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之中,勤政殿
“拜见陛下”右相李纯拜道。
“爱卿请起,朕幸赖李大人所助才得以除叛逆,朕铭感五内”杨念武坐在正位说道。
“陛下,老臣听说有十万大军勤王,不知大军现今如何”李纯问道。
他的意思就是想知道这十万大军靠不靠谱,别刚弄死豺狼,又来虎豹,这十万大军可有瞬间覆灭皇宫的能力,自己好不容易辅佐皇帝亲政,如今大好局面可不能出什么差子。
“此乃隐龙都指挥使,奉父皇之令隐于乡野,待宫城有变方可出动,如今大军退去安歇,待此事了,再做安排,如今张达已除,余党仍在,右相需抓捕余党,安定朝堂”杨念武说道。
“是,老臣立马下达文书”李纯说道。
“嗯,朕想设举贤台,广招天下英才,右相以为如何?”杨念武说道。
“陛下,此举不妥”李纯思索了一阵说道。
“有何不可,古时贤君设举贤台招揽英才,朕如此做有何不可?”杨念武疑惑道。
“陛下,如今没有那么多的职位给应召而来的人,况且,国家如今有举荐贤良之政,凡有经天纬地之才,此种人才在精不在多”李纯说道。
“朕考虑疏忽了,那右相可有举荐之人?朕如今正需人才”杨念武说道。
“老臣倒有一人举荐,只是......”李纯说着沉吟起来。
“右相旦言无妨”杨念武看出李纯好像颇有捉摸不定。
“此人居于京东路,北州,向天府,在那教书,此人多有贬斥朝廷,不然,以此之才,也当位列朝堂,此人与老臣沾点亲,所以老臣知道此人”李纯说道。
“此人比右相如何”杨念武问道。
“呵呵,论阴谋诡计,此人比不得老臣这种老油条,但论堂皇治国之道,老臣比不得他,只是他的治国之道颇为怪诞,老臣也说不出是好是坏”李纯说道。
“哈哈哈,右相这比喻倒是新奇,朕欲与之一见,还烦请右相从中引见”杨念武说道。
“陛下,老臣估计他不会来,此人颇为狂傲,当初太祖传召他前来,他是装病装疯拒不应召,老臣当初都是羞臊无比,为此老臣也责问他多次,只是他说时机未到,太祖虽雄才大略,却时机未到,他不会应召出仕”李纯感叹道。
“哈哈哈,既然右相大人请不动他,那朕便亲自去请”杨念武笑道。
“陛下不可,陛下怎可纡尊降贵前去”李纯大惊道。
皇帝亲自去请,这倒是千古佳话,但那家伙又是装疯卖傻拒不应召,那皇帝面子往哪放,皇帝这可是最要脸面的,也可以说皇帝要的是权威性,若皇帝请不动,弄个灰头土脸,那家伙恐怕命将不保,虽然李纯对当初之事耿耿于怀,自己好心举荐,你拒不应召,把自己晾在一边,让自己怎么在太祖面前做人,可终归沾亲带故,况且李纯念其有才,还是不忍让他落个不好的下场。
“朕知右相所想,朕悄悄的去,如何?”杨念武一眼看透李纯的担忧说道。
“陛下万万不可,朝中怎可无君!老臣绝不同意陛下离朝”李纯大惊拜倒在地说道。
“右相勿要再劝,朕意已决,朝中事由右相决断,清除乱党,军国大事快马加急传送,清除之事由张指挥使协助”杨念武说道。
“这,这.......”李纯已经不知道说什么了。
你这皇帝也太大胆了吧,听过太子监国,听过太后亲王监国,没听说过大臣监国的,你这么搞,让我如何自处,李纯已经诚惶诚恐,不会是这小皇帝要卸磨杀驴想出此招的吧。
“右相勿要再胡思乱想,朕相信你”杨念武沉声道。
明君要有明君的胸怀,要有明君的眼光,要有明君的气魄。
“老臣谢陛下知遇之恩,百死无以为报”李纯眼角湿润说道。
“右相,张指挥使也是可以信任的,你二位精诚团结,在朕不在宫中时日,镇守京城”杨念武说道。
“遵命”
李纯张彪拜道。
“还有,厚葬赵知书,赏赐全族,把他葬在彝陵之边”杨念武说道。
“陛下心中想念赵知书,他若泉下有知,必含笑九泉,葬在彝陵不合规矩,老臣还是把他葬回祖地吧”
李纯又被感动了,赵知书作为他半个学生,在此乱中牺牲,本以为皇帝已经忘记,没想到,皇帝不光记得,还要把他葬在彝陵旁边,这是天大的荣耀,也是本族护身保命之符,以后谁要欺负赵知书一家,他们就可搬出赵知书可是葬在彝陵旁边之人,欺负他们便是欺负国之忠臣,皇帝不会答应的,只是此举不合规矩,没有大臣可以陪葬在旁,李纯心中想同意,但作为臣子还是要守护规矩的。
“此事朕意已决,不只赵知书,在他三代之人均可葬在彝陵之边,朕这也是报答他的忠心”杨念武说道。
“老臣替他谢过陛下天恩”李纯大喊道。
这是要庇护赵知书三代啊,他三代之内富贵无虞,如此天恩让李纯都不禁心动,只希望在自己快死的时候再来一次正变,到时候自己就是爬也要爬来,让陛下一感动,也把自己葬在彝陵旁边,到时候自己也三代无忧了。
“非朕天恩,是赵知书自己换来的,朕感念他的无畏,好了,此事需赶紧办,朕明日启程,小东子随行,清除乱党之事,政令出右相,抓捕由张指挥使安排”杨念武拍板道。
“遵命”
二人领命道。
p求收藏,算了打个滚求吧,打个滚,有些错字是误打,有些字是屏蔽,只能用错字代替,见谅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