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昨天手机作家后台出了问题,本章应该昨天就发布,结果发了出去,却没有更新,两章章节破空而去,消失不见,无奈,本座又得重新码字,本座辣么辛苦,你们不推荐?不收藏?不打赏?好意思?
两天后,时值公元前209年九月末。
清晨,天还没大亮,项梁便来到了吴县郊外,一处前有高山后有流水的好地方。一阵鸟鸣好不动人,一阵花香好不醉人,一块墓地,好不扫兴。
只见墓碑上刻着会稽郡守殷通之墓,左下角刻着罪友项梁立,原来,那日诛杀殷通后,项梁便令人找了这块风水宝地厚葬殷通,以弥补心中的罪孽。
项梁提着果子卤肉以及一瓶上等的好酒,坐在殷通墓前,想起昔日的救命之恩,待己如弟,有何难事殷通都极力相助。人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我项梁竟手刃于你,实非人为。
想到这,项梁老泪众横,扒开酒塞,痛饮起来,然心中之愧疚烦闷却久之不去,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想来便是这个模样吧!
“哈哈哈,天下人只知我不顾昔日恩情,是个忘恩负义的卑鄙小人,可谁又能理解我,为了项家的基业,为了项氏族人的崛起,为了这天下苍生能够早日脱离苦难,宁愿背负这不忠不仁不义的骂名。谁能理解?”项梁借着酒劲将憋在心底里的那番苦闷诉说了出来,如释重负般地缓了口气,身心顿觉的轻松了许多。
“殷通兄,梁对不起你,为了项家基业,我也只能如此,你的恩情,梁唯有来世再报。”说罢,项梁重重地嗑了三个响头,
“今日,我便要率军起义,这一去不知何时能回,或许……,如果我能活着回来,定当再来此谢罪。”
话罢,项梁转身跃上马背。手中之长鞭狠拍着马背,一声马鸣暴起,四足飞奔起来,向着城内奔去。
项梁走后,狂风作乱,一群乌鸦飞过墓地上空,一股寒冷地阴风四起,周旋于殷通墓地久久不去,兴许是那殷通冤魂死不瞑目而不散,此种场面让人不寒而栗。至此,邪门之处流于百姓,无人再敢跨进半步,而项梁也没有活着回来。
风萧萧兮易水寒,项梁一去兮不复还!!!
北门城外。
项梁,项羽率领精兵八千,大张旗鼓,先渡江北上与陈胜会师,再西进直取咸阳。诸葛亮庞统钟离昧等人送至西门城楼下。
项梁项羽等将与诸葛亮庞统等人拜别。
项梁叮嘱诸葛亮“会稽郡就全权交由你们二人,望你们好自管理,待我凯旋而归之时,希望能见到不一样的江东。”
“还请主公放心,亮与士元定当全心全力发展会稽郡,待主公胜利之时,这会稽定可能。”这小小的会稽郡都治理不好,这伏龙凤雏的名号也没必要留在世上了。
项梁点点头,走到刘宗面前。
“刘宗,吴县虽是一城之地,但也是会稽郡首府,若将来得以复国,这吴县将是一国之都,你得责任不比孔明士元小,还要多多上心。”项梁言辞恳切面露愧疚之意,几年前项梁派刘宗到殷通身边以作内应,如今事成本该重用于刘宗好歹当个郡丞,监御史或是其他郡级的官职,奈何诸葛亮庞统的才华实在过于耀眼,只好委屈刘宗任职于吴县,好在吴县是首府,权力之大仅于郡守之下,其他郡官使之不得。
刘宗道“主公放心,下官定然尽心尽责,不负主公重托。”
“还有。”项梁想起一事“我差点忘却,那殷通义子殷商与张扬,已逃至闽越,你要多多提防着,不要让他们有可趁之机。
“诺,下官会时刻注意此二人的动向,一旦有机会,下官定然送他们上路。”
见刘宗明白他的意思,项梁满意地点点头。
随即,项梁又来到龙且钟离昧二人面前。“龙且,钟离昧,孔明士元的安危,就由你们负责,若是待我回来之时,二位军师有何不妥,我定问罪于你二人。”
项梁此举,一是保护二人,二来也是监督二人,毕竟这两位不是自己亲兵,但是这两人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如果不用实在可惜。不过只要他们忠于项氏族人,便能够大展身手。
所以项梁将龙且钟离昧两人安排在诸葛亮庞统身边,也是为了预防两人自立为王背叛项梁。只要二人一旦有背叛的异象,这下场可想而知。
伏龙凤雏何等聪明,岂会不知这其中的意思,但凡聪明人做事,自不会当面点破,何况,伏龙凤雏也需要借助项梁的力量,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心中那伟大的抱负。
自古君君臣臣之间,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从而达到自己的想要的结果,有些人成功了,可名垂千古。有些人失败了,要么被人们遗忘,要么遗臭万年。
听到项梁的吩咐。龙且钟离昧表示只要自己活着,就不会让伏龙凤雏出任何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