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宁天记> 第006章 第四类型计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6章 第四类型计谋(2 / 2)

“赵贤弟想要比试一场,愚兄自然愿意奉陪,只是赵贤弟仰慕佳人,想要让我以苏卿做这个彩头,这倒由不得我,还要看苏卿的意思才行。”杨方彧娓娓道来,却不见一丝恼意,看得众人莫名其妙,只一齐把目光投向了苏小婉。

苏小婉也是一副不见喜怒的神色,泰然迎上众人的目光,微微低了一下首,轻启朱唇,看着杨方彧说,“既然彧郎愿意奉陪这位赵公子,小婉也不好坏了大家兴致,只不知这位赵公子又是拿什么充这个彩头呢?”

这首先就是个题目了,是苏小婉要看在赵宁心里,她有多少斤两,看赵宁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赵宁闻言,一抬手,早有侍女捧出一个精美的檀香木盒,送到苏小婉的手上。

苏小婉打开看时,却见里面只有两张纸:左边明黄色绘有貔貅文的,乃是一张二千两黄金十三州通兑的金票;右边则是一张松石绿的花笺,上面以蝇头小楷写着几行小字。

苏小婉展开那花笺,把上面的小字在心中默念了两回,第一次认真看了赵宁两眼,说道:“既如此,小婉与这盒中之物,便做了今晚的彩头。小婉既有幸成为彩头之一,今儿的规矩就由小女子来定,两位公子今日文斗三场,胜两场者为赢家。这第一场的题目,小婉先拟下,第二场的题目由第一场告负者拟,第三场则由另一位公子拟题,如此可好?”

他们三个说话的声音倒是不大,本来也就这一桌人听得见。但是今晚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他们几个身上,自然很快所有人就都知道发生了什么。

“好!既然苏卿没有疑义,不知杨兄?”苏小婉话音刚落,赵宁就接口道。

“那好,就请苏卿出第一个题目吧。”杨方彧自信满满地说。

在所有人的屏息注视下,苏小婉又饶有兴味的打量了一遍二人,才道,“第一个题目就请两位公子以小婉为题目吧,今日赵公子是主,彧郎是客,那就彧郎请先吧。”

这就不但显出了苏小婉的个性,而且有点出乎众人意料了。也只有她苏小婉这样的奇女子,才会出这样主动让人赞自己的题目吧。

而另一方面,本来杨方彧名满天下,赵宁则默默无闻,杨方彧已在弱冠,赵宁则不过十二,杨方彧乃是她的情郎,而赵宁则是外人,苏小婉本该请赵宁先才对,却不想她偏偏让杨方彧先来,这就有点味道了。

杨方彧倒也不以为意,在众人的注视下,缓缓起身,只踱了两步,就娓娓道来,“自离玉母仙人家,化作人间芙蓉花。愿得芳名传久远,胜如天上醉流霞。”却是一首七言诗。

见杨方彧数步成诗,即便是那些不喜欢他的商人们听了,也不能不叹服他的才气,发自心底的承认杨方彧名列“洛京四公子”,果然不是浪得虚名。

回过神来,大家自然都把目光投向赵宁,甚至有人已经在替赵宁操心,既然这局输定了,那下一局他自己该出个什么题目,才能有希望在杨大才子手上扳回一城。

也有人在心中暗叹,苏卿这题目,摆明了是偏向自己的情郎,说不定这首赞她的诗是杨方彧早就做成了的。

就在众人都在替赵宁担心、在心里抱不平的时候,赵宁也拍完了手,替杨方彧叫完了好,开始吟出了自己的大作:“斯世有佳人,卓然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缀明珠以耀躯。”

赵宁也承认,杨方彧那份作诗的功夫,是自己远远比不上的。但是不会作诗可不见得就会输,毕竟赵宁多多少少还能记得几首千古名篇。

所以他开始放大招了,一开口先是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念到一半,又觉得不保险,就又把曹子建《洛神赋》里描写宓妃的那段千古美文接在了后面。

赵宁相信,这个大招一出,别说是他杨方彧,就算是唐伯虎在世,纳兰容若复生那也只能是甘拜下风、五体投地了。

果然,他才吟出几句,杨方彧就像被人一大锤打在了胸前一般,面色煞白,全场更是一片寂静,等到他吟完,苏小婉更是一双美目不由自主地盯着他,口中下意识地连道:“异人、异人!”

“想不到赵贤弟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才情,这一局是我输了。”杨方彧倒丝毫没有打文字官司的意思,而是十分磊落的认输。

“没想到我这个和苏卿日日相处的人,竟然会在这个题目上输给了贤弟,也罢也罢,我出的题目也还是这个,‘借咏莲赞苏卿’,若是在这个题目上再输一次,我也没面目再面对她了。愚兄刚才失了一局,这次就再占个先吧。”

说着,杨方彧也不等赵宁答话,一连咏出了八首律诗,四首五言,四首七言,全都堪称是咏莲的佳作,借描写、赞颂莲花,把苏小婉赞得天上绝无,地下仅有,同时又充分表达了对她的仰慕、爱恋。

赵宁虽然是个穿越者,但是他毕竟不是带着全套楚辞、汉赋、唐诗、宋词来的,能记得起来的千古名篇也是有限,这会儿让他也弄出八首咏莲的律诗,当然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他也只好把这第二轮的比试放弃,直接认输。

第二局赵宁输得心服口服,看来这第三局也只好放自己的另外一个大招了,他心里想着。所有人也都在期待着他的题目,不知道他是想比试写诗、填词、还是作赋。

“杨兄大才名不虚传,八首咏莲诗小弟望尘莫及。小弟的题目没有八个,只是三个而已,只要杨兄能把这三题尽数解出,小弟便甘拜下风。”

赵宁知道,面对这样一个对手,是不能继续在诗词上面纠缠的,因此他果断地改变了考试科目。

“请。”杨方彧一抬手,道。

“第一,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赵宁一开口就是经典的鸡兔同笼问题,他相信,虽然这只是一道小学题目,但是放在算学还很落后的古人这,应该还是很有难度的。

他说得自信满满,旁边的人可都听傻了。文斗不都是写诗填词吗?怎么还考上算学了?这也太离经叛道了吧?而且这题目也太怪了吧,即便在场那些拿了一辈子算盘的商人们,一时间也都完全弄不明白。

在众人的一片愕然中,赵宁又说出了第二道题:“第二,一老汉家有十五头牛,临终之时留下遗嘱,大儿子先分走一半,二儿子分得的数量是老大的一半,老三分得老二的一半,老四分得老三的一半。但是牛不可以宰杀,也不可以变卖折现。”

这、这怎么可能有答案呢?

趁着大家的眼珠子没掉出来,赵宁又说出了第三题:“第三,前日小弟订做了一只金樽,形制华美,但有人说匠人在里面掺进了白银,小弟舍不得熔了它去检验,又想知道这金樽里是否真的掺进了白银,如果匠人真那么做了,又是掺进了多少白银,还要请教杨兄赐教。”

这第三题连算学都不是了,这叫什么题目啊?虽然说题目由你出,但你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别人还只是惊愕,但是杨方彧此刻却喉结不住吞咽着,第一次流露出让人不易察觉的紧张。一张俊美的脸庞也渐渐变了颜色。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