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凤既然会提出这个计划,当然不会在意一个从福州投降过来的小小的百人都头的眼光了。
想他乃是南唐负责主攻的北路大军的监军,在军中是属于三号人物,仅次于大帅何敬洙和应援使祖全恩的。还会怕这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小人物。
姚凤接着又对何敬洙道:大帅,如这些福州兵不听调令,则可就地歼灭,省的以后出什么乱子。
林仁肇听到这里再也止不住自己的怒火,就要起身跟他争执。却被坐在一旁的张汉卿给一把拉住,并且对他摇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且听听大帅怎么说。
林仁肇一想也是这里毕竟说了算的还是何敬洙,他姚凤再怎么唧唧歪歪的,只要大帅不同意那也是白搭。只是自己太过气愤和太过关心,差一点就乱了方寸,引人耻笑。心道还是张汉卿人老事精,难怪几个兄弟都能在闽国做不小的官。
想通了的林仁肇对拉住自己的张汉卿也回头点点表示感谢,并且等着听何大帅怎么说的。
何敬洙这边心道,这个老姚,说的倒是也不错。但是现下这个情况提这个主意不是给我找不自在么,看着我是这个北面军的大帅没错,但是在对闽作战的整个部署中,我不也得听定南郡王的。现在郡王让我放了这些福州兵,我能说不放?就算我不费一兵一卒得拿下了建州,怕是日后也没好果子吃。听定南郡王的话,这可是皇帝陛下的意思啊。
便对姚凤道:姚监军说的有一定道理。
就在姚凤得意的点头时,何敬洙又道:不过,我在南来时,陛下跟我说过,我们大唐军来讨伐王延政,是因为他的残暴与不得民心。让我切记,进入闽国之后,一定约束军队,不能发生祸害闽国百姓的事,否则我们的出征也就没有了意义。
我们南唐军不能够做跟王延政一样的残忍之事,王延政杀了八千福州兵,难道我们也要把这七千也给杀了么?那么他们的家人亲戚和朋友会怎么看待我们大唐,我们还能在闽地站稳脚跟么。
万一闽地的百姓对我们南唐军群起而攻,造成了不利影响。我想日后回到大唐,我跟在座的诸位的脖子上很可能少不了来一刀啊。
说到此处,在场的诸将都不敢做声。
因为何敬洙一路行来确实对军队的军纪要求甚高,一开始还重重的处罚过违反的官兵,但凡有趁乱抢劫闽国百姓的士兵一律处斩。士兵所属的军官都以治下不严的罪名被重打了三十军棍。从此以后再没有人敢胡作非为。
闽国的百姓看到南唐军事如此秋毫不犯的仁义之师,不但帮助南唐军做向导指路,传递各种情报,还给帮助铺路搭桥运送物资。
连远在南方还关心南唐北路大军的李丛嘉从李台收集的情报中知道了这件事之后,都对何敬洙为人统兵大加赞赏,直道自己没有看错人。并且在很多与烈祖皇帝的通信中都夸奖过何敬洙,还建议烈祖皇帝,以后南唐占领了建州就可由何敬洙来坐镇,定然能够保证新纳入的版图能够平安稳定。
何敬洙又道:再者本帅也不是一个失信之人。前面我已经说过的,现在不想再重复。我想这七千人放回去,定然会有几万的福州人都会说大唐是个礼仪信义之邦,而建立这样的礼仪之邦的我国皇帝陛下也是一个万世明君。
在座的诸将听到这里都起身向北跪道:陛下英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然后又都起身对大帅又是一番赞扬。
何敬洙又对林仁肇安抚了几句,道:将军想什么时候带着福州士兵归去,我好让军需官为你们准备好回福州的路上需要的干粮物资。
林仁肇再次对何敬洙表示了感谢,并道福州兵营寨中还有些许的存粮,足够兄弟们回到福州之用。
林仁肇心中又想早点离开这南唐军大营,因为自己感觉这军中还是有不少会出幺蛾子的人。这让自己呆在这里很不舒服。让自己的那七千福州兄弟离这些危险的人这么近自己没由来的还会担心,就跟何敬洙说了,要立马走。
何敬洙没有犹豫的就答应了他。
还有人建议福州兵交出武器,也被何敬洙给否决了,说是南唐军不是王延政那个阴险小人,胸怀自也是大的多。请林仁肇自管带着手下的兄弟放心南下,等他们到了福州,自然会有福州当地的官员安排他们的。
林仁肇谢过了何敬洙后也不敢耽误了,就出了营帐。穿过正在大块吃肉大碗喝茶(军中不能饮酒)来庆祝赢得大战的南唐官兵,直奔不远处的福州军营寨。
林仁肇进得营寨就跟那些翘首以盼的福州兵说可以回家了。
一心思归的福州兵们欢呼雀跃,有的激动的竟然相拥而泣。几个不敢相信的人还在围着林仁肇不断的问他是不是真的。
林仁肇面对兄弟们一双双热切的眼睛,不厌其烦的不断重复着肯定的回答。渐渐的一双虎目中竟也流出一丝泪痕。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开心时。
是夜,林仁肇拒绝了何敬洙邀请他参加南唐大营准备的庆祝晚宴,带着准备出发停当的福州兵们,烧毁了营寨一路南下,直奔福州。
在南唐大营的门口,放着两个被捆绑的如同粽子一般的人,他们是林仁肇送给何敬洙的临别礼物。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