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心雕>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觐见皇上 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六章 觐见皇上 1(1 / 1)

不一日,皇宫传来皇上口谕,带民女杨盼儿觐见。

盼儿还是一身的农家妇女打扮,尽管皇宫有大量的公主穿的衣服,但是盼儿并没有丝毫的意向去欣赏这些所谓的做工精细布料上乘的宫廷专用衣服,事实上她已经不想去做那个所谓的公主了。

在太监的带领下,很快就到达了皇上的书房,这地方盼儿熟悉得很,也就是在这里她和众兄弟度过了幸福的少年,那时每个兄弟都是人世间最真诚的一个,那时没有看到一丝的私欲和贪婪,那时的生活是异常的简单和朴实,朗朗的读书声,射箭时的喝彩声,练拳时的呵斥声,组成了当时的美满和睦的交响乐。

当盼儿平静地走过那段铺着细小鹅卵石的小路时,仿佛还能看到那一些宫女的轻盈的身影还有众位兄弟互相追逐的嬉笑声,听到那各种声音柔和在一起的真实的、清脆的组合乐声,感觉到那一阵阵美妙的倩倩幻影,以及弥漫在各个小皇子心中的幸福。

随着每一步的展开,一件一件的往事在脑海中一晃而过,只是现在的脚步已经比以前的沉重多了,每迈开一步就是一条生命的消失,无数的已逝的灵魂正随着自己迈向最神圣的殿堂,那殿堂在每个时刻都是血迹斑斑,路继续在往前延伸,而死者也会继续往前累积,只要那个地方能够发出指令,那个地方所累积的灵魂只会日日增加。

先皇已经不在,兄弟之间的亲情已经被欲望侵蚀了,每个人的内心都被魔鬼所控制,生命变得异常的脆弱,蘸着朱砂的红笔简简单单的割裂着一条一条鲜活的人命,而大哥的生命就是从前面的那个地方发出的指令所剥夺了。

站在书房的外面,静静地等着,现在坐在书房中的那个人不仅是二哥,而更是当今的皇上,九五之尊。

很快的盼儿就依旨走进了这间非常熟悉的书房,只是以前的天真和轻松已经不再,现在是木然地走进了这个书房。

“民女参见吾皇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盼儿对着那个高大的身影就跪了下去。

此时的隋炀帝正拿着毛笔正在书写,他跟很多的文人一样,酷爱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最传统的文化---书法,历史时上有很多的皇帝都有这种爱好,并且历史上有很多位皇帝在书画方面很有造诣。看来眼前的这位隋二世不能免俗,在书法这第二领域中施展着他的权威,满足他的欲望。

“小妹!抬起头来,让二哥看看你,你不知道朕寻找了你很多年啊!给公主赐坐!”

很快的旁边的太监就把椅子搬了过来,恭恭敬敬的放在公主的旁边。

“民女不敢!谢皇上!”

盼儿慢慢地抬起头,但眼睛还是低垂的,不想正视着这位皇帝,恭恭敬敬地站在椅子的旁边。

“嗯!小妹,你简直还是原来那模样,还有那么年轻和漂亮。你看朕的这些兄弟姐妹比较起来,可朕是显得太老了,只有小妹芳颜永驻。”

“谢皇上称赞,民女诚惶诚恐,惶惶不可终日。只是吾皇是认错人了,不知御妹今年芳龄几何?”

“算来她该是三十出头,小朕几岁。”

“那陛下民女有三十出头吗?”

“哦!这很好解释,小妹素有半仙之称。朕记得当年小妹被父皇封为公主时,她母亲刚仙逝,她刚到宫殿,不见了。八年回来后,她还是四岁的模样儿。我们问她,她告诉我们说她才四岁。因此你现在这么年轻,很正常的。想必你一定有什么红颜永驻的方法吧。”

“陛下,民女从未听到此奇闻,民女感到此乃亘古未有之事。真是闻所未闻!看来陛下是思妹心切,不能忘怀,看谁谁都像陛下之妹。可民女是一纯粹的平民。”

隋炀帝回忆起今天一大早的事情,皇上要国师给自己占一卦,皇上依言随手就写了一个字,而使国师吃惊的是皇上写的字竟然是皇上讨伐陈国胜利后赐给其亡国之君陈叔宝的一个字:煬;国师顿感末日已临,小心翼翼。

“吾皇姓楊,楊以煬代之,去木而取火;左日下有笏,荐笏言于卿士。然笏无竹,此乃玉笏。日照玉笏,以火烤之。故皇上所见之人必定是……”

“是什么?”

“臣不敢说。”

“朕恕你无罪!”

“臣死罪。”

“朕赦免你九族之罪。”

“闻当年子建做七步诗: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臣以死谢罪!”皇上当朝已经赦免了他九族之罪,只得把此事一语带过。不过下朝后,国师请辞。

临下朝,还是给皇上带了一句话:“吾皇之杨乃木之杨,而炀乃火之炀,木生火。”炀为亡国之炀,木生火,预示着隋炀帝的命运与陈叔宝无异。只是隋炀帝不一定明白,因为这本身也是歧义的。这种只是最差的一种解释。隋炀帝不知道也是正常的,其他更加不敢明言了。

“朕闻御妹精于数理,今朝朕命国师为朕以字占卦,朕所书之字为煬,不知御妹当何测之?”

“民女不敢,不过他还言犹未尽,不知民女当讲不当讲,恳请吾皇恕罪!”

“讲吧,就当是两兄妹的闲谈吧!”

“自古以来忠言逆耳,古来贤君几人闻。民女姑且说之,吾皇姑且听之,言不中听,就当一儿戏而已。

“吾皇以煬代楊,就是以火烤木,木质脆弱,煮豆燃萁,相煎太急;吾皇视吾为妹,妾身诚惶诚恐,木尽火灭,两败俱伤此乃牵强附会,即使吾皇为之,妾身犹如刀俎之鱼,然皇恩浩荡,恩泽黎民,吾皇不忍为之,非不为也。妾身再次谢吾皇不杀之恩,此生难报,期待来生。作为吾皇之妹,臣妾绝无觊觎之心,现今天下一统,五湖宇内,太平盛世,天下百姓,祈求吾皇施仁义之政,兴仁义之师。臣妾一死不足惜,陛下美名天下扬啊。”

“御妹,尽管朕与尔汝非亲生之兄妹,然父皇在世,常与朕念及御妹亲生父亲之功,感叹万分,吾杨家欠御妹的太多,当倾力以报。如今天下之传闻,不足信矣。兄妹数年,朕之本性,御妹定当知之。”

“臣妾孤陋寡闻,不论何言何语,小妹当以心听之,甄别识之,定不会混淆视听。若百姓不解,吾皇当以仁政施之,仁义待之,日久见心。

“臣妾姑且为你测字,以煬代楊,实非明智之举,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以火克木,此乃以火日日烧烤自身,如若以火日日烧烤百姓,那么天下又该如何?吾皇是一代明君,剿灭陈国,如今又倾国之力,修筑运河,此乃千古之功力,利国利民;然……”

此时,公主见皇上的脚步声明显急促了很多,忙停了下来,不再言说。隋炀帝就是这样的人,总是以前期灭陈为炫耀之资,逐渐走向刚愎自用,不纳忠言。此时的公主确实有犯忌之嫌。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