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天的庆典仪式,各个环节基本上与第一天相同,只是分别奏请的各路神仙、祭奠的历代祖师爷各有不同,向天庭报告的各种事项,也安排在不同时段,以备天庭来考究。而获得天庭同意的标识,就是打卦,每一个环节结束之后,大师兄都要我虔诚地跪伏,然后打卦,打了阳卦和圣卦都不算,只有阴卦,才表明天庭接受了他上奏的内容。
终究年岁不饶人,这三天下来,领班“高功”大师兄也累得够呛的。
到了第四天,奏职大典来到外坛。这外坛的几个环节,是最吸引人围观的,也是最热闹,参与人数最多的一场。
外坛共有庆太公、穿九州坛、上刀山、交法器、交决等五个环节。所有法师,新坛弟子的师父,证盟人也将参加,接到请帖的香客以及四周的乡邻也会到来,见证新坛弟子奏职。
九州坛和三清台是由我亲自搭建而成,整整花费了一天的时间,以示我的诚心。
三清台由几根原木搭建成主体结构,再在上面铺成一个上下两层的台子,上层摆有供桌和仪式中需要的法器与法衣,右边放着数张板凳,届时我师父和普照雷坛的长老会坐在上面主持仪式。
九州大坛又称九州八卦、黄沙大坛,由三十六根楠竹插立而成。建好的九州坛,外形是一个分三圈的圆形坛,正中间一圈为中宫,坐南朝北,称为“老君殿”。第二圈由八个拱门划分为八个区域,代表八个“宫门”,其中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被称为“四岳”。最外面一圈也有八个拱门,并用八卦命名。竹子插立好后,做了一个简单的装饰,四面拱门上方都用彩带缠绕,下方用红纸写上了每宫名字和方位,重要方位的竹子上插有五色三角小彩旗。
上午走完三清坛之后,已经临近中午宴会,时间比较紧张,为了不耽误宾客们吃饭,大师兄从师父那里领到法旨,告诉我“探九州”环节,只走九条线路中的四条。
这九条路线,都是以八卦的八种符号为方位,以五方为定向,将这种排列组合的方位再由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而形成路线。在梅山道门的法师中流传一句俗语:九州原来九条路,九条道路通天门,得知九州九条路,便是玉皇亲子孙,不知九州九条路,便是玉皇城外人。”因此,不熟悉“踩九州”,就不算真正的出了师。
第一次探九州,是我二师兄带领的。沿着的路线大致是:西北乾宫(雍州)—西南坤宫(荆州)—东南巽宫(徐州)—正北坎宫(翼州)—正北离宫(扬州)——中宫(豫州)—正东震宫(青州)—正西兑宫(梁州)—东北艮宫(兖州)。
走的时候,还要唱诵。如在第一道乾宫,就唱道:一参门并土地,他在乾宫在天门……
如此走了四趟之后,大师兄来到神坛前告罪一声,引着我跪伏再拜,鸣炮奏乐,以示上午的仪式结束。
最具有观赏性的环节是上刀梯。刀梯由梯步和扶手组成。两把柴刀交叉固定为一个梯步,将锋利的一面朝上。扶手由两根木头组成。一共有九个梯步,意味着九州八卦,每一个梯都代表一州一卦。
午宴之后,略微休息了一会,爬刀梯的仪式正式开始。
爬梯前,师父把我招到他跟前,叮嘱我:“徒儿,我知道你要是运起神功,再锋利的刀刃也不怕。但今天你不能运功,要以纯自然的状态去上刀梯,这样才能通过天庭的考验,才能真正出师。”
我点点头,跟着大师兄来到刀梯之下,心中默想着师父教导的一些爬刀山的技巧,脱掉鞋袜,吹响牛角,并唱诵:
“一入天门雍州界(乾),二从梁兑见三光(兑),三拜兖州天子位(艮),四从道祖座离州(离),五从老君翼州地(坎),六走王母会三曹(坤),七步青州去打猎(震),八过徐州望岳门(巽)。九转豫州朝玉帝、诸从法掌会天星(中)。”
在向上爬梯的过程中,我还按照规矩,把赤脚探在刀梯中央最为锋利的地方,以此来显现胆量和功力。只是当我爬上第八级刀梯的时候,我朝着下面兴奋指点的人群中看了一眼,竟然发现杨老师也来到了人群当中,向我投来关切的目光。我们四目相对的那一瞬间,我差点心神失守,脚底下清晰地出来刺痛感。我脸上表情一变,赶忙收回目光,谨守心神,及时定住脚下,没有让刀刃再划进脚板中去。
我这微小的举动,并没有引起那些兴奋的人们注意,但在我收回的眼睛余光中,好像看到杨老师脸色一白,好像发现了什么。为了不使杨老师着急,我脸上的表情瞬间恢复正常,并小心向上攀援而去。
虽然上次在祖宅中,已经认了杨老师为姐姐,可是要让我立马从对杨老师的单相思中脱离出来,没有时光来冲刷,看来是不可能的。杨老师任何时候出现在我的眼帘中,都能引起我心态的变化,即使在这刀梯之上,同样如此。
我爬上刀梯顶端之后,再次吹奏牛角,用呜呜的洪亮声音来庆贺成功。
接下来,我师父和普照雷坛的各位长老端坐在三清台上,要给作为新坛弟子的我训话和传卦。
传卦是新坛弟子外坛仪式中最紧要的环节,四天的仪式中最主要就是看这一个卦。师父给徒弟传卦的卦象必须是阴卦,如果第一次没有打出阴卦就要继续接着打,直到阴卦为止。这个卦不但表明了新坛弟子“奏职”能否一次成功,还体现了师父的功力。
这个环节,我师父训话之后,第一个就打出了阴卦,大家纷纷鼓掌叫好,同时燃放鞭炮庆贺。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