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国杀> 第十三章 南国悲歌 一 建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三章 南国悲歌 一 建国(2 / 2)

价格总计:1700万帝国元

外加军火税10%,最后的应付款额是1870万帝国元。

那天下午,伯爵安排公司人员陪同二公子去靶场试射这些武器的样品。贼一样的回到公司经理办公室,这位二公子立马签了合同。

当时黄金大宗交易市场结算价格是31.5纳尼亚帝国元一盎司,这些军火价值是59.4万盎司黄金,也就是18.72吨黄金。伯爵有些担心远距离运送这样一笔黄金的费用和安全问题。二公子却雷人的从包里取出一小叠硬质花纸。

“多余的是你帮我省钱的好处费,不用找零了。”

这位的付账方式居然是使用瑞银国际银行大额黄金存折。整整六十张10000盎司的瑞银国际银行黄金存折,俗称瑞银大金票。“不用找零”这意味着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可以拿到6000盎司黄金,他年轻时也赚过大钱,但这样大的一笔钱还是人生头一次。

后代的交谈中,伯爵得知那片草原有沙金矿,一直在秘密的开采,这些部落几百年来已经积攒了数百吨的黄金,为防因财生祸,这些黄金中的绝大多数被运出,存到了几家靠谱的国际银行。(那些据传能把3000万美元变成3000美元银行可千万别信啊,存钱就找瑞银国际银行,阿道夫希特勒,赫尔曼格林,萨达姆,卡扎菲,都在他们家开过账户。瑞银国际,钱存在那里不会少的银行。有钱存瑞银,智者的选择。)

这位二公子接下来的话更雷人:“康斯坦丁伯爵陛下,我看得出您是位值得托付的朋友。我打算聘任您担任我的军事顾问,并委托您为我的新国家组建一个军事专家团。”接着又掏出10张1000盎司的金票,“这是军事专家团需要的启动经费,花完了再问我要。”

当天,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与波克汉莫拉比另签了两份合同。

第二份合同,伯爵以个人身份当天,签订的国家高级军事顾问聘任合同。

第三份合同,伯爵以贵族名义签订的雇佣军官团队委托招募代理合同。

…………

那天对这位伯爵来说真是棒极了,40多岁的他似乎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转折点。在这之前,伯爵的命运档次一直在层层下落。少年,真正的大贵族,将军的儿子;青年,年轻有为的贵族创业者,优秀公司的老板;初入中年,落魄商人,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垃圾借款人;40出头,打工者,空顶着贵族的头衔,比平民都要落魄。

就在这一天,这自由落体式的命运轨迹终于反弹了。在那个从没去过的还未建立的遥远国家,他是高级顾问,是国王身边的人,也许会成为将军。

B95年12月26日,圣诞节第二天,这几天也许是伯爵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他开始到处去看房子,看大房子。几天后,他用刚刚收到的聘任定金和军火销售提成为自己家买了一套大房子。老商人死后,一直被迫租房住的母亲住了进去。这是一套市郊大别墅,有很大的庭院,有豪华的内装,房子仅地上就有三层,有16个房间……跟伯爵小时候的家很像。

伯爵母亲说,她感觉就像回到年轻时,那时候,她跟少将军衔的丈夫一起住在那样的大房子里。他那两个下嫁给普通人家的妹妹也常带着孩子回来住……

转眼间新年来了,伯爵家似乎再次回到了老伯爵还活着时的样子,有了女佣,有了管家,有了厨师。一家人的言行举止又开始按照几十年前的样子了。

转眼间到了一月下旬,军火货品全部备齐,专家团人员也招募完毕,这位伯爵出发了。

B世纪96年3月12日,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科尔洛部落二公子波克汉莫拉比,两人带领着200多名联合帝国退役军官和士兵押送着大批军火辗转多国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塔斯曼帝国南部边境草原。

迎接他们的是这里的各族酋长。草原人很热情,也很直白,对于经历辗转数千里路途,遥远国度朋友们表示欢迎和感激,感谢他们送来的军火;但对二公子自作主张请他们来当这个顾问,他们有些不能接受。

有的酋长直接了当的说,他们是来拿枪的,人不需要,草原人自古就会打仗。

有的酋长委婉一些,表示不能让这些客人空着手离开,草原上有金矿,金子很多,就送给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每人一包沙金以表谢意吧。

这事情谁都很理解,自己的部族军队怎么能让外族人指手画脚。

眼看着军官团要被请走了,这里最大的部落,科尔洛部落二公子波克汉莫拉比运用伯爵教授的军事常识改变了这些父辈们的看法,以武器教习维护人员的名义留下来,作为雇佣军技术军官编到自己部族的队伍里。别的部族武装只是领走了武器,留下话,“等坏了再来找你们这修。”

接下去,部族武装开始领走各自的武器。通过与波克汉莫拉比以及其他部落成员的交流,伯爵又被雷到了,这里的部族武装居然有百万人之众,这里的每个成年男人都是军人。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枪,只不过那些枪过时太久了。也是这个原因,这些草原人很中意他们带来的这些新式枪械。这里的人超级喜欢卡宾枪,他们觉着一手拿着步枪,一手驾驭战马,这样才是男子汉,其次是毛瑟半自动手枪,草原人早就有这种枪了,对它很熟悉,了解这枪的性能,也就喜欢上这枪了,毛瑟手枪虽然难看,但却实用。

值得一提的是,9mm卡宾枪也是在毛瑟自动手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加长了枪管,按上枪托,再对整体结构做美化处理,一款新枪就这么出炉了,与毛瑟手枪使用同样9mm手枪弹的卡宾枪,人家阎锡山就是这么玩的。这样搞的卡宾枪成本比手枪高了20%,可售价却涨了50%以上。

借用这个机会给大家展示一下正常商业交易背景下的军火贸易利润(某国非得白送军火,那可不是正常的贸易,这种傻瓜等帽子的无偿援助不在军火交易范围内)

毛瑟半自动手枪,内供出厂价6.65帝国元,市场零售价很没谱,黑市有卖到三盎司以上黄金的,只能看正规途径批发价。该枪外供出厂价15元。军火贸易公司与厂家达成的外供包销协议大致是新增利润30%-45%归厂家,其余归签约贸易公司。正常小批量报价30帝国元,普通批量报价25帝国元,五万支以上的大单可以考虑降到20-23帝国元,二十万支以上超大批量最最低价18帝国元。

十万级以上的这个批量还从来没有过,这手枪单价太贵,没人会买那么多。那个时代其他手枪小批量10块钱就能买到。这货价格是其他手枪的三倍,谁会买那么多。为什么这么贵?它的威力远大于一般手枪,甚至接近某些步枪,但却跟手枪一样方便,近距离火力还超级强。

再看这枪改改的卡宾枪,内供出厂价7.65帝国元,外供出厂价18帝国元,分成比例同上。正常小批量报价50帝国元,普通批量报价45帝国元,五万支以上的大单可以考虑降到38-42帝国元,二十万支以上超大批量最最低30帝国元。

顺便再看一下当时流行的春田步枪(斯普林菲尔德步枪,纯正的英国货,非日货,请海关放行),内部供应出厂价13.5帝国元。为毛贵捏?主要是枪管贵,步枪枪管长,加工精度也高;打步枪弹,膛压要比打手枪弹的卡宾枪高多了,材质必须好。可是售价就不跟战这个成本比例走了。春田步枪,外供出厂价17.5帝国元,卖步枪的太多了,只能价格便宜点。正常小批量报价35帝国元,普通批量报价33帝国元,五万支以上的大单可以考虑降到30帝国元,二十万支以上超大批量最最低26帝国元。大路货,利润太低了。

再说这子弹,7.62mm的步枪弹绝对要比9mm的手枪弹贵一半以上。步枪子弹精度高,材质好,耗材多。步枪子弹的小批量售价是每百发6帝国元,手枪子弹每百发只需5帝国元。超大批量外供批发价,步枪子弹最低能降到4.2帝国元,这基本就是厂价了。9mm手枪弹出厂1.96帝国元,外供最低价格是2.2帝国元。步枪子弹换成手枪子弹,每万发新增利润100帝国元。步枪全部换成卡宾枪,单是子弹一项,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就赚大发了。

以上多组数据综合可以看出,波克汉莫拉比不找零的6000盎司黄金给的不冤,人家让你省了,你得给人家好处,这就是规矩,最基本的商业道德。买的不如卖的精,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绝壁是个优秀的商人,他懂得去创造最大化利润,还会诱导交易伙伴的选择,达成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这位草原人就显得有点悲剧了,人家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一开始就是为了钱和其他的实际利益。

再就是东西只要带上自动两个字,立马就涨价。对比一下步枪与卡宾枪的数字,可知商品外观好坏和名称响亮度,对于商品的销售价格是由决定性意义的。所以,外销的武器必须好看,名字也必须具有杀伤力。武器卖相好,看着像那个样,武器的名称听着有力度够威武,销售价格才会高,人家客户买了高价货也是心甘情愿。

举几个畅销货现实例子:

F-16战隼,飞机好看,名字也响亮,都卖了几十年,现在居然还有人买,阿三前几天才买了200架,“从1976年开始批量生产到现在共有近4600架F-16诞生,”实际产量不下6000架。

T-72坦克,(正式名称为T-72「乌拉」(Ural)坦克),这货大家都认识,全世界人民都喜爱,乌拉,乌拉,那是胜利的呼喊。以后看见T-72,记着人家大名叫“乌拉”,“乌拉”他兄弟T-80,叫“风暴”,著名的T-64叫“雷电”。他们哪个都比59强,强多了,速速呼叫A-10雷霆,清理这些妨碍市容的“五队负重轮”。

克虏伯大炮,哈哈,他们家还有克虏伯电梯,瞧这名字,克虏伯,一听就是能打大胜仗的产品。李鸿章大人超喜欢。“有了克虏伯大炮,……”,“只要有克虏伯大炮,……”,“凭着克虏伯大炮,……”——摘自李鸿章语录。

反面典型,严重滞销产品:

歼-10,样子不好看,名字更难听,销量实在是糟透了,成天喊要卖出去,某国有意向,到这没见哪国真的买。

麋鹿冲锋手枪(国产货),样子难看也就算了,本身他爹毛瑟就不好看,可这名字!!咱是去打人呢,还是被人家当鹿打呢?

说多了不好,咱就不说了。

除了卖漂亮壳子,卖威武名号,还有个赚钱的好门路,换个型号加点配置,例如SU-35就比SU-30贵了不止是50个百分点,其实,嘿嘿,你看看外形就知道,成本是增加了,可没那么多。

回到正题。

3月下旬,这些有了枪有了炮部族武装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大胆行动了。此时,与百万之众的部族武装相比,塔斯曼帝国在这的驻军只有区区一个边防骑兵师,营以上军官多系帝国本族人,下级军官和士兵基本都是外族人。这个师的部队都是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驻扎在集镇马市等地方的,几乎不去边境巡逻。这里近一千两百公里的边防线实际上是由各个部落的牧民们值守。

3月31日,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起义风暴席卷了帝国南部边境这片两千里宽度的沃野大草原。

起义是在酒桌上进行的。部族起义军领袖或者说部落酋长约来他们附近的驻军长官,上肉,上酒,喝……

接下来,缴枪不杀,或者一刀解决。

长官死后,那些来自异族的基层军官和士兵们几乎都投降了。那时那地,如果战斗,为塔斯曼帝国而战,这必然失败死亡的战斗,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了,只会失去生命被弃尸荒野。投降,最起码能保住命,还有赏钱,至少10个大银币的赏钱,技术兵种和军官带部队投降赏的更多,10个帝国大银币,100个第纳尔,据说能买一大块地,还能当做生意的本钱,战后会有很幸福的生活。可他们几乎都没有活到那一天。

他们绝大多数都加入了起义,也有的拿钱去了别处,没有人回家。那时候回家是绝对不可以的,只要回去就是逃兵,就得枪毙,还会牵连家里的亲人。

就一天,这里的民族解放战争就结束了,当日的战斗起义军大获全胜,塔斯曼帝国在这一地区的驻军被扫荡一空。这一地区的塔斯曼帝国势力已经没了,似乎该有新的势力来取代塔斯曼帝国了。不过,还轮不到卖军火的某大国,这些酋长们都早有打算。

民间俗语:“不作死,不会死”,“树大招风”。这些可都是实在话。

几天后,4月5日,作为各路起义军领袖的酋长们又聚在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建国大业会议。

会上酋长们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不相让。

会议开始时,酋长们争议的重点是到底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开明者认为仿效那些文明国家的制度,建立个现代国家,建立完善的国家制度和行政体制。凭着这里的金矿和马匹,跟其他国家展开贸易,财政收入完全能够供养一个现代政府。那些守旧的继续坚持自己的酋长制,要建国,必须要建国,但只能建一个酋长联邦国。这个国由若干酋长分别统治的部落组成。即使有了国家,酋长依然是酋长,部落的一切酋长说了算。这一问题两派几经协商,最终拼凑出了一套古怪的国家制度——酋长代表会议制,由酋长们开会协商对外国家大事,这叫议会,再设个外交部,设个国防部,XXXX部随便搞,反正也没实权,算是外面披了层现代国家的皮。各个部族的内部事务依然照旧,还是酋长说了算。

酋长们都挂了部长委员之类的名号之后,国家体制问题总算搞定了。接着又产生了另一个严重争议点——到底是不是建立统一的国家武装。在这一问题上,依然延续是和否两个派别的争吵,现代和传统两种模式的斗争。最后的结果是NO,不玩现代化了,各部族的部队归所属部族酋长指挥。随后,最后一个问题,老百姓眼里的大问题,大人物眼里根本就不是个问题——建国时间和具体国号。多方商议的结果是4月15日正式建国;国号定为,金川草原酋长国。会开完了,酋长们各走各的,筹备自己的事情去了。

还剩不到200人的军官顾问团那时候还留在科尔洛部落的部族军队里,作为教官和武器维护人员实在是与之前说的大相径庭,想走的人很多。在当地人眼里,这些外国人还不如帝国边防军的那些降兵有用。“他们武器赚了我们钱,又来干活赚钱。”当地人对他们的新鲜劲过去了,也就平淡的对待他们了。四月份起,军官顾问团里很多人失望的离开了。这时候,故事的主角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配角科尔洛部落二公子波克汉莫拉比依然在努力着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的理想是有多多的钱、越多越好,再就是这里可以体验进入上层社会的感觉,如果不是这样,他也早就离开这个蛮荒之地了。他已经不在幻想进入该国政府高层圈子了,这里以酋长为代表的传统势力太厉害了,最多只能让他做个高级参谋。但他却这样开导要走的下属们,“你们在这里远离文明,但你们离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如此近,你们有可能会成为他们的一员,在我们自己国家,这种机会根本没有。好了,先冷静下来,再好好想一下,回去当门卫还是在这里当政府大员。”缺钱的下属大都选择留下,毕竟这里的钱太好赚了,薪水用黄金支付,实在太诱人了。

波克汉莫拉比是这些部落中革新力量的代表,也是酋长圈子里唯一希望建立完善体制现代国家一人。他一心想要把这里、他的家乡建设成一个独立文明富强的现代国家。这里有金矿,几百年来河边一直可以淘出沙金,可以用黄金去维持政府;这里牧草丰茂,可以养马养牛,放牧就能让每个人都过得很富足。他觉着这里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是传统的力量过于强大,让这里的人们普遍接受现代文明还需要时间。“那就先从我们能做的开始吧”在一次与伯爵的畅谈中,波克汉莫拉比这样说。

这位酋长的二公子打算着手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本部族军队,他最多也就能办到这步。他计划4月15日前办好此事,然后让这支部队再建国庆典阅兵式上露脸,这样至少可以向其他部落推广现代化军队模式。这件事非常需要康斯坦丁伯爵伯爵的帮助。可即使有伯爵的全力帮助,这件事也根本做不到,因为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也不知道现代化军队是什么样子的。军事顾问团留下的100来个人几乎都是些挂着军官招牌的士官和士兵,要不就是些老退伍下级军官借着年岁冒充中级军官。康斯坦丁伯爵就是后一种样式的货色,甚至连那样的都不算。他自吹曾经是圣罗曼帝国陆军师长,可这位“师长”接受的军事教育仅仅是在二十多年前上过少年军校。(当下国内的很多外国教师就是这种情况,没真本事,就长了张洋脸。)

在那些黄澄澄金子的诱惑下,伯爵和他的军官顾问团着手为科尔洛部落编练现代化军队。

其他部族领走枪械后,科尔洛部落自家武装还留有以下武器:9mm自动卡宾枪36000支,9mm毛瑟半自动手枪23000支,7.62mm马克辛机枪200挺,50mm迫击炮240门,军用电台43部,各种渠道搞来的80毫米榴弹炮12门。

伯爵只能用这些家伙变出现代化编制的部队来。他办到了,似乎很容易,因为这个部落没人见过现代化部队是什么样子,想象着来就行。建国大典开始前,部落军队被编成了一个常备军主力师,两个预备役师和两个警戒团的现代化部队。

主力师的编制是这样的:师下辖三个骑兵团,一个榴弹炮兵营(12门80mm榴弹炮,260人),一个师直属加强骑兵营(6个骑兵连,一个12挺的重机枪连,一个12门炮的迫击炮连,全营共1580人),一个侦察连(140人,每人一支卡宾枪,一支半自动手枪),一个师部营(370人,4挺重机枪,6门迫击炮,警卫人员一律两支毛瑟半自动),一个辎重补给团(950人,2挺重机枪)。(电台配置到团,师部有6部备用机动电台,每团有一部机动备用电台)

骑兵团下辖四个骑兵营,一个重机枪营(32挺,分属4个连,共360人),一个迫击炮营(36门,分属4个连,共240人),一个辎重营(320人),团部80人。支援辅助部队或指挥机构每人配一支半自动手枪或卡宾枪。

每个骑兵营辖4个骑兵连,每连战兵140人装备9mm自动卡宾枪,军官及士官30人装备20支卡宾枪外加20支手枪,火力排2挺重机枪,2门迫击炮,30人,都有自卫用手枪;一个50人的营部,20支卡宾枪,50支手枪;一个100人的侦察队,配200支半自动手枪;全营1000人。

全骑兵团5000人,重机枪40挺,迫击炮44门。

加强骑兵营,1580人,重机枪24挺,迫击炮24门。

全师官兵,18300人。重武:重机枪150挺,迫击炮162门,榴弹炮12门。

德拉钦科康斯坦丁伯爵小时候去过他将军爸爸驻扎的兵营,他清楚的记得爸爸身边的士兵都是带了两支枪,这大概也就是那时精锐部队的样子。按照这个想法,这个师每人都有至少一件轻武器。这个师耗费了11000支卡宾枪和12000支毛瑟手枪,轻武器数人数比为1.257。

作为正规军的两个警戒团也是如此,每个团4个骑兵营(无重武器),一个重机枪连(12挺),一个迫击炮连(12门),一个团部直属加强连。每团4200人,配2600支卡宾枪,2200支。轻武器数人数比为1.14。(电台配置到营)

(一战美军步兵旅:每旅2个步兵团。两旅总人数13542人,迫击炮156门,反坦克炮48门,机枪216挺,步枪9006支,手枪标配4796支,步兵自带手枪9000支以上。一战美军的实际轻武器数人数比大致为1.69。英军的这个数值可能不到1.1,光头哥的队伍抗战时的这个数,你猜,猜对有奖。)

一以上的的轻武器数人数比外加基层部队有(重机)枪有(迫击)炮,这就是伯爵眼里的现代化精锐。可现代化部队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火力配置和武器数量的问题。这支所谓精锐充其量只是聚集成堆的民兵,好枪多一些可人不行,再说那个时代打仗是要靠火炮的。

这位门外汉还制定了科尔洛部落的战争防御计划。两个警戒团外围阻击防御,主力师看准时机猛击敌军,一举将敌军歼灭。“一举将敌军歼灭”这个想法也就是对师一下的帝国军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个主力师也确实有些扎眼,它在建国阅兵式上的光芒引起了帝国军的非常规重视,超乎想像的重视。在4月下旬,兵力捉襟见肘的帝国军出动了50万大军开赴此地平定叛乱。

“枪打出头鸟”,“你丫居然敢在塔斯曼大爷的国土上建国,大爷一定要灭了你”。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