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诗经通俗欣赏> 《诗经》通俗欣赏 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诗经》通俗欣赏 70(1 / 2)

《角弓》:不要疏远兄弟而亲近小人

这是一首告诫周天子不要疏远兄弟亲戚而亲近小人的诗歌,它反映的实际上是远自父系氏族社会沿袭而来的一种宗法思想,也就是以宗族为纽带而相互依存的政治经济势力的思想。

角弓不可松弛,来暗喻兄弟之间不可疏远,兄弟婚姻中的一家人,同类连及,互相之间也是不能疏远的。作为天子,疏远自己的王室父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君王与自家兄弟疏远,结果必然是上行下效,民风丕变,教化也就不会长存。和善的兄弟相互之间平安相处,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之间互相残害,不能自保。

天子如果言行不善的话,现实社会就会形成责人不责己的不正之风。不善良的兄弟之间只知道互相怨怒,不顾礼仪道德,为争爵禄地位各不相让,涉及一己小利便会忘了大德。只有自身行为合乎礼仪,才能引导百姓相亲为善。小人不知道优待老人而颠倒常情,这是乖戾荒唐的。给饭的时候,要先让老人吃饱,让老人喝酒的时候,要让他喝适量,这是在正面教导养老之道。

猿猴不用教也会上树,泥巴涂在泥上自然粘牢,来比喻小人本性无德,善于攀附,如果上行不正,小人更是如鱼得水。这里又开始正面劝诫,如果周王有美德,小人也会努力地改变恶习,相亲为善,就和“君子之德如风,小人之德如草”是一样的。雪花见到太阳而慢慢地消融,来反喻小人的骄横是无所节制和不可理喻的。周王无道,小人才会越发猖獗,此时的正直之士便会为自身堪忧,更为国家和天子而深怀忧患了。

角弓精心调整好,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

你和兄弟太疏远,百姓都会跟着干。你是这样去教导,百姓都会跟着跑。

彼此和睦亲兄弟,感情深厚少怨怒。彼此不和亲兄弟,相互残害全不顾。

有些人心不善良,相互怨恨另一方。接受爵禄不谦让,轮到自己道理忘。

老马当作马驹使,不念后果会如何。如给饭吃要吃饱,酌酒最好量适合。

不教猴子会爬树,好比泥上沾泥土。君子如果有美德,小人自然来依附。

雪花落下满天飘,一见阳光全融消。小人不肯示谦恭,反而屡屡要骄傲。

雪花落下飘悠悠,一见阳光化水流。小人无礼貌粗野,我心因此多烦忧。

《菀柳》:暴虐无常的周天子

周天子暴虐无常,一位诸侯吃到了苦头,导致他现在特别害怕周天子,甚至都不敢去朝见。

为什么茂密繁盛的柳树下,有人会劝谏人们不要去休息呢?因为周天子虽然如同大树一样可以乘凉,可是他暴虐无常,不能让人亲近,否则的话就会自招祸殃。当初周天子请这位诸侯一起商议国事,如今却莫名其妙地责罚他。和暴君在一起共事,真是有种种的险恶。再高飞的鸟儿也要以天为依附,为什么人心的险恶程度却难以预测呢?面对如此无常的周天子,诸侯从劝诫性的诉说慢慢地变成了声泪俱下的控诉,他原本为周天子尽心尽力,现在却陷入了凶险的境地。

他命途多舛,但却无可奈何: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去休息。天帝心思反覆多,不要和他太亲密。当初让我谋国政,而后受罚遭排挤。

一株柳树很茂盛,不要依傍寻阴凉。天帝心思反覆多,不要自己找祸殃。当初让我谋国政,如今放逐到远方。

鸟儿尽力往高飞,还要依附在青天。那人心狠不可测,走到何处是极限?为何要我谋国政,反又突兀遭凶险?

《都人士》:昔日的繁华

周平王东迁之后,周人的生活质量大不如东迁之前,大家都非常怀念迁都前的生活。

一位饱经乱离之苦的老人,正在用略显苍老的声音告诉后人: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都穿着狐皮袍子,非常漂亮,他们说话也是出口成章,行为合乎礼仪。那个时候的京都人士是如此的可观可赏,言外之意就是今天见到的这些人物,都不可同日而语了。重新回到昔日的周都是人心所向,而人们更为向往的是民生安定,礼仪的复归和时代的昌隆。

迁都之前,男子的头上都带着草笠和青布冠,女子的头发都密密直直的,耳朵上的宝石饰物更是不失贵族的气派。要问他们是何许人,正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尹氏和吉氏。而此时这一切都不能见到了,不能不令人忧郁愁懑。而愈是忧郁愁懑愈是让人难以忘怀昔日的人物典章,那个时候他们衣带下垂两边飘荡,卷发上翘如蝎子的尾巴上冲一样,都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合乎当时的审美眼光和礼仪制度的精心设计。

昔日都城男女的仪容之美,体现着周王朝当年的繁荣昌盛。一个人同时经历了盛衰,这种感受会是多么的深沉:

那些京都的人士,狐皮袍子亮黄黄。他们容貌不曾改,说出话来像文章。行为遵循西周礼,正是万民所希望。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