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梁仕容传记> 第33章 效赤松子之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章 效赤松子之游(1 / 1)

新年伊始,由于受这次罕见的金融风暴袭击,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急速下降,亚洲一些经济大国的经济开始萧条,一些国家的政局也开始混乱,梁仕容所创办的梁氏集团也陷入了困境,处于半倒闭之中。

这个春节过完,上班第一个星期,梁氏集团召开高层会议。会议根据新一年的经济形势和梁氏集团面临的状况,作出了关闭梁氏集团的决定。

春暖花开时节,梁仕容萌生了效赤松子之游的念头。一来寄情于山水之间;二来寻找儿子;三来寻觅转型商机。

一贯尊梁仕容为师傅的梁健兴,执意要求跟随师傅左右。梁仕容只好带上爱将,一路同行。

梁仕容师徒俩这次外出,令梁健兴有点意外,一不驾车,二不乘飞机、火车和轮船,背着简单行李,跋山涉水,行走于深山野岭之中,傲然当年唐三藏师徒取西经一般。

春去秋来,这天恰值重阳,梁仕容师徒俩来到位于新兴里洞与开平交界地界,一座以拔地通天之势的巍巍大山横在前面,屹立于苍茫天地之间。

此山叫双石山,与我国粤中南“第一山”——天露山蜿蜒相连,环抱在逶迤叠翠的群山之中。山中处处灵气、处处生机,各种珍稀树木和奇花异草组成了一座绿色宝库,山高林密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天然的大氧吧。山中奇峰怪石遍布,圣迹胜景众多,故事、传说优美。

海拔1251米的双石山,有500米以上的山峰接马坳、双石顶、五马巡槽、老鹞巢顶、石狗顶、白颈岗、蟾蜍顶、踏脊顶、大镰尖、白马顶、歪髻顶、黄竹头顶、六湖顶、笔架山、石羊山、虎麦顶、石榴花顶等120多座,分布于广东省新兴县与开平市、恩平市、阳春。

双石顶海拔1320米,位于新兴共成与开平交界,因该山山顶有双石如人立,故名双石顶。附近有湖,有瀑布,明诗人朱冲称其“天湖冬不涸”、“云浮瀑屡涓”。

当1996年重阳节的第一缕阳光照在千里沃野的中国禅都大地上,镶嵌在美丽富饶的新兴共成山水间的双石山,正撩开神秘的面纱,向人们展现她的万千风情。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登高好时节。梁仕容的心情与今天的天气一样特别好,刚到山前便兴奋地说:“难得今日重阳,秋高气爽,我等登高望远,应始于山脚之下,再不疯狂一下,我们就老啦!”

梁仕容的一番豪言壮语,一下子燃起了梁健兴的激情。于是乎,他们如孩童一般欢呼跃雀,直奔山脚。

走过一段沙石小路,一阵潺潺的溪流声从山上一直飘然而下。梁仕容师徒俩沿着崎岖的山路曲折而上。

一路上,只见群山叠翠之中一座峰顶悬麓的挂着一轮红日,缕缕阳光从云层穿过,把万道金光洒向点缀在群山上的村庄,山间绿树红花,彩蝶翩翩,百鸟和鸣,令人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金秋的双石山多美啊!蓝天、云海,山花烂漫,层林尽染,秋色如画,满山的捻仔熟到‘呢呢甩’,别有一番风情!”走在前面的梁仕容触景生情地说。

啊,这熟得‘呢呢甩’的捻仔,这生长在深山老林吸收日月精华、阳光雨露所结出来的原生态的捻仔啊!梁仕容一点也不感到陌生。触景生情,不禁使他想起了那流逝了的童真岁月,想起了含辛茹苦养育他成长的母亲……。

记得孩提时代在故乡,每逢秋天,每当他的作业取得了满分,母亲上山割草都会摘回一大兜捻仔拿来奖励他。梁仕容看见,母亲每次看见他吃的时候脸上都会露出欢慰的笑容。

小学毕业那年秋天,梁仕容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天堂中学尖子班。开学前一天,虽然还未到九月,山上的捻仔还未熟,但母亲还是摘回了很多刚熟的捻子回来,还把一大兜捻仔让他带回学校……。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时节,也是人们在一生或一年之中立志和寄予美好愿望的大好时节。就在那年秋天,梁仕容端抄杜甫的《望岳》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励志,以自信自励的意志和坚定豪迈的气概攀登学业最高峰。正是年少的立志,才有他年长后的立人、立德、乃至于立业。

忽然,一阵清风吹来,“好凉爽啊!”梁健兴一声大叫把梁仕容从回忆中惊醒过来,一处像一扇门状的坳口展现眼前。

双石山,似乎每一处都有故事。据《新兴县民间故事》记载,这个坳口叫风门坳,流传着一个鞭挞贪官的美妙故事。

传说从前挑担过山的挑夫,只要在这个山坳一坐下休息,就有一阵阵清风吹来。尽管挑夫大汗淋漓,浑身湿透,片刻也汗消热散,凉爽异常。

一年夏天,天气非常酷热,城里那个贪得无厌的县官老爷听说那个坳口非常凉爽,就下令家丁用轿把他抬到那里去避暑,欲据为私有。家丁们抬着县官老爷,冒着酷暑,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把县官老爷抬到山坳口。县官老爷从轿里走出来,却不见有风吹来,酷热难耐,便骂天骂地骂家丁。骂着骂着,一阵狂风吹来,把这个贪得无厌的县官吹到半空,摔死在万丈悬崖之下。从此,老百姓把那个坳口叫做“风门坳”,还编了一首歌谣传唱开来:

风门坳,高万丈,老百姓,好乘凉。

贪官来,不一样,吹下悬崖摔成酱。

虽然说,神话故事里的东西都非常天真和神奇,甚至经过后人的加工而变得更加富有神秘色彩,但它的产生毕竟是有深刻的生活依据的。

在风门坳休息片刻,梁仕容师徒俩继续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攀登,翻越双石山,进入座落在天露山北麓的广东天露山生态游度假度区,但见景区中的滚滚人流、荟萃中华优秀文化建筑艺术的建筑群与天露山原生态优美的自然风光相交辉映,令人浮想联翩,思绪越千年。

新兴县是禅宗六祖惠能的故乡,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犹如天露山之巅耸入云霄。但天露山的真本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却一直被历史的尘土封闭着。我不由得钦佩投资者的胆识和眼光。

广东天露山生态游度假度区仿佛被禅宗六祖点化过了,出神入化、灵气飞扬。景区内的陈设契合禅文化氛围,景点、墙壁、走廊、亭台、楼阁、雕花以及桌椅装饰等设计无不在细节中透出浓浓的禅意。特别是那一幅幅精美别致、记述六祖惠能青少年时期在家乡龙山、天露山一带以打柴养母为生和在金台寺闻经悟道的壁画吸引着我们驻足,让人在欣赏中不忍离去,真是魅力十足,光芒四射!同时,他们还在宣传橱窗看到:广东天露山生态游度假度区在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中,融汇“中国梦”精髓,以天露山景区为龙头,以打造乡村旅游“三朵金花”(景区周边的里江村、黄窝村、洛洞村)共同发展为亮点,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领当地群众奔向富裕之路。1995年,该项目入选省旅游扶贫项目,获得省旅游扶贫扶持资金400万元。

欣赏着这精美绝伦的壁画,看着这令人振奋的消息,此时此刻,梁仕容才真正理解、体会到一代有志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身体力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企业家的博大胸怀。

天露山山高路陡,高到“白云深锁断尘烟”,不愧为粤中南最高峰。越过景区数公里的环山硬底化道路,爬过蜿蜒的环山渠,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峰,经过2个多小时的登越,天露山主峰终于遥遥在望了。举头仰望,但见主峰与次峰之间是连绵起伏的山头,山脊是大片开阔的草坡,不时有野牛成群满山奔走,在山之阳,竟是一簇簇怒放的映山红。于是,兴奋上来了,疲劳不见了,镜头忙乱了,大有“身临此峰,不枉此行”之感。

站在天露山主峰,极目四眺,只见山峦重叠耸峙,如在天际露出,湛蓝的天空中云飘雾涌,恍如仙境。友人不无自豪地说:“我终于登上了粤中南最高峰!”

有人说,旅游活动最刺激和惬意的项目,莫过于登高望远。

梁仕容记得在广州造纸厂外出支援兄弟厂上技改项目时,曾和几个同事在星期六周末来到了山东,登上了海拔1545米的泰山主峰玉皇顶,领略了一番“天下第一山”的磅礴气势。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