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大明王朝妙锦传> 第〇三〇回 怒主下令众寻宝锦 藩王离京父送警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〇三〇回 怒主下令众寻宝锦 藩王离京父送警言(2 / 2)

于是他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故弄着满脸褶子,抬手勾住那孩子小指,呵呵答道:“好。拉钩钩,谁要食言谁是癞虾蟆……”

只说,自那日起,锦衣卫奉命于皇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抄了个遍,也未见得这宝锦踪影。至于此物究竟落于何处?尚在何人之手?想必诸位看官早已明了,唯有那当局者身如台上一尺烛,未见足下方寸黑。

再说此时,大殿内,朱元璋与宗泐二人还在攀谈。

宗泐浅笑说:“恕贫僧失礼,尚有一言,不知圣上可能入耳?”

朱元璋笑道:“听大师这话,定是一席难以中听之言喽……无碍的,朕岂会不知那‘良药苦口’与‘忠言逆耳’之理?但说无妨。”

“那宝锦再是神作,圣上也不该将其奉入祖庭啊……”

朱元璋听闻,瞬间一怔,追问道:“泐公何解?”

“有道是‘佛居法坛、神坐道台’此谓各有其位。而今圣上却因一时兴起,将那佛宝奉入祖庙瞻仰,在贫僧看来,此举大为不妥呀……”他欲言又止。

朱元璋急问:“泐公既开尊口,只管说来一听,有何不妥?”

宗泐问:“圣上可信那因果之说?”

朱元璋一息长叹,道:“从前未信,如今老了,倒是越发信了。泐公既已开诚,望请布公。”

宗泐直言不讳:“当年圣上入我佛门而中道废戒,本就欠那时修行一个圆满。而近日,你偏误将那佛宝奉入祖庭,恐是有‘祖欠而后偿’之兆啊。”

朱元璋沉吟片刻,又问:“大师莫不是说,那佛宝怕是会引渡朕之儿孙中某一人剃度为僧,代朕还愿?”

宗泐点头,合掌念道:“阿弥陀佛。当年有求佛门处,还愿须把佛门入。若求明断来日事,惟向因果寻定数。”

这帝王耳闻得老僧诗颂,眼前竟忽地闪现出两年前那场惊梦之中,一少年救驾时手把云磬、劝退众鬼的身影来:

少年身立社稷坛下,朝众鬼劝道:“尔等退去吧!我已向佛祖祈旨,愿用我金尊大宝、九五荣华再换我王十八年春秋。”

他那神魂沉浸其中,许久未能自拔。倒是那宗泐问说:“圣上此时想的可是两年前那一场梦魇?”

朱元璋匆匆回过神来,当即紧抓宗泐双手,满眼苦不自胜,连声说:“泐公渡我,泐公渡我呀……”

宗泐轻拍其手,安抚道:“来日之事来日讨,莫把今日付烦恼。那儿一生对三宝,总比杀身好。”

朱元璋听此慧语,顿时大悟,忙起身欲行大礼拜谢,却被宗泐扶住:“使不得,使不得。贫僧自去,万望尊上以今日为期、苍生为念,方不负天命宏授、此生大任。”

朱元璋扶臂相送,赔礼:“日前宝锦一事,弟子实在汗颜。泐公放心,弟子定会寻回那佛宝,以补此过……”

宗泐再次轻拍其手,笑说:“宝锦一事莫要强求。此物曾先是在尊上梦中现身,而今又于现实中几番辗转……贫僧相信,此中自有缘法。说不准又会牵出多少交集来呐……”

“话虽如此,可此物寻不回,怕是要泐公在那主人面前作难了。如是哪日来寻,弟子愿与全力补偿。”

宗泐笑说:“那人物如今不过三岁,还是个只知玩乐、无心金玉的年纪。”

“这倒令弟子更加惭愧喽……”

“莫要这么说。细想,尊上与那孩子也不失为有缘之人呐。”

“甚是。”

“这世上啊,有缘未必谋面,无缘何来牵连?若非同是局中人,纵是老死不碰弦。”

朱元璋爽性大笑:“乐公不光大智,更有大才呀!”

“不过怡情小弄之吟,尊上过奖。”

“是泐公过谦才是。”

二人不知不觉已行至亁清门外,立足作别前,朱元璋开了口:“弟子这里还有一事需劳烦泐公啊。”

“皆是分内,何言劳烦?吩咐便是。”

“您老也知,皇后自薨逝至今已两月有余。诸皇子服丧之期已满,明日朕便要打发他们回藩地去了。然服孝之行恪不可怠,朕想请泐公代朕于你天界寺中挑十位德修高上之僧,分与诸王随侍左右。一来可辅诸皇子为皇后诵经祈福,二来也可力导其心,善导其行。”

宗泐未假思索,回说:“这是扬法普渡的好事,贫僧定然全力促成。”

“那就有劳泐公了?”

“哎……不劳不劳……”

“泐公好走。”

“尊上留步。”

二人各施礼术作别后,各回各处。

只说,宗泐步下丹墀时,竟见姚广孝早已在三步之外等候。见宗泐前来,立马迎上前去搀扶。

宗泐道笑说:“方才皇上所言,你可听得清楚?”

姚广孝回道:“弟子并未听见何事。”

宗泐竟道:“道衍啊,这佛门第四戒就是不可妄语。”

姚广孝依旧硬着头皮装糊涂,“弟子不敢,还请师尊授教。”

宗泐一声叹息:“既非池中物,怎安莲台心?你的时机来了,当去自去。寻你前程非凡梦,还我门中真清净。”

那话,若换作旁人多半都会难以心安,可到了姚广孝这等既有修行,又有野心之人这儿,却不过如同鱼啃石头鸟啄钢,落个嘴破舌头伤。

此程,二人再未作任何言语。

却说这姚广孝自打一回天界寺,便匆匆打点行装,又连夜苦思出一纸蜜言,直至三更方美美睡去。

翌日辰时,虽是初冬天气,却依旧旭阳当空。奉先殿外,法坛高筑,声乐洪鸣。

众藩王、公主携家眷齐集殿下,以行离京前告拜之礼。

另有僧、道两家大德、侍者和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姚广孝亦在其中,暗窥众王之态。

一时间,众人垂首而立,以敬哀礼。其间,宗泐手持金钵,从诸藩王及其家眷背后缓缓走过,行进间一一朝每人背上掸水洒净,以授佛金。

随后,宗泐登坛,坐定莲台。只听唱仪官高宣:“哀毕!众卿跪拜,恭闻圣谕。”

届时,洪音又起,但见大殿檐下,一众奴婢簇拥太子朱标鱼贯而来。

众皇子见殿上来者并非朱元璋而是朱标,皆感错愕。但闻年幼的潭王朱梓对齐王朱榑嘀咕:“七哥,为何不见父王?而是他来充大给兄长们送行?”

朱榑低声道:“说什么呐?人家本来就是老大。”

这档口,鲁王朱檀低声接茬道:“连我都能想到的碴子,两位哥哥竟想不到?”

“怎讲?”

“这不明摆着吗?都是父王的意思。这是在敲着锣地告诉咱,用不了多久,大位就是他的。”

“你个尿窝小子,懂个什么?”

殊不知,那三人的话,早被前头的朱棣听得真真的。那耳朵拿着后头,眼睛却盯着前头,至于这心里头作何盘算,实难妄揣。

“都安分点儿。”朱棣旁边的周王朱橚低声喝道。引得朱檀直对他翻白眼,吐舌头。

这会儿,但见丹墀上头的朱标开了口:“诸位兄弟姊妹,今日由王兄代父皇为你等饯行,并在此转述父王口谕,望与恭听。”

众王大有交头结耳之势,倒是那朱棣与其他几位年长,且懂些事理的藩王率先跪地恭闻其详,一帮年幼的尚不知所以,但听朱福拿起腔气高宣“诸王跪闻圣谕”方使诸子女一一叩首。

且说此刻,朱元璋就隔着窗子端座在大殿之内,耳听门外种种,再次叹道:“仁慈有余,威震不足。仍需历练呐……”见一旁,朱允炆手撑下巴望着他,不觉一笑,拍拍那个小脑袋。

随后,又听朱标奉旨宣道:“自尔等母后仙逝,诸子女千里迢迢归服丧孝,恪尽至诚,朕心甚慰。而今服丧期满,诸子欲回藩地,朕却不忍相送。儿女大了,为父老了,如今越发见不得骨肉分离之觞。思来想去,特命太子代表此心。古来有云‘长兄如父’。从后,太子之言即为朕意,尔等必与恭闻!”言罢,朱标抬手,将那圣旨交与朱福手中。其形容也越发有了底气。

至此,朱棣率先大呼:“儿子谨遵父兄之命!”此言一出,众子皆从。

……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