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国杀> 第七章 闪败 三 兵甲相搏强弱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 闪败 三 兵甲相搏强弱现(2 / 2)

作为任职此地近二十年的老死老司令,金宝强自然是熟知防区地形。他计划在罗康谷地野马坡东侧25公里处,金沙岭地区设伏,那里应该是敌军的必经之地,因为敌军运输补给的大马车只能从那里通过。金宝强曾实地看过地形,认为此地非常适合打伏击战。

7月19日黄昏,金宝强主力行军至距离金沙岭40公里处宿营,准备明日进军至金沙岭构筑伏击阵地伏击中路敌军。为确保万无一失,金宝强派出一军的军属骑兵营夜行军先行前往金沙岭打探。先锋部队,第一军的两个步兵旅(四旅,五旅)已于7月17日晨先行出发,急行军前往金沙岭北的乌云岭了,具体作战任务是构筑阻击战防御阵地,阻击敌军,予敌军一定杀伤后向金沙岭退却,将敌军诱入伏击圈。

金宝强:“此计若成,我军将围歼敌中路军于金沙岭。而后可从容攻击敌主力南路军,或北上与援军合力夹击敌军北路军。击溃敌北路军后,我军与援军合兵一处,必能击败敌军南路主力,大获全胜。”

B。仰光王国征伐军总司令,中央大陆多国顶级军校高级研修生,普拉达国王。

开战伊始,普拉达国王就明白这是一场国运的赌博,一场只能胜利的赌博。

普拉达国王不是赌徒,如果没有取得胜利的十足把握,他断然不会开战,更不会将全国半数以上之多的新式军队投入这场赌局。仰光王国大军普拉达国王胜券在握,战端未开,胜负已分,“仰光王国有三胜,大金帝国有三败”。具体如下:

其一、仰光王国有全民宪政,有新政治家新思想家;大金帝国只有金族人的独政,只有旧官僚。

仰光王国是第一个引进君主立宪政体的东方大陆“立宪国”,A世纪90年代即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很大程度得归功于国际贸易商人让统治者长得见识。在君主立宪宪政新型国家体制下,政治家和官员会将富国强兵的信念放在第一位,所以上上任国王的大臣们才会支持他建立了新式陆军并购买大量新式武器,还支持上任国王巨资送普拉达王子出国学习军事。

大金帝国虽然一直与文明国家进行贸易,但人家文明人的优点却从来没学到。大金帝国实行的仍是保守的半奴隶制半封建官僚制的落后制度,其核心是金族人独裁君主酋长制。大金帝国旧式奴隶主封建官僚,以平生做大官为最高理想。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千里来做官就是为了钱。

国民偶像型政治家VS狗官贪官包龙星。上层建筑,仰光王国绝对碾压大金帝国。

其二、仰光王国有议会,有投票之选民;大金帝国有可汗内阁,有苦役之奴隶。

A世纪末,仰光王国建立了远东大陆近代独立国家中第一个国家级议会,议会由众议院和贵族院构成。所谓议会就是要“万事决于公论”,通过议会实现全民参政。众议院议员由国民选出,规定年满25岁以上、交纳直接税15个银元以上的男子都有选举权。有了议会,民众就此成为了“独立”的、站着的人,是站着的公民而不再是跪着的“黔首”、“百姓”。国是所有国民的国,不是哪家人哪族人的国。

大金帝国实行的是极度保守的皇家贵族集权制/酋长轮换任职制度,几个酋长、十几个心腹大臣围着一个可汗(皇帝),把国家所有大事都定了。可这些酋长大臣真的精通那么多事情?!你既然不懂,又怎么有资格决策??!!在大金帝国可汗也就是国主眼里,所有的绿族人和非核心金族人统统都是没有政治话语权的“家奴”,而那些羊族人恐怕连家奴都算不上,也许可以算做是些家畜吧。

一方是为自己为国家而战的士兵,一方是畏惧于威权被迫上阵的奴隶。国民国家意识上,仰光王国完全压倒大金帝国。

其三、仰光王国是有内在有技术的真文明;大金帝国是花钱买来的外表化虚假文明。

什么是真文明?那是用钱买不到的文明,比如世道人心的改变,价值观等等精神世界的改变。半个世纪前的维新变革造就了仰光王国一代新人,他们以独立和自由为核心价值观,主动去学习先进文明的知识,吸收科技成果和文明意识。战争前,仰光王国已经实现了列装轻武器及其弹药的自主生产,并拥有自主研发制造中小型战舰的技术能力(部分部件需进口)。

大金帝国有钱,钱多的海了去了。大金帝国用钱可以买到先进文明的各种产品,洋枪洋炮,洋装洋货、洋建筑甚至洋女人。但那统统只是先进文明的外在表现,文明的核心买不到。大金帝国科技研发能力弱得可怜,他们只知用民脂民膏大肆采买,而且买回来,只知东施效颦、邯郸学步,根本缺失培养新型科技人才、“造血”的制度环境。

一方是新式小强,另一方是老朽枯树。胜利女神只能在仰光王国一边。

普拉达国王站在国家层面分析,对双方优劣洞若观火,可汗奴才侍卫出身的金宝强提督绝没有这个思想高度。

具体兵力部署上,战后仰光王国方面公开参战部队资料称:参战国防军为分别来自全部四个正规军军团的十一个军,号称二十万,实际兵力至多十五万。其中,第二军团主力(含所有炮兵)和第一军团第一军为南路军;第一军团第三军(配属第一军军属重炮团),第三军团第十一军为中路军(配属一个军属轻型炮兵团);第四军团的十六、十七、十八军,三个军为北路军(含第四军团所有炮兵)。仰光国防军以主力南路军扫荡大金帝国军南部各个分散据点,杀鸡用牛刀,剿灭敌军后备力量。中路军直扑洛川地区首府,牵制吸引大金帝国野战军主力,确保其他两路行动顺利。北路军则在中路军掩护下迅速前进至北部山口地区,关门打狗,封堵敌军外地援军,阻止洛川敌军外逃。

第四节,前锋对战

7月19日深夜,一件出人意料的事情,本是前往金沙岭打探的第一军骑兵营仓促而归返回中军,营长带着一个神色慌张的军官直奔金宝强幕府大帐。这位骑兵营长和那位军官带回一个更出人意料或者是惊人的坏消息……

7月19日中午12时许,金宝强提督派出的先锋部队前进至乌云岭,正在生火做饭,准备饭后开工构筑阵地。前哨侦察兵跑来报告,“发现敌军,发现敌军,兵力约一万余人,前锋距离六里。(约合3.5公里)”

担任先锋官的第一军军长踟蹰满志,对他来说敌人来的有些早,但这眼看着就要立功了,好事啊。这位军长立即下令:停止用餐,做好战斗。

军长第一道战斗命令:“第四旅,第五旅,各出一个营下山主动攻击敌军,若是得胜,全军随之掩杀,迎头痛击敌军;敌军若强,则佯装败退,引敌军至主力潜伏位置击杀之。”

…………

据仰光王国征伐军第一军团第三军作战记录称:7月19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部队按照原计划沿官道向乌云岭方向前进,前方侦查人员赶来报告,发现乌云岭上有人做饭,明显是有大批敌军在岭上驻防。中午13时10分,约1000名敌军来袭,我军立即迎敌……

第三军军长,外籍雇佣军官,查理罗德曼称:“当时,我部正准备在当地人向导指引下舍弃重炮轻装前进,从乌云岭东侧走私商道绕过金沙岭险道,经野马坡直扑敌军首府城下。看到那里的敌军,我主意变了。乌云岭上有敌军,金沙岭一定也有,野马坡也不会少,我们必须带上大炮,还有足够的炮弹。可这些M1857拿破仑大炮实在太重了,没法拆解了让步兵抬着走。要是想带着M1857大炮就只有走金沙岭,可金沙岭这地方一定会有埋伏。看似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我跟兄弟部队主官简短协商后解决了,两军把炮兵换一下,我们军的炮兵立即向乌云岭开火,他们出击,狠揍乌云岭之敌,但不追他们。我们连夜行军,带着他们的轻型火炮团去野马坡,这样总比一门炮也不带强。我觉着在野马坡会用柯尔特连发步枪和小拿破仑炮好好的收拾他们,那一定会很爽,可这时候他们居然自己杀过来了。”

大金帝国军两个步兵营分作各出八队步队向仰光军第三军第二旅一大队(营)掩杀而来,营长坐镇火器队在后方掩护,视情况而动。(该旅步队营为四队步兵加一队火器兵。)八个步队,着甲长刀手和盾牌刀手居前,火球手弓弩手紧随其后,最后是火枪手。

第二旅第一大队正在掩护炮兵进行接敌运动,因此可以枪炮齐备,迅速列阵迎敌,该营装备的是柯尔特转轮弹仓步枪面对丛林黑猩猩一般咆哮而来的这帮“原始武士”,一营官兵迅速结成双列线列防御阵型,敌军进至大约一百米距离内,果断开火,波次射击。

第一列步兵第一轮射击,一发发12.7mm米涅子弹飞出枪膛,飞向敌军,穿过了盾牌盔甲,将这些刀牌手和长刀手击倒。密集的大口径枪弹让这些过气武士切身体验到科技的威力。弓弩手和火球手前面再也没有掩护了,此时距离在八十米左右,只得纷纷拉弓上前想要放箭,虽然明知几乎射不中。可没等他们做好准备,第二轮射击开始了。

第一列步兵装弹,由第二列步兵进行第二轮射击,没有任何火力间断。这轮设计准头和杀伤效果都比第一轮强多了,火球手弓弩手倒闭一地,偶尔几个放了箭的也只是乱射,这距离太远,射不中的。

第一列步兵瞬间装弹完毕,第三轮射击,正在摆发射姿势的火管枪手们纷纷倒毙,还有队伍最后面的队长旗手护卫……

仅仅半分钟,战斗结束了,胜者零伤亡,败者几乎全灭,这是军队代差在野战中的一次极端表现。

这火线上的惨象,乌云岭上洛川军区第一军军长用望远镜看的清楚。这位军长当即决定固守,固守,只能固守,只能依托工事阻击敌军了。那个时代是没有野战战壕工事这种概念的,只是挖土筑墙或面对敌军那面堆个坡给自己人挡子弹。对于火炮来说,这种野战工事对大炮的防御能力几乎为零。这位军长和他的部下们在这道平缓丘陵上挖了两道土坎,第一道只插旗,不放人,第二道共放两个步营,每旅放一个,主力部队放到后山。计划来个防守反击,多少也能抵抗一阵。

15时30分,拿破仑大炮终于响了。一发发的榴散弹飞出,没有落在两道土坎,却飞向了后山。大金军排兵布阵,仰光军指挥官用望远镜看的是一清二楚,哪里会上当。

真实历史: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炮艇围住了虎门炮台,关天培演出了一场冷兵器时代《三国演义》里玩剩的疑兵术——让士兵们围着炮台后的小山转圈跑,以造成增兵无数的假象。英军指挥官用望远镜看的那叫一个清楚,同一个军官带着同一队士兵围着炮台转圈圈,难道是敌军炮口下的跑操??英军起初不明白他们干吗,等明白后笑翻了。

(哈哈哈,我看过后也笑翻了。)

15时45分,饱尝了一顿拿破仑开花炮子之后,这支大金帝国劲旅终于脑袋灵光了。军长决定佯装战败后撤,引敌人上山,待敌临近山顶,再反身杀回,与敌近战,山脊出战战旗为号……军长则趴在山脊上亲自观察敌情。

土坎上的两个营也收到了撤退命令,回撤了。计谋似乎得逞了,一开始撤兵,仰光军炮就停了,步兵端着枪,紧跟着追了上来。奇怪的是这步兵有意分成若干梯次型,而不是集团密集式冲击。冲击中的仰光军分成若干独立的双列横队,每个横队大约50人,横队左右间距30米,前后间距大约50米。这叫散列式线列步兵冲锋,拿破仑时代的战术,主要是迫使敌军无法进行整齐射击。后来这一战术衍生出了普鲁士散兵线战术和解放军的三角队形散兵冲击战术。

金军第一军军长看见这架势,觉着仰光军多半没上当,要不也不会这么玩,反正距离也够近了,那就拼一把吧。军长传令举旗,全军回身,冲出反击。后山,大金帝国军被仰光军大炮轰了个灰头土脸,众军士们憋了一肚子气,举旗了,反击了,这下终于可以出气了,全体风风火火的杀了出去。大金军杀声震天,军长认为大军“士气可用”,从山上杀下势如破竹,定可克敌制胜,就身先士卒随着队伍杀了出去。军长都上了,士气大振,不过这下子队伍就没得统一指挥了。

山腰上传来不间断的火枪射击声,这个距离没有打不中,人即使穿了盔甲也会被开对窗,大金勇士成排的倒下。发觉上当了,位置靠前的仰光军步兵且战且退,手中步枪不断开火,金军很难近身,只能用弓箭给对手造成少量伤亡。后面的步兵则不断涌上来,不断射击支援友军。最终,在炮火火力支援下,仰光军在山腰偏下位置组成了一道线列步兵防线,不间断活力大量杀伤冲近了的金军;金军各种火力火器和弓箭在敌军火力下很难发挥出威力,人员大量伤亡。

金军反击开始不到一分钟,仰光军的拿破仑炮又响了,一发发炮弹落到山脊线冲锋人群里,炮打的真准。准确落在山脊线上人群中。这轮炮击给金军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原以为双方距离够近,仰光军不会开炮,可人家开炮了,打得又猛又准。对方枪炮齐发,大金勇士们虽然士气受挫,但军令如山,再说后山的傻子们也不知道情况,只是服从令旗继续往前冲,也逼着前面的人也向前冲。山脊线上到山腰位置,遍布着大金勇士们的尸体和伤员。第一军军长也在其中。他中弹了,但没有打中要害,血流光前他还不会死。

军长努力的抬起头四处张望,满地的尸体让军长知道自己真的错了,“尼玛赌输了”。军长清楚,必须全军撤退,可护兵和传令兵都已经死在身旁,自己也动弹不得,乱军之中这撤退命令根本无法传达。山顶上,冲锋令旗插在那里,后山士兵依然源源不断翻过山来送死。这位军长能做的只有眼睁睁看着部下被敌军连发步枪一个个击倒……

第二轮炮击……,第三轮炮击,终于那面旗被轰断了……可是有一个傻子大兵举起那面军令旗,高傲的挥舞……军长痛苦的闭上了双眼。“卧槽,你个呆瓜,你自己想死还要带上两个旅的人!!”军长最终在对这位部下的郁愤中咽气了。

一个不知名的小人物,一个忠诚无畏士兵的英勇之举最终使得这支部队遭遇了极大损失却没有相应战果。几轮炮击过后,举旗的牛币士兵和那面旗总算是被炸掉了,前方溃军也感召了后山没见过那惨象的部队,大金帝国军算是彻底垮了。

仰光军步兵分作两个波次追了出去,前队带着一丝恐惧翻上山脊线后,只见大金军溃兵正在向仓皇奔逃金。士兵们勇敢的追了出去,散兵模式追击射击,战火杀戮以一边倒模式持续着,直至黄昏收兵。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