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某殖民地的一次有产者聚会上,某富人家的海归公子开始发表言论,“帝国这样搞会毁掉自己根基的”,“殖民地看似不重要,可没了我们,帝国将失去自己的地位”,“一直以来是我们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供养着帝国本土人享受着丰富低廉的物资供给,可他们却用恶性通货膨胀回报我们,这不公平!”
这场演讲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不断被掌声打断。听众们都听得很爽,可演讲的结果是警察来了……几天后,小伙子进了监狱,罪名是“煽动暴乱”,可能会被处以极刑。后来这个年轻人命保住了,但却被判刑到一个条件艰苦的殖民地去做劳役,刑期二十年。瞧瞧,这年轻人说话可得有分寸。中国人都懂的,那几年甚至是那几十年,可是一句话就能要命的,具体情况我就不说了,你们懂的。那个时代的恐怖,我勒个去的,那叫一个颤抖啊!
其实这些人有很多明白这滔天的货币洪水是哪里来的,只是不说,说也不会在这里说,都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明哲保身、难得糊涂、心照不宣”一种成熟的处事方式。
几个月后,中央政府手里的旧币出完了,终于可以放大招了。
B94年12月11日起,新版帝国金元纸币开始在殖民地发行,原则上新币参照黄金市面价格比价兑换旧版帝国金元。即日起所有商业贸易立即停止使用旧币,月底前旧版纸币全部停止流通。
那时帝国新版金元还是一元钱换四克黄金。
注意:参照黄金比价市面价格兑换旧版帝国金元!那时帝国新版金元还是一元钱换四克黄金!
兑换日新增补充龟腚:考虑到为殖民地人民减少损失将兑换价格统一为1比2400。
按照参照黄金价格的新币旧币交换比价,殖民地的千万富翁如果手里全部是纸币资产,那他换完钱后可能连个万元户都不是了。如果不换,那连千元户都不是。
官方报纸:“帝国有一次拯救了殖民地人民。”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劫掠行动,不过确实保住了帝国本土货币的购买力。
“穷了吧!下次投胎,要当“北京人”哦!”
至于丢了什么……没关系,人类的记忆毕竟是短暂的。而且“不怕,有兵在。”何况,世界各国只要是推行纸币的多多少少都是这个样子。
还是有精明的商人们看明白了,“殖民地被赤果果的耍了”,“被帝国本土劫掠的只剩下内裤了”,“保不准再来一回”,“照这个样子,新版帝国纸币到最后一定也会变成纸”,“还是存点贵金属吧,经济不好了,企业不好做,实物资产也会贬值。”“将来可能会再次流通白银,白银一定会暴涨,我们玩白银杠杆投资,支付少量定金囤积白银,一定会爆赚一笔。”
当时,每个殖民地都有这样的商人。黄金基本都控制在政府手里,他们聪明的开始囤积白银。其中,很多人开始拒绝使用帝国金元纸币,转而使用贵金属、传统的实物白银作为贸易交易媒介。帝国殖民地土豪商人和世界多国贸易商人开始热衷于使用白银进行贸易结算和杠杆囤积白银。某些幸存或残存巨富商人们勇敢的贷款聚敛了大量白银,貌似要搞个白银帝国。
可这些不法商人怎么看都不是政府的对手,事实也是这个样子。萨克森温莎帝国联合多国制造了一场白银暴跌。B95年起,国际白银价格瞬间狂跌,金银比价由原来稳定多年的1:12到1:15跌至1:60,实际结算价格是1:80。这一跌就再也没回到原来的价位。智慧商人们瞬间被政府抢光光,玩杠杆的很多都直接改成玩绳索了。
国家总是能在经济层面轻松战胜民众,这种胜利对国家来说简直就像个游戏一样。真实历史中不止一次的上演过这种抢光光游戏。
这里回忆一下我们祖辈的经历,上个世纪的金圆券。
国民政府1948年8月19日以总统命令发布《财政经济紧急处分令》,规定自即日起以金圆券为本位币,发行总限额为二十亿元,限11月20日前以法币三百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东北流通券三十万元折合金圆券一元的比率,收兑已发行之法币及东北流通券;限期收兑人民所有黄金、白银、银币及外国币券;限期登记管理本国人民存放国外之外汇资产。新发行的金圆券1元兑换法币300万元,1个银元值金圆券2元。可是法币在1934年还是60法币换一枚银元的。
金圆券上市两个月后,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1元银元值金圆券10元。民国三十八年四月一日至十三日,福州市政府公布银元折合金圆券的标准:4月1日,1元银元值9000元金圆券;4月6日,1元银元值1.1万元金圆券;4月7日至10日,1元银元值1.7万元金圆券;4月11日至13日,1元银元值3.6万元金圆券。
还有头版人民币的故事,也很经典,值得一提。这是百度来的,数学不好的可以上计算器。
第一套人民币自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共12种面额62种版别,其中1元券2种、5元券4种、10元券4种、20元券7种、50元券7种、100元券10种、200元券5种、500元券6种、1000元券6种、5000元券5种、10000元券4种、50000元券2种(1949年发行的正面万寿山图景100元券和正面列车图景50元券各有两种版别)。
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后,原来流通在各解放区的地方币陆续停止发行,并按规定比价收回。在全部收回前,按一定比价照常流通。其比价是:人民币对冀南银行币、北海银行币、华中银行币和中州农民银行币比价为1:100;人民币对晋察冀边区银行币、东北银行币、热河省银行币和长城银行币比价为1:1000;人民币对西北农民银行币和陕甘宁边区商业流通券比价为1:2000。
第二套人民币,是在第一套人民币的基础上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的人民币种。为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关键字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当时已消除战争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影响,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市场物价稳定。
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
这么一圈折腾下来,沈万三和胡雪岩的纸币存款也成了贫下中农档次了。不过,人家有地,地还很多哦。所以,这两位要是在当时那几乎可以100%确定他们吃枪子了。
再回到那时的萨克森温莎帝国本土。
胜利!胜利!!货币内战打赢了,殖民地人民人人被抢,纸币资产缩水2000多倍,帝国本土彻底赖掉了以前的债务。但是,帝国本土的财政收支平衡状况丝毫没有任何改善,甚至要比坑死殖民地人民的币制改革前还要更遭。本土经济状况没有实质性好转,这个问题的根源始终存在。新旧版纸币战、贵金属战只是两场对匹夫匹民的货币战争,只是保护了政府的财富,不可能实质上扭转经济颓势。萨克森温莎帝国也只能继续在经济危机泥泞中挣扎。
“胜利的代价从来都不便宜。”
完美上演了两场对匹夫匹民的财富大屠杀后,帝国的经济形势似乎更糟了。
殖民地的中产小资赤贫了,来自殖民地的中高端日常工业品需求没了,这里成了小国廉价地摊货的新市场。
殖民地的富人穷了或死了,没人有钱开工厂但也没人能搞得起工业化低价生产农产品的大种植园,供应帝国本土的农产品不再便宜,不再廉价。这意味着帝国本土政府将支出更多预算用于补贴本土居民的农产品消费。(北京超市里的东西便宜,据说市政府给补贴了不少。薄利多销也有原因。)
殖民地对本土的产业竞争优势消失了,甚至数十年内都够不成威胁。可是,殖民地人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也没了。
这次币制改革在国际层面也取得了胜利,充分的胜利。“外国政府或商业机构存留帝国金元一律参照帝国殖民地标准兑换新金元,不服,看看大爷的战列舰。尔有种来战!”此后,国际层面彻底失去可信任度的萨克森温莎帝国金元再也不能作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了。
B96年起,该国经济开始加速下滑,政府财政收支急剧恶化。从这一年起,国际贸易汇兑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高峰时期的百分之一左右。出口继续一团糟,各种主要贸易商品全部严重积压,相关企业员工大批失业,LAY.OFF.AT.HOME。国民福利一再超支严重,还有大批失业者的社会救济不补贴要发。
B97年年初,帝国的军舰实在也造不下去了,财政收入没钱,印钱的数目也快到了极限,库存军舰太多了,船坞都满了。帝国军务部下令:“在建军舰全部停工。”
也是从这一年,曾经国际化的帝国金元纸币开始从殖民地大量回流帝国本土。殖民地民间开始大量使用私铸盎司银或沦为殖民地前流通的各种银币,历史遗留的和民间新造的都有。在房梁上玩绳艺的商人可以安息了。
此时的帝国金元日益回归流通印花纸片的本质,已经被绝大多数国家拒收,而帝国的各种国际支出早就开始使用国库库存黄金作为结算手段。
到了B98年10月份,萨克森温莎帝国国库黄金储备较去年同期下降6.2%,与历史峰值比较,已经下降了30%。可该国本土的纸质货币市面流通量与黄金储备历史峰值时期相比增长了6倍。20世纪某著名经济学家曾说:“纸币最大的特点就是,越印约多,越印越上瘾,根本刹不住车。”
(备注:萨克森温莎帝国货币制度原为金币本位制,后改为金块本位制。然而,海量纸币超发后,如果没有足够的高价值商品,一切“金本位”、“银本位”都是个屁。
本作者善意提醒:在纸币崩溃前,所有政府一定会赌一把,疯狂的赌一把。有时候不是资产价格太贵了,而是纸币的价值被高估了。民国时期,法币废纸立即换成什么都是划算的。那时候买上海的房子,买方出纸币是没人卖的,人家卖方咬死只收黄金。)
附录:
金本位制和金块本位制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Gold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金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狭义来说,金本位制即指该种货币制度。
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
金块本位制是一种以金块办理国际结算的变相金本位制,亦称金条本位制。在该制度下,由国家储存金块,作为储备;流通中各种货币与黄金的兑换关系受到限制,不再实行自由兑换,但在需要时,可按规定的限制数量以纸币向本国中央银行无限制兑换金块。可见,这种货币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附有限制条件的金本位制。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