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节选自《红楼梦》第1回
原文逐句解读:
【书接上回】一、第二天,雨村不及面辞急进京:
导语:第二天,士隐还想写荐书给雨村带至京城让朋友帮助他,怎奈雨村一大早不及面辞就进京了。
1、士隐送雨村去后,回房一觉,直至红日三竿方醒。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说明士隐送雨村一大笔财物后,心中丝毫不存芥蒂,小日子过得好舒服,不愧谪仙一流人物。】
2、因思昨夜之事,意欲再写两封荐书与雨村带至神都,使雨村投谒个仕宦之家为寄足之地。因使人过去请时。
【俗话说:万两黄金易得,知心一个难求;扶上马送一程,帮人帮到底。士隐不仅急人所难,且筹谋周全之至,如此能识人者确属罕见,令人感佩。】
--那家人去了回来说:“和尚说,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也曾留下话与和尚转达老爷,说:‘读书人不在黄道黑道,总以事理为要,不及面辞了。’”
【原来雨村比甄士隐猴急一百倍。
“黄道”:即黄道吉日。古人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个星都是吉祥的神。这六个星辰值日时,做各种事情都顺利,称为“黄道吉日”。“总以事理为要”:无利不起早。其实雨村并非因“事理”,不过是为“功名”二字而已。
贾雨村得到甄士隐资助后,连个招呼也不与甄打,就匆忙进京求官去了,还借口“总以事理为要”,对帮助自己的人也太不在意了,让人想起“过河拆桥”、“得势忘本”。也有人认为这是写雨村是个做大事不拘小节之人,是大恩不言谢。到底贾雨村是何等心态,看到他对林如海趋炎附势之态(相关内容见《攀龙附凤2》),你就明白了。】
--士隐听了,也只得罢了。
【热络心肠别人却并不领情,但甄士隐不以为意,因为在他看来,施比受更有福,施比受更有瘾。】
结语:
贾雨村与甄士隐的这段故事,初看时觉得淡淡的,后越看越琢磨越有意思了,渐渐揣摩到文章妙趣横生之所在,遂写了这个故事的解读。
结识甄士隐是贾雨村一生命运的一个转折。一是:得到甄的诚意相助,赴京赶考得以成行;二是:他在甄士隐处认识了娇杏。赴京赶考当官后他随即娶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风尘知己娇杏。
这段精彩华章,有些晦涩难懂,进行了抽丝剥茧的详解,这样独一无二、细腻精准的解读,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