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志满意骄,凶暴残忍,酷法严刑。无休无止地征调赋税和夫役,修长城、建宫殿等,各方百姓深陷疲于奔命的劳役之中。
此前为了兴建阿房宫和骊山墓,始皇帝下诏从全国各地共征发了近百万民工,耗费了无数的钱财和物资,百姓苦不勘言。
而始皇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大小事物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的文书超过上百。常常入夜而不得休息,身体极度地疲劳。
早前秦始皇派人前去蓬莱仙岛寻找仙药,以求不死之身,然而凡是派去之人皆是杳无音讯,无影无踪。而后有人请了个算命师给秦始皇算命。
那算命的对他说:“陛下今年犯了点儿灾星,不太吉利,只有搬家或者到外边去巡游,才能消灾免祸。”秦始皇听了半仙的话,就决定到东方去巡游。秦始皇一生大规模的巡游一共有五次,而这也也是他最后一次出巡。
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外出巡游。左丞相李斯随从,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始皇的儿子胡亥与赵高随行。途中祭祀舜帝,大禹。每到一处皆立功碑,歌颂秦国的功德。
返回时经过吴县,由江乘渡过长江,沿海边北上到达琅邪,而后到达平原津,车行沙漠中,旅途劳顿,身体疲惫加上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始皇途中生病,病情日益加重。
随着病势一天天加重,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当务之急是赶快确定立储之事。他将二十几个儿子一一进行掂量,觉得胡亥虽然最得他的疼爱,但知子莫若父,此子昏庸无能,不成器;
长子扶苏虽屡屡与自己政见不合,但为人“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再加上大将蒙恬的辅佐,无疑会是一位贤能的君王。况且,依照嫡长子继承制也应该传位于他。当下始皇不再犹豫,召来随行最重要的三个人。
这三人便是:
李斯是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助皇帝总揽朝政,位置当然是最重要的。
胡亥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深受秦始皇的宠爱,巡游前胡亥向他的父皇申请,希望带他一起出去开开眼界,秦始皇竟然答应了,而其他的皇子都没有这个福气;
赵高是一名宦官,经常替秦始皇书写公文、盖上玉玺。虽然赵高的职位较低,履行的一些职能都是程序性的,但是深受秦始皇信任秦始皇见他为人勤奋,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掌皇帝车舆,还让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断狱。所以在当时没有人能够想到,赵高竟然能对秦始皇遗嘱的内容造成威胁,成为断送大秦江山的祸首。
始皇让兼管着皇帝符玺和发布命令的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给长子扶苏。时扶苏正监军在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始皇命他将军事托付给蒙恬,赶回咸阳主持丧事。这实际上已确认了他继承者的身份。
诏书封好后,始皇吩咐赵高火速派使者发出,岂料老奸巨猾的赵高假意允诺着,暗中却扣压了遗诏。原来,这赵高在秦国高层任事多年,早已谙熟了宫廷权力之争的残酷。他明白,一旦扶苏当上了皇帝,自己必定会受到冷落和排挤,加上赵高此前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赵高才恢复官爵,赵高对蒙毅恨之入骨,发誓要灭掉蒙氏一族。若是让扶苏继承皇位,自个下场只有一个--死!所以,这道遗诏对自己是极为不利的。
唯有扶立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胡亥,才有可能保证自己日后的地位。于是,一个恶毒的计划在赵高的脑海中逐步形成了。
遗嘱写后,郑重其事地用玉玺盖上印章,然后密始皇封起来。但还没来得及交给使者发出去,秦始皇就驾崩了。秦始皇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刚刚死去,这份最重要的遗嘱就面临着被篡改的危险,先秦的列祖列宗传下的百年基业,始皇穷极半生辛苦打下的万里江山,居然会毁在一个他最宠幸的宦官,一个看似人畜无害的太监手里。
早在秦始皇生前,赵高就经常代写公文,因此他完全有能力模仿秦始皇的笔迹,能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而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
赵高了解到李斯本出身布衣,正是因为不堪卑贱穷困才效命于秦始皇,而今虽然位居三公,享尽荣华富贵,但依然时时为自己的未来担忧,唯恐有一天眼前的一切会化为泡影。
果然,经过赵高的说服“丞相是个聪明人,其中的利害关系恐怕比高看得更清楚。大公子一旦即位,丞相之职必定落入蒙恬之手,到时候,你还能得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度量度量。”
李斯此刻已心乱如麻,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向赵高妥协,赵高知计已成,欣喜若狂,马上与李斯合谋,决定假造秦始皇发布诏,立胡亥为太子。
又另外炮制一份诏书送往上郡,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扶苏与蒙恬自裁:“你和蒙恬将军统率数十万大军屯边,十几年来不能前进一步,耗尽人力却无尺寸之功,反而屡次上书诽谤我的所作所为,因为不能解职回京做你的太子而埋怨于朕,今赐你宝剑一把,自行自裁吧。将军蒙恬辅佐扶苏居外,知其谋而不能匡正,为人臣不忠,特赐你一死。属下军队,交由副将王离统领。”
扶苏接到诏书后,有如晴天霹雳,肝胆俱裂。他失声大哭着,转身回到帐中就要拔剑自杀。
蒙恬与始皇素日相交甚厚,对这份意外的诏书产生了怀疑,劝阻道:“陛下而今出巡在外,又没有立定太子,诸公子必定都虎视眈眈,暗含窥伺之心。他委任你我监军守边,足见信任之深。今天忽然派使者送来赐死命令,怎知不是有诈?不如提出恳请,弄清楚再死不迟。”
那使者早就受了赵高胡亥等人的指使,只在一旁不断地催促。扶苏一向仁孝,哪里还去想是真是假,悲伤地说:“君要臣死,父要子亡,还有什么好请求的呢?”言罢挥剑自杀。
蒙恬不肯不明不白地就死,使者便将他囚禁在阳周(今陕西子长县北)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又安排李斯的亲信为护军,这才回去复命。
胡亥听说扶苏已死,心中大石落地,就有释放蒙恬的念头。此时正好遇上蒙毅替始皇祭祀名山大川归来,赵高本对他积怨已久,同时也担心日后蒙氏重新掌握大权,不如索性一网打尽。
于是对胡亥进谗言:“先帝本来早就想选贤立太子,就是因为蒙毅屡次阻止才没有实行。这种不忠惑主的人,不如杀之,永绝后患。”胡亥信以为真,就派人把蒙毅拘留在代地,(今河北蔚县东北)。
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
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一阵阵恶臭从车中传出。为掩人耳目,赵高便命人买来大批鲍鱼将臭味盖住,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到了咸阳,这才发丧,公告天下,不久举行了空前隆重的葬礼。
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派人前往阳周去杀蒙
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
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在赵高的怂恿下,胡亥残忍地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十月末,太子胡亥称帝,是为秦二世。赵高官被封郎中令,成为了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从此以后,这对暴君奸臣便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发指的惨剧。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也由此分崩离析。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