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东汉之血染的战旗> 第001章:公元184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1章:公元184年(1 / 2)

公元184年1月1日。

益州经过一段时间的平静发展,实力再一次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益州的总人口从一千零一十万增加到现在的两千一百三十万,其中汉族一千七百一十万,少数民族四百二十万。

增加的人口中有三百九十八万是益州本地的新生儿,其他的近七百万人口则是从关中地区、中原地区逃难而来的汉族难民。

益州林耀麾下的军队复员了一批老兵,新补充了大量新兵,总数再次增加了十二万,达到了近八十万人的规模。

不过林耀麾下战场作战的兵力并没有增加,只是林家军中警察部队性质的部队地军新建了六个师来加强地方治安,即地军4、5、6、7、8、9六个师。

地军4师、5师、6师分散在整个益州,都有固定的驻地,地军7师、8师、9师属于机动兵力。

六个师的师长分贝为:

地军4师师长张鲁,地军5师师长张卫,地军6师师长苏固,地军7师师长程郁,地军8师师长阿会喃,地军9师师长金环三结。

184年1月1日。

在益州地区,林耀能够动用的机动兵力总数达到了恐怖的三十四万人,其中有十万荒军、十万野军、六万地军、侍卫营的九千人、五万官兵和两万祝融氏士兵。

除了人口和兵力的提高,林耀统治下的益州在医疗、教育、卫生、贸易等各个方面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提高。

不过,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林耀手里的粮食只能勉强坚持到184年秋收了。

如果184年的秋天益州不能有一个好的收成,益州也要缺粮食了。

林耀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能够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太多了,谁都不知道到了秋天能不能有个好收成,而且林耀记得184年有一场超级大规模的蝗灾。

林耀同贾诩、杜畿、梁习商量了一下,最终在其他三人的劝谏下,林耀决定做好防灾的同时,加派人手四处买粮,并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秋收惨淡,又实在买不到粮食,就派兵去抢粮。

益州四周的司隶地区、凉州、荆州、交州也都没多少粮食的,所以林耀他们初步把目标定在了益州南方的各个部落、国家。

或许有些残忍,但这就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项规则,弱肉强食。

184年1月2日。

林耀开始为可能到来的战争做准备,下令荒军1师留守安和地区,荒军2师到荒军5师八万人开始有序的朝永昌地区移动。

同时,野军5师到野军9师、祝融氏的两万士兵也开始有序往南方集结。

184年1月3日。

林耀把益州军政事务交给贾诩他们三人负责,内务交给杨兰、古丽、祝雯儿他们三人管理,自己带着典韦、鄂焕、杨怀、高沛四人一路向南,出了益州地界,去益州南方的各个部落和国家侦查去了。

一路向南。

林耀他们从成都到永昌,这一路上的主干道经过林耀这些年的修建、改造全部建成了三米宽的水泥路,这段路还算好走。

但出了永昌郡和掸国的边界之后,林耀他们的路就不那么好走了。

“跟上!”

掸国的路,凹凸不平,是标准的泥土路。在一场大雨之后,林耀他们也只能和众人一样下马牵着马在道路上缓慢的艰难前行。

作为一条通往大汉的主要通道,这条泥泞的路上,前往永昌郡购物、学习的掸国贵族着实不少。

“鄂焕、高沛你们留在外面到四周看看,我和典韦、杨怀进寨子里面去看看。”

一路上走走看看,林耀他们艰难的走了十多天,终于到达了掸国的国都,一个巨大的寨子“掸寨”。

“喏!”

鄂焕、高沛在掸寨外留了下来观察附近的地形、情况,林耀和典韦、杨怀一起进到了寨子里。

掸国受大汉的影响很大,这里的贵族有很多都穿着汉服,而且让林耀他们很诧异的是,这里的人居然很多都会汉语。

“少爷,稀客啊,快进来看看,都是新鲜的货色,只需要一点点钱就可以带回家了,很划算的。”

“少爷,我那里都是经过各家精心培训的好货哦!”

“一边去,少爷怎么可能是那种缺钱的人。少爷,你还是到我那里去看看吧,我那里可都是来至大汉的上等货色。”

在繁华的掸寨主街逛了一圈,林耀带着杨怀拐进了旁边的小街、小巷子,在这些冷清的街道上乱逛了起来。

逛了小半个时辰,林耀他们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发现了一处及其热闹的大街,林耀他们刚走到街口就有好几名风韵犹存的妇女迎了上来。

其中唯一的一个穿着汉服的妇女地位似乎最高,不紧不慢的走到林耀身边,一句话就将其他小跑过来的妇女们打发走了。

“喔,带路吧!”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