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风流和尚> 第四十四章 开斋破戒的慈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四章 开斋破戒的慈悲(1 / 1)

禅房之中,方丈立于一旁,智怀红着脸避于角落。寺中弟子里三层外三层的将禅房围得密不透风。直到徐夫人在月儿的陪同下前来,这些寺中小僧才缓缓让出一条道来。

党昭鹏没想到今晚这么一闹居然动静这么大,其实他的本意很简单,只是想找个由头给逸远开脱那喝酒吃肉的罪名而已,所以故意装的一副魔障噬心的样子。如今动静既然已经这么大了,那就接着演下去吧。

党昭鹏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喝酒吃肉,寺中人人都知,是也不是?”

鸦雀无声。

党昭鹏接着道:“你们不敢说,因为我在寺中辈分高,我行事乖张,无法无天,没人愿意得罪我,我说的没错吧?”

众僧侣交头接耳,不知道党昭鹏要说什么。徐夫人却是一脸疑惑,坐在椅子上听一旁的徐昭佩跟她解释方才发生的事情。

党昭鹏笑了笑道:“都说我是有佛心之人,我不知道我有没有,但我之所以敢开斋破戒,是因为我根本就不持戒,我心中自有善恶,有所为亦有所不为。我心中有佛,便是一生修行。对我来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

党昭鹏顿了顿又道:“但是你们不一样,该持戒持戒,该念经念经。我的这句话你们行不通。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佛家弟子修行,是为悟通大道,一者自觉,二者觉他人,三者绝众生。众位修行可曾自觉?可知该如何自觉?悟通的又是何佛法大道?自觉者,持戒修行是根本,万不可学我以佛之名故破戒律。”

说完党昭鹏指着逸远:“也许你们会说,师叔、师叔祖,您辈分高,您爱咋样我们管不了你。可逸远也是寺中小僧也多次破戒,师叔、师叔祖为何如此袒护?非是我袒护,非是我纵容。逸远常随我于身边,我对其知之甚深,虽然平时木讷少言,胆小怕事,但是他却是有大慈悲的人啊!即便那喝酒吃肉也是为我所迫!阿弥陀佛!为何说他是有大慈悲之人呢?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众僧再次无言,认真听常慧师叔讲故事。

党昭鹏正色讲道:“如同如今的大宏朝一样,那也是一个乱世,世风日下,盗匪横行。有一路反贼为祸四方,所到之处必屠城以泄愤。有一次攻打城池,久攻未破。多日下来,城中的守军已渐渐不支,城中百姓开始惶恐。可也无处可逃,四城已被贼军团团围住。贼军放出话来,说破城之日,屠城祭旗。

这时城中寺庙的一个僧人悄悄跑了出来,独闯贼军营帐,求见贼首。贼首问其何事,他就坦言说城中多有无辜百姓,希望贼首破城之时莫再造杀孽。贼首听后哈哈大笑,只说他所到之处必定会屠城,这是无论如何也没有商量的,就好像和尚修行必然要持戒一样。如果我不杀人,就会心里不痛快,这好像你们和尚破了戒就要打入畜生道及饿鬼道一样。如果让我不屠城,除非你当着我的面吃了酒肉。”

众僧侣听到此处,暗自心惊。修行之人多信奉此说,既六道轮回。六道之中有三善与三恶道。三善道为天道、人道、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道、饿鬼道、地狱。根据人一生的作业而定因果,寻来世之道。作业为善,则进三善道;作业为恶,则进三恶道。修行之人若开斋破戒,贪食荤腥将会毁了一世修行,死后定会被打入畜生道或饿鬼道。

党昭鹏接着道:“这个僧人允了,只求这贼首能发慈悲,进城后不再屠城。贼首派人上了酒肉,这僧人于是以酒代茶,以肉当菜尽食完毕。然后求贼首放弃屠城的念头,可这贼首仍在犹豫。于是这个僧人告诉贼首,我知你放不下心中恶念,就如我开斋破戒一样,生恐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那贼首就问那和尚打算怎样?和尚就说我已然破戒,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党昭鹏又顿了顿,见众人皆等待下文,遂接着说道:“这个和尚也说了我常说的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你们可知这句话后面并没有完?”

众僧侣又交头接耳起来,等待下文,只听党昭鹏道:“阿弥陀佛,这后句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和尚见贼首难以放下恶念,毫不害怕惊慌,镇定自若的走到那贼首面前,告诉贼首因为他心中恶念难平,若杀生可平心中恶念,那么我愿死在你的屠刀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说完握住贼首的手,引刀证菩提。阿弥陀佛!”

堂下众僧人这时知道这个故事讲完了,皆双手合十,纷纷默念:“阿弥陀佛!”

党昭鹏继续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句话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不是出家人为了破戒而寻的借口。佛祖慧眼,是真修行还是假念经岂是可以欺瞒的?这开斋破戒的故事皆因讲的是修行之人开斋破戒,道的确是佛法无量,修行之人的大无畏与大慈悲啊。”

众僧侣默默无言,细细回味党昭鹏讲的这个故事,这样生动的故事他们从未听说。却不知这是发生在党昭鹏生活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党昭鹏将张献忠屠城,僧人破戒的故事经过一番润色改编后道来。

方丈也是第一次听这个故事,听完后连连点头默默念叨:“阿弥陀佛,我佛慈悲!”

徐昭佩兰质蕙心,这时也插口道:“我明白常慧师父的意思了!”

徐夫人责道:“佩儿,不得放肆!”

方丈捋了捋花白的长须道:“女施主但讲无妨。”

徐昭佩笑着道:“常慧师父讲的这个故事中,那僧人虽是破戒,但却是一个意志坚定,修行高深之人,有着一颗大无畏与大慈悲之心。为救全城百姓无畏堕入畜生道与饿鬼道,为平息贼首恶念,愿引道证菩提。是为大无畏,大慈悲之心。”

方丈点了点头,徐昭佩又接着道:“方才常慧师父故作疯癫状,好似中了心魔要大开杀戒,就仿佛如那故事中的贼首一般恶念难平。”

徐昭佩顿了顿,鄙夷的看了一眼缩在一角的智怀又接着道:“面对生死,没有人不畏惧,没有人不害怕。破了戒的修行之人则更应害怕,死后意味着马上堕入地狱。所以面对生死,有人害怕求饶,有人无所畏惧,坦然面对!就像方才,方丈大师面对发狂的常慧师父无所畏惧,劝常慧师父放开智怀师父,愿以无量慈悲点化常慧师父,助他消除魔障。”

转而又看看逸远道:“再就是逸远小师父,常慧师父今日这般作为只是以身说法,告诉大家逸远小师父是一个有佛心,大慈悲之人!”

逸远傻呆呆的看着徐昭佩,喃喃自语道:“我?大慈悲?阿弥陀佛!”

徐昭佩听完这个故事也是心中感动,她也认为党昭鹏是个有佛心,有大慈悲的人。虽然平时也是放A荡不羁,下作无比,喜欢恶作剧,但是她能感觉到党昭鹏心中的大爱无边。这时看了看党昭鹏,见党昭鹏朝自己望来点了点头,俏脸一红又接着道:“方才面对方丈大师与智怀师父的生死,逸远小师父一个劲的磕头,为了让着魔的常慧师父发发慈悲,无比虔诚,额上都磕出了血。后来见常慧师父心中魔障难平,欲杀方丈或智怀师父便宁愿舍身,一为救二位师傅,二为消除常慧师傅的魔障。就像常慧师傅所说的那样全然无畏,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

这时方丈终于开口道:“有佛心之人,大无畏、大慈悲之人。开斋破戒必有缘由,世俗的眼中只见他们破戒开斋,却无人知道他们要承担多少痛苦啊,能做到这样的修行人,皆是无畏生死,愿求正道啊!逸远,你快起来吧,今后你可随常慧师弟,这戒律你若愿持则持,不愿亦可不持,阿弥陀佛!”

逸远叩首跪拜:“弟子不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