这是一颗心,随着绝对的规则运转,这才是生命的自然之道。

看空执念,安于本心。谁能睿智如许?仍需红尘炼心啊。拈朵微笑的花,眉间放一字宽,看日月消长,人世变换。生活还是在继续,生命还有更多要承受之重。那些回忆,在细雨缠绵、落叶葬花之时,莞尔一笑,足矣。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