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奇遇之精彩人生> 第九章 感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章 感悟(1 / 1)

到了陈家沟武术馆,今天有太极拳的表演,全国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大多都会来观摩或表演,其中不泛名家,发明家今天就有四大金刚中的二位陈正雷和王西安。并且他二人还会登台表演,这可不是多的的机会。正因为如此,爷爷才带杨翔前来。

上午9:30.主持人走上了台中,先是一番开场白,然后充满激情地道:“下面有请陈家沟陈氏十九世人,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系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现任河南省体委武术馆副馆长陈正雷大师上台为大家表演陈氏太极。陈大师出生于武术世家,8岁开始习艺,师承伯父陈照丕研练家传陈氏太极拳,后再承堂叔陈照奎深造。平日练功刻苦勤奋,功夫深厚纯正,理论研究颇具造诣,人称“太极金刚”。70年代以来,多次获省武术运动会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冠军。蝉联两届全国太极拳大赛冠军,获得两届全国武术比赛特邀表演奖和观摩交流“金狮奖”。传拳授20余年,弟子众多,遍及祖国各地,其中在全国和国际比赛中获金牌者达35人次。有请陈大师上台,大家欢迎。”

在热烈的拳声中,陈正雷身着白色的练功服,豁发童顡,道貌仙风。迈着矫健的步伐,从容不迫,双手撮拳向始下的观众致意,一代大师的风范彰显无疑。

只见他双手下垂,手背向外,手指微舒,两足分开平行,接着两臂慢慢提起至胸前,左臂半环,掌与面对成阴掌,右掌翻过成阳掌,跟着一招一式的演了下去,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勾步、手挥琵琶,进步搬拦锤、如封似闭、十字手、抱虎归山……左圈右圈,一个圆圈跟着一个圆圈,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正圈、斜圈,一个个太极圆圈发出。但见他双手圆转,每一招都含着太极式的阴阳变化,精微奥妙,约莫一顿饭时分,陈正雷使到上步高探马,上步揽雀尾,单鞭而合太极,神定气闲的站在当地。

“好!”

“精采!太精采了!”

台下轰然叫好。一代宗师果然不同凡响。

“翔翔,你有什么感受?”爷爷杨竣问一旁若有所思的杨翔”

“用意不用力,太极圆转,无使断绝。”杨翔缓缓道。

杨竣点头,对于自已孙子的领悟力甚是满意。能领悟到这些就不枉来这里一回。“嗯,好好地体会一下,对明天的较技会有帮助的。”

之后各个年龄层次来自各地的太极高手一一量相,虽说不及陈正雷的精采表演,但杨翔仍然获益良多。

回到酒店,杨翔结合一天的体会在房间中练了起来,把先前的感悟融入自已的拳中,作为太极拳初架的运气法。肘底捶之后就是倒卷肱:只见他重心先移之左腿,右脚向后退一步,变成左弓马步。同时右掌由下向后,再从右侧划弧而上,再回至鼻颊,渐往下于胸前。在整个动作的过程中,意感内气则由海底会阴穴,沿着身体后背中线(脊椎骨)上行至百会穴。再从百会正中沿(印堂)下至上唇。当后半圈划完,右手由上而下,在重心右移时,意感内气由上唇入下唇之承浆穴(又云搭鹊桥),再沿中线而下行入小腹丹田,再至会阴。之后的白鹤亮翅,当右手由前再向后旋转至上,同时经气即由后会阴穴起,逆上夹脊至巅顶正好是半个小周天运行,再下落回丹田会阴为一周。其它诸如还有金刚,尤其右手由上引动半个小周天,再由右手捣入左手掌心,正好顺任脉下复归丹田。还有闪通背,当右手引动欲向下时,海底经气早已运起至百会穴,当右手向落下胯间前(如海底针)经气已经逆行一周,回归丹田。真可谓是深得太极圆转如意,意到劲到.杨翔明显得感觉到自已的拳术又上了一大台阶.

醒来的时侯,以是六点钟了。一轮红日将将升起,空气格外清新,杨翔直奔昨天到的清峰岭,在一棵高大的松树下,杨翔打起太极来,这也是很多年养成的习惯,想改都难了。要是几天不练,倒还浑身不自在。

杨翔练的是杨氏八十八式太极拳,现在已很少见,因难度大要求高,招数多,所以练的人很少。因为一般人都是练简化的二十四,三十六式。杨氏太极拳讲究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上由松入柔,刚柔相济,形成独特的风格。杨翔不知是否由于昨日的缘故,一上来就进入了状态。一遍下来觉得不过瘾,就又来了一遍。练完最后一招收式的时候,就听见旁边有人鼓掌叫好。

“想不到小小年纪就深得太极三味,你是杨家的什人?”说话的是一五十来岁的长者,原来这位老者是杨露禅的嫡系传人杨光明.他也是来这次的太表演大赛的评委之一.只是没有四大金刚出名,再者他也是个低调之人,是以倒没有引起太多的观注.作为杨家的后代到了陈家沟没有不来清峰岭的.没想到看到杨翔在大树下练太极,而且还是杨式太极,并且还是平时难得一见的八十四式,这杨式八十四式并不是随便就能练到的,因为他是杨家核心人才可能练的.而作为杨家核心成员的他却不知道有他这一号人物.这么小的年纪就把杨氏太极练到这般炉火纯青,他能不感到惊讶.

“我叫杨翔,湘西乾城人氏.”长者问当然要回答.

“乾城杨氏?你爷爷叫什么名字?祖籍是哪?”杨光明对于乾城杨氏倒并不清楚,天下姓杨的那么多,那能都知道.之年以问他爷爷的名字,在他的印象中能交出这样出色的孩子那他的长辈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与自已同一时代的杨家太极稍有名气的自已基本上都知道.

“我爷爷叫杨爱国,祖籍河北永年县,听爷爷说是杨露禅的后代.我大爷爷****,在北京.”

“啊,原来是杨竣三哥家的孙子,只从上次祭祖一别之后很多年没有见面了。据所知你爷爷的太极可没有你打的这般好。”十年前杨建国和杨爱国兄弟二人带的儿孙到河北永年杨家祠堂祭祖,那时杨翔才五岁,对于那时的场景如今只有漠糊的印象。

“我从小就跟爷爷练太极,我的太极是爷爷手把手教的,如今爷爷的太极打的可好了,因为爷爷见我的太极已到了颈瓶,所以才带我来陈家沟长长见识,昨天看了各位前辈的表演很有所得,这不就到这里来体验一下,不相就遇到了本家前辈,真我的机缘。还请爷爷指教。”杨翔看的出眼前这位一定是位太极大家,即然碰到了那有不请教之理。

看着眼前这个阳光帅气有十分有礼貌的的小伙子,杨光明也是挺喜欢的。

“即是杨家子弟,碰上了也是机缘,我就给你说说我的心得体会吧。太极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张平面图,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球面,或者不如说是太极球更为形象。阳抱阴,阴抱阳,或者说是两个阴阳鱼合成的太极图。我们炼的是腹中太极,其实就是行功结丹的过程。从混沌无极开始,也就是从无到有。在练行功丹法的无极桩(入门功),起初你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划一个空空的圆圈,一圈接一圈,一圈连一圈,像似一杯清水,或是一只空杯子。其感觉仿佛似虚不实,慢慢地有了些感觉,如像杜元化《太极正宗》中说的:“恍恍惚惚,阳中有阴,恍恍惚惚之间又觉不仅阳中有阴,还像阴中有阳”。随着时间的增长,慢慢感觉到丹田有一种鼓腾之气,这是神气既媾,氤氲化生的过程。不再是空空洞洞,似有一种缠绵稠密之精气,上达心脑,下则鼓荡,继之丹田发热,甚则发出振荡声鸣,这些就是太极行功内炼。”杨光明一边演示一边说道。

啊,这不就是自已练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吗?听他这么一说,杨翔心里更是明白了,当下连忙称谢。

“爱国哥,想不到我们在这里相见了,这十年不见,到一点也不显老,看来你深得太极养生之功。”杨光明乐呵呵地道。

“这太极拳我练了一辈子,只得其形,那能与光明相比。倒是杨翔很有天赋,竟由拳悟道,练出了内气,光明你可是咱杨家的嫡系传人,得指点指点他,再怎么着也是杨家人不是。”杨爱国道。

“杨翔在确是练武的天才,如此年纪就有这般境界,将来成就不可限量。刚才我在清峰岭看了他的练拳,很的我杨氏太极之精髓,我也指点了他,他的悟性很高,想我杨氏一脉又要出一位太极宗师了。你应该带他多历练历练,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与砌搓中才会有进步。”

“光明说的极是,这不就是带他来了吗,我们还准备去少林观摩一番。”

能够得到杨氏太极正宗嫡系传人的指点那可是福缘不浅。要知道中国向来就有道不轻传的传统。对于这次杨翔能得到杨光明的亲睐,杨爱国感叹孙子真是福缘深厚.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