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知道这位老丈人在担心什么,这在封建旧社会的官僚统治下确实是一件很难施行的事。不过现在是乱世,封建统治观念远没有大一统时那么的稳固。
相反的,诸侯国们为了自己能够得到更大的地盘,用更多的钱财去招募更多的士兵,往往也会选择走点不寻常的路。
而李煜认为,提前于宋朝时中国的资本萌芽。让更多经济体来进行资本运营,从而为国家带来更多的财富。使国家国库充盈,百姓富裕,要比军阀们穷困时不走寻常路的走吃人的路子要好的多吧。
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要立好规矩,制定好法律,对这些资本加以引导限制,让他们可控就好。
在初期或者会有大垄断者牟利,如果一定要有,李煜想就让自己来做这个万恶的垄断资本家好了。大不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这些赚的钱都花出去,让它们不要烂在钱庄就行了。
李煜对周宗道:世伯请放心,这件事我已经跟皇祖父商讨过了,皇祖父已基本同意,以海州为试点做这件事。
不过世伯,有些事项我得先给您说清楚。虽然个人投资建了港口,港口的所有权和运营权就归个人所有。不过所有人必须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运营港口,如,进出港口的货物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收要按时按量的缴纳,不可有偷逃税的现象。不准装卸违禁物品,还有战时管理等等这一系列规定。
再看周宗现在,他就感觉自己像是被从天而降的一个大大的馅饼给砸到了,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对于李煜说的那些规定,在他看来根本就不是问题。当自己有了这么大一个可以赚大钱,也可以传给子孙的产业,鬼才去冒险赚那些小钱呢。
周宗连忙道:一切都听贤婿的,贤婿说怎么搞就怎么搞。
李煜一笑道:不是我说怎么搞就怎么搞,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允许才能去做的。
一把年纪的周宗在一个半大小子面前连连点头,直叫着受教了。
李煜又道:关于世伯说的我大唐与吴越之间的战事,小侄本来是不想谈的。世伯竟然问到了,那我就说说我曾经给皇祖父提出的一个建议。
周宗也是静听着李煜的这个建议
李煜道:世伯你也是知道的,打仗就需要花钱,而我们大唐的国库现在也不是太丰裕。皇祖父仁慈也不想加税于民。丛嘉见皇祖父这一段时间为了这东征所需钱粮的事很是伤神,不忍之下就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既能够凑足东征的钱粮,又不需要向百姓加赋。
周宗奇怪道:贤婿有什么办法,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贤婿虽然现在也是小有资财,不过也怕经不起这连绵战争的消耗吧。
李煜知道周宗所指,以为是李煜自己要出钱支持国战。心道:小爷现在是有这么多的钱,但是我要用钱的地方也多啊。不能都消耗在吴越身上吧。没有听说过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话啊?况且小爷现在有更好的解决方法来的,还怕弄不到这东征的钱。
李煜笑道:世伯这是高看我了,小侄提出的方法并不是要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财力去支持东
(本章未完,请翻页)征。小侄的方法是向大唐国全国百姓借钱,可能世伯要说这不又是要加赋么。
错了,这对百姓们来说不算是加赋,而算是投资。
周宗更好奇了,这战争怎么个投资法?
李煜接着道:我向皇祖父提出,凡是战前提供钱粮的南唐百姓,在战后都可以分得国家的战争的红利。具体施行就是只要我南唐军,攻下了吴越一地,经过调查后,此地所有属于吴越官府所拥有的财产都可以折价计入战争红利。待到战争结束时,那些提供东征钱粮的人,就可以按比例的获得这些红利的分成。而国家对这些红利,除了战士的赏赐和伤亡抚恤等一些该支付的战争成本开支外,其他一文不取。
世伯你觉得如何,此计可行否?到时候吴越官府所掌控的大量田产,各种铺面,包括那些拒不投降我大唐的吴越官员的产业也都一律充公,发卖。如果世伯在这之前也为东征军提供过钱粮,就可以根据自己所提供的钱粮的数目换算,优先享有这些发卖产业的收购权。侄儿可是听说吴越在苏州一带有不少优良的小港口哦。
李煜的这些话早就引的周宗眼睛发亮,李煜看着老丈人心中不由的暗笑。自己的这个以战养战的方法,当时与自己的皇祖父提出来的时候,自己皇祖父的反应并没有比老丈人眼下好多少的。
这二人在听到后,估计在他们的心里或许都会冒出这样的一句话“战争原来还可以这样玩的”,李煜心道:这不就是变异的打土豪分田地么,只是这土豪现在变成了吴越国了。
周宗声音有点颤抖的道:这、这陛下是如何决定的?会像你说的这么做么?
李煜装作很奇怪道:不然世伯认为我为什么要说出这件事呢,相信用不了几天,朝廷就会颁布下这方面的政令的,我想有心人现在应该多准备一些钱银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