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林、陈二人的主公,本书的主角李煜,正身在去海州的海船上。
看着广阔的大海,李煜这时竟然有一种要扬帆出海的冲动。或许到海外去另谋生路,不失为自己逃避原本轨迹上最后悲惨结局的另一个好选择呢。
这个念头在他的脑中一闪而逝,摇了摇头,李煜暗道,既然自己现在已经参与进了天下局势的纷争中,不复原来的避世心态,那就好好的去大干一场吧,如此也算是不负此生和来世了。
日后若万一真的力不能回天,再选择入海远遁吧,反正现在自己拥有和对未来规划的海军实力足以让自己纵横海上了。
看着眼前逐渐显现的海岸线,李煜不由的大呼道:我来了,海州。
船上的士兵们听到主公如此的呐喊,加上几日一直在海上飘荡,心中也是压抑,便都随着叫道:来了,来了,来了。
齐声的震吼将一群本在海面的觅食的海鸟惊起,扑扇着翅膀,飞向了远方。
船队临近岸边,海州这里还没有建造可以供承载李煜等人的大型海船停靠的港口,所以海船只能抛锚在离岸边较近的深水处,放下小船将大船上的将士们分批的转运往岸上。
在甲板上看着忙碌的手下们,李煜转头对站在自己身后的僧景全道:看来这建造海港的事,还真是刻不容缓啊。僧大人现在已为我海州刺史府的长史,这件事日后就需要你多多劳神了。
只见僧景全恭敬道:能够在主公身边辅佐主公,是僧某长久的夙愿,定当不辜负主公,将这个长史做好。筹备港口的事,自然也是我分内之事,不敢推辞。
李煜对其点头笑道:你也不用担心,这次我们预计会在海州待上几年的。用海州来做大唐的一块试验田,进行一些政经方面的改造革新。所以我也会给你物色几个好帮手,辅助你去做各项事务的。
僧景全也道:如此正好,主公能看上的人,一定不会有错。如此我们就能更快的把各项事务铺开了。不过主公,我们在海州这里施行的各方面策略,是否仍旧是按照南方清海军治下的那一套来施行呢?
李煜道:大体上还是以民为本、鼓励生产,发展工商为主线,最后以达到最后富民强军的目的。
不过某些细节上还是要与在南方时有所区别的,毕竟这是在大唐境内,海州也是要归朝廷管的。所以我们做事,在明面上就不能让人看得事事都太过于激进。
牵扯到各方利益的时候要选择变通的方法去做,比如在南方时,我们就可以强制规定粮食价格,若有囤积居奇的地方豪强,规劝不成,便可以用武力让其屈服。在这里若是遇到此种情况,就不好如此了,我们要多以商业手段去引导他们,还有变通的做法,比如自己做最大的粮商,以控制世面上的粮食价格。
僧景全在一旁听了,点了点头,表示大概理解了自己主公话里表达的意思了。
当李煜在石敢等数名亲卫的护卫下,坐着小船登上了海岸,便有一名亲卫拿着一张信纸过来,双手呈送给李煜。
李煜接过来一看,原来是林仁肇那边发来的消息,说的也正是在蔚州发生的事,看完后李煜便面相北方,脑中又呈现出林仁肇那张坚毅的脸容。
他心道在本
(本章未完,请翻页)来的历史轨迹中,林仁肇虽然有心去挽救南唐面对后周的进攻显出颓势的狂澜于既倒,还想要亲自带兵去淮北为南唐收复失地。并向李煜立下了若不成功,对外就说林仁肇叛变了,杀他全家的计策。
但是自己这个南唐国主却是被后周打的丧了胆,没有给林仁肇这个机会。直到最后还中了赵匡胤那可笑的离间之计,反赐给林仁肇一副毒药了断了他的性命,做了自毁长城的蠢事来。
这该是历史上李煜的一个大大失策了,若是留得林仁肇为其征战说不定最后南唐还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李煜自己也可以多苟活几年呢。
淡淡一笑,李煜自语道:你要去,便给你去。
他相信在那更北、更广阔的空间,在自己这个已变的不一样的主公支持下,林仁肇定然能够展翅高飞吧。
正在李煜感叹着林仁肇将会有一个不同的造化时,又有外围的军士领着一个身着绿色文官袍,一脸正直模样的官员走了过来。
李煜看着这品阶估计也就六品的文官,盘算着在海州有这个级别的官员,心中猜测这应该就是那个人了。不由回头对刚上岸的僧景全道:僧大人,应该是我给你的帮手来了。
转眼领路的军士上来报道:启禀王爷,海州司马张雄前来拜见。
李煜道:请张大人过来。
只见张雄来到李煜身前,虽然还是有点震惊朝廷派原来在袁州做宜春县令的自己来辅佐的这位郡王爷的年幼,但面上还是规矩的向李煜躬身行礼道:卑职张雄,见过郡王殿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