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坚在攻下苏州城的同时,对传令兵道:快,马上向金陵城,向皇帝陛下报捷。
烈祖皇帝现在是真正的龙颜大悦了,因为他终于等来了东征军胜利的消息。
看着东征军送来的捷报,虽然只有短短的百十个字,但是它现在却是烈祖皇帝的开心符。
捷报烈祖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如看不够般的。
李煜在旁边不由道:皇祖父,您这也太偏心了吧。东征军才只不过攻下一个苏州而已,您就这么高兴。清海军攻下了两州,也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烈祖听着孙子跟自己没大没小的说话,也不生气,道:你这孩子,是想说祖父厚此薄彼么?你也不想想,那清海军你师傅耗费了多少的心力在里面,又为这次战争在福州布置了多长的时间,打个胜仗,对你师傅来说就不是个事儿。
李煜心道:还有这么一说的,胜仗打得多就不能打败了,这个祖父,说起歪理也是可以的。
就听烈祖又道:这东征军可不比清海军啊,成立的时间短,也是短暂的拼凑而成。你提议的三人各领一军也是让人担心,朕常常担心给了这三个人独立的领兵权,他们能不能够配合好,别到时候,敌人打不了,先来个内讧就麻烦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李煜撇嘴道:那现在皇祖父就不担心了?别到时候,这三人为了抢功而各自为战,来个反胜为败。那就不妙了。
见孙子又露出了小孩子的本性,说出这番极不吉利的话来,一直很开心的脸上露出无可奈何状道:又胡说。不过如你所说,还是要派遣使者让三人这时更要同心协力才是。
李煜道:如果祖父要派人过去,不如就让丛嘉过去如何啊?
没想到烈祖却反对道:不行,你要陪我在金陵城中掌控全局,没你师傅在一旁出谋划策,祖父心中也是多有不安呢。
烈祖又想了一下道:你父王现在不正在东都扬州,那里离苏州也不是太远,就让你父王代表我去嘉奖东征军的将士们吧。
李煜道:这样也好,太子总比郡王上档次,对于安定与勉励全军效果更好啊。
烈祖又指点着李煜道:你这孩子啊,说话越来越口不遮掩了,当心你父王从东都回来训斥你。
李煜呵呵笑道:没办法,谁让丛嘉与皇祖父是隔代亲呢?、
烈祖李昪又无奈的摇摇头,终于把手中军报放回桌上道:这回,那小儿钱弘佐定是要找我们拼命了,不然他吴越三分之一的州府都丢了,他怎么有脸去面对他钱家的先人啊。
李煜道:皇祖父说的没错,不过我想现在他可能已经没有精力来跟我们拼命了。
烈祖听到孙子这么说,知道里面肯定还有故事的,便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问道:怎么说。
李煜笑道:皇祖父难道忘了,之前你写过一封信。收信者乃是吴越的明州刺史阚潘。
烈祖经李煜这么一说,记起了李煜用自己的名义,确实写过这么一封信。信的大致内容烈祖还是知道的,便道:那阚潘真的会如我们所愿的做么,这一段时间,派往吴越的探子可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动作啊。
李煜道:这阚潘能够从牙内上统军使的位置上,被钱弘佐给挤兑到明州去,就说明他是个不敢破釜沉舟的没胆鬼,只要刀没架在脖子上,在那钱弘佐气势正盛时哪敢反对钱弘佐。
不过现在不同了,南线和北线钱弘佐都是大败。他手上的实力大受损失不说,在吴越国内的威信更是要降到最低点了。自古以来就有扶危救难者少,落井下石者多啊。阚潘现在不出手,还等到什么时候出手呢。
况且还有皇祖父给他撑腰,六州之地等着他去做主,他能不行动起来么。
烈祖李昪点头道:说的有理,如此吴越国内就乱了。那我们现在该干什么,是否可以再效仿那闽地之事而对吴越呢。
李煜心道:皇祖父他是灭国灭出瘾来了。
便道:皇祖父说的这一步最后我们肯定会做的,可是不是现在。之前就跟皇祖父说过了,吴越和闽国两地国情不同。如果我们对吴越逼迫太甚,不免会让吴越国内各方的势力团结起来,共同与我为敌。
那样的话,吴越我们不但很难吃下,孙儿怕会有不测,反而丧失了我们现在所占有的成果。
所以孙儿建议我大唐暂缓对吴越的大规模军事行动,而是枕戈待旦的静观吴越国内的风云变幻,尽量削弱它的整体实力,以期能够做到最后的一击必杀。
烈祖皇帝听了孙子的这番话,略一思考,然后点头道:好,我们就来个静观其变。
(本章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