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的败亡,让项梁等起义军大为震惊,尤其是项梁,震惊,担忧,害怕,恐惧,油然而生。
众多起义军中先以陈胜吴广为主,后来项梁借项燕楚的声望成为另一只与秦朝对抗的主要起义军。
陈胜败亡,消息迅速传遍全国各地,一时之间,原先陈胜部下的起义军惊慌失措,四处逃散!
这这一消息使得项梁感到手足无措,顿时失去了方向,他深知,接下来的北方战场将由他独自一人面对秦主力军章邯军的镇压,此时身旁又无谋士可用,让他倍感压力,直后悔没带上伏龙凤雏。
就在项梁不知所措之际,居巢有一位奇人前来投靠。
薛县城里,项军军帐之中,项梁正与曹咎,项伯等人以及几天前追上项梁的刘邦张良等人商议着下一步的计划。此刻刘邦得知陈胜败亡的消息,心中对张良的敬佩不觉又多了几分,没想到张良的眼光这么准,可见张良确有远见之处,让刘邦暗暗佩服,此后刘邦更加信赖张良,凡有不确定之事皆问于张良。
此刻众人各执己见,有的认为陈胜败亡,可收管其部下,整编部队继续与秦军抗衡到底。
有的认为可自立为王,退守江东,称霸一方。
有的认为应该绕过秦军主力,西进直取秦都咸阳,咸阳一破,秦军便会自乱阵脚……
刘邦看了看张良,却见张良神色不动地站在一旁,一直没开口。张良料到陈胜必败,却没想到陈胜败亡的如此之快,一时间也想不出好的主意。
一系列的意见听的项梁心烦意乱,拿捏不定。
正当诸将为此烦忧之时,帐外进来一小兵。
“报,禀主公,军帐之外有一人求见,此人名叫范增,居巢人士,说是能为主公出谋划策。”
“哦?”项梁大喜,问向众人“范增?诸将可识得得此人?”
众将皆是摇头,表示不曾听闻。
这时恒楚站了出来言道“主公,末将逃亡之时曾去过居巢避难一段时间,听过此人。
此人六十有七,乃是棋道高手,所下之棋从无输过。”
“嗯?”只见项梁脸上一沉,听到不过是个下棋的,项梁顿时失去了兴趣。
“末将还未说完,范增确是下棋奇才,不过此棋却非彼棋。”说道此处,恒楚停了下来,卖起了关子,等待着项梁的提问。
“哦?此棋非彼棋是何解?”项梁听到恒楚话里有话,顿时心生一丝希望,连忙问道。
“早在范增年轻之时就为楚王献上多条防秦之略,奈何楚王不听范增之荐,范增无奈离开,预言楚国灭亡不过三十于载。
果然,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楚国被秦王嬴政所灭。
秦大军到了居巢,范增又献上多条抗秦之计,秦军一时久攻不下,无奈楚国灭国已成定数,楚王被诛,楚王之子下落不明,而范增则隐居起来不问世事。”
说到这,恒楚看顿了顿看向众人继续说道“我逃亡之时与此人有过一面之缘,末将与他下棋言论。他说下棋好此行军打仗,每一子棋每一步如何下,下在哪,都要事先布局,从大局着想。
别人下棋只下片面,而他范增下棋必观全局。范增之棋乃谋略之奇,亦称奇谋。
末将认为,此人智谋颇高,乃当世奇才,如今前来投奔主公,实是主公之幸,天下之福。
依末将之见,主公应当重用此人”恒楚越说越是激动,军中若有了范增,今后可无忧矣!
“哦?范增曾效力于楚国,为何本公从没听过此人的名号?”项梁有些疑惑,算算时间,范增应该和项燕是同辈人,项梁即使没见过,到身为楚臣的他,也应该听过范增的名号才对。
“据说那时范增不过是某位大臣的门客,所献之策均无采纳,一直无人问津。”张良站了出来“十年前,我遇到一位老人,这个人与范增相识,这位老人说范增是他生平遇到过最智慧的人物,而这位老人便是黄石公。”
“黄石公”!!!
众人惊呼。
“竟是黄石公。”项梁惊道!
黄石公得道成仙之事世人皆知!
不理众人如何惊讶,张良自故说着“正如恒将军所说,范增好出奇计,正是梁公所需之人。”
张良乃韩国贵族,说话的分量自然比恒楚重,一听张良的话,项梁甚为欣喜,若果真如恒楚张良所说,这范增有如此大才,能为我出谋划策,审时度势,何愁暴秦不灭,天下不统。
当下项梁不再犹豫,与众人出账迎接。
军帐之外!
一位苍颜白发、行动迟缓的糟老头,拄着拐杖正在军外踱步等候着,此人便是范增。
范增,能谋善断,颇有计谋,秦皇残,暴,不仁,二世有过之而无不及,范增安居乡里,不问天下事。
自陈胜起事,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听说项家叔侄英名神武,年过七十的范增,不甘把一腔热血和满肚才智带进棺材里,便毛遂自荐,希望投至项氏门下建立功业。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