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苏德战场的时候,中国军队,不,中国国民革命军“神鹰”军团经过精心策划,在战斗中上下同心、勇猛顽强、灵活指挥,一共投入五个主力旅和两个直属团五万五千余人,加上二十一集团军171师6000人共六万余人在安徽省中部和北部广大地区经过十二天鏖战消灭了日军中国派遣军三个师团主力和一个旅团共四万余人。(上一章筱原诚一郎的数据七万人是算上前期加上合肥守军的)
其中,116师团两个步兵联队,21师团两个步兵联队加上师团辎重联队、工兵联队和炮兵大队,第六师团两个步兵联队,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大队和一个工兵大队,四十师团三个步兵联队,辎重兵、工兵、炮兵各一个联队。
击毙中将师团长神田正种、田中久一,师团长青木成一和筱原诚一郎自杀。毙、俘少将三名,大佐级联队长、师团参谋长等军官十一名,大佐以下军官无数。
缴获完好的步枪12000余支,重机枪三百余挺,掷弹筒240余具,轻机枪六百多挺,步兵炮四十余门,骡马几千匹,其余物资不计其数。从桐城和安庆缴获更多,弹药武器可以装备“神鹰”一个独立旅。
但是此战也是“神鹰”代价最高昂的战役,部队伤亡近半,达到两万五千人左右,其中阵亡高达一万五千人。独立第六旅全旅一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两千多,其余各旅均受到建旅以来最严重的伤亡。
“神鹰”再次以骄人的战绩和高昂的代价震惊了全世界,也为自己赢得广泛的战略空间,此役后,日军在江北的安徽在无立锥之地,兵力日益捉襟见肘的日军在短期之内再无力向“神鹰”发起进攻。
打了将近四年,异军突起的“神鹰”终于可以安心的修养生息了。
但是全国再一次沸腾了!
要知道,这是抗战爆发以来歼敌最多的战役,也是首次成建制歼灭日军师团的战役,而且是三个半师团。惊人的战果迅速传到全国各地,各战区司令官们欣喜之余,惭愧的有,怀疑的有,甚至还有很多嫉妒的。
一直关注着安徽战役的国内外媒体这回算是过年了,各种新闻、评论、访谈加上一些花絮,连续几天报纸都是脱销。
相对于国内报纸的喜庆,驻中国的外媒记者笔下就不那么客气了,记者们一方面对“神鹰”军团取得的重大战果表示祝贺,另一方面笔下禁不住开始讥讽蒋委员长领导下的政府军。
《华盛顿邮报》一片署名文章这样说道:“从1931年起,中国领导人总是以实力不足而试图绕过战争寻求他们认为可以接受的和平,不料日本人无休止的野心让他们吞下了苦果。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后,没有一个国家会看好中国,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国家和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对抗,就像一个重量级拳王和一个业余拳手对阵一样没有任何悬念。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拥有200个师这样庞大武装力量的政府,其动员能力、部队装备、机动能力,士兵的训练能力等方面与对手相差太多,高级军官的指挥能力落后,中国政府赖以骄傲和自豪的黄埔军校、中央陆军大学里教授的仍然是老旧过时的军事理论。高级军官要么卷进内战漩涡,要么热衷于争权夺利,没有人会想到为他们肩上匹配的军衔再去学习。
必须承认,中国政府是一个效率低下的独裁政府,战争初期愚蠢的指挥几乎把国内精锐部队消耗在华东那片不利于部队机动的泥地里,和许多国家一样,中国政府也修造了围绕着首都和上海的庞大的国防工事,不料,腐败和愚蠢让这些工事形同虚设,战争开始后不到半年首都就陷落了。(. 棉花糖)
真正令人震惊的,是这个民族。这个被所有西方国家都看作是没有前途的民族,这个只是热衷于内耗的民族竟然在战争中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两个互为仇敌般的政党在短时间内捐弃前嫌和好如初,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到处抵抗。
我们必须承认,对于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我们的认识还很肤浅,在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这样的陆军强国短短数月就战败投降,而不被我们看好的这个软弱国度到现在还在抵抗,当初的侵略者,正深陷战争的泥沼而无法自拔。
不过,我们还是为这个顽强不屈的民族担心,从国内糟糕的状况可以看出,他们的抵抗也已经到了最后极限。国内工农业重心地区几乎全部沦陷,缺乏材料和设备的军工业根本无法支撑庞大的战争消耗。军队减员严重,政府不得不通过绑架等极端手段强行征召士兵。国内经济接近崩溃,而上层的腐败却有增无减。两个曾经的政党还在背后互相挤压,甚至动用武力继续内耗……
尽管中国人普遍乐观,但是我们仍然看不到他们战争胜利的前景。
不过,一切都会有例外。在他们的首都沦陷不久,一支自称是由留学军事人员组建的民间武装开始出现在中国战场,他是那么渺小,渺小得不受重视,可就是这一支部队,在占领区四面受敌的情况下和日军交战多次,在战争中越打越强!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支用鹰为图腾的军队到现在保持着对日作战的多项纪录:所有战役均保持全胜,中国军队中歼敌总数最多,使用武器最为庞杂等都令世界上所有的政治家和军人们瞠目结舌。
更重要的是,诞生在山沟里的这支部队掌握了世界军事强国都没能掌握的特种部队作战技能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先进作战理论,并两次大规模成功运用,第一次作战就深入敌方腹地炸毁机场,屠杀对方伤病员,而第二次高调出征后,这支部队将特种部队使用的出神入化,兵锋席卷江南,在最后潜入上海最终袭击了日军集团司令部。
通过他们流露出来的资料表明,这支部队拥有最科学和严格的训练手段,其军事主官像一个巫师一样总能够准确预测世界战争的进程。我们这些虔诚的基督徒甚至怀疑,上帝是不是站在中国人这边。
上帝的确很眷顾这支年轻的部队,就连恶魔希特勒都对这支部队青睐有加,这支部队发疯一样在世界各国收集先进的轻武器,我想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一定不会对先进的飞机、坦克,甚至军舰客气的。
当世界震惊于纳粹先进的坦克突击理论的时候,又是这支部队,用缴获的一点点可怜的坦克证实了他们也能够最科学地使用坦克。真不敢想象,如果他们拥有飞机会怎样?
一支能打胜仗的军队,加上它在民生、经济方面的独特的治理能力,已经俨然成为独立于国共之外的第三大势力。这支部队会成为中国的救星呢,还是会成为新的军阀?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中国人再一次用胜利书写了传奇,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士为他们祈祷吧。”
很明显,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一般的记者,很可能是美国政府或是军方的杰作,其目的不仅仅是赞扬远在东方的一支军队,更有可能是借这个机会抨击时下美国国会奉行的中立政策。(. 无弹窗广告)
德国进攻苏联后,世界大战的规模上了一个大的档次,无论是战场面积还是战争双方的兵力都已经上了规模,作为想改变世界格局的美国,当然更不可能置身事外。
可这篇文章被宋美龄逐字逐句翻译给蒋委员长的时候,老蒋肺都气炸了。美国人不懂装懂,仗着一张大嘴乱说,这种主流媒体上的文章一旦在美国社会传开,人家将会怎样看待自己这个领袖?
文章中凡是和政府有关的就贬低,而对“神鹰”却都是溢美赞扬之词,在这样下去,美国人是不是以为中国应该换一个人来领导了?
老蒋大怒,大骂美国人混淆是非挑拨离间。
“达令,”老蒋很委屈地对自己的夫人倾诉道,“你是知道的,没有政府居中协调,没有各个战区部队的主动攻击,陈际帆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战果,更何况五战区在此次战役中是出了大力的。”
宋美龄给丈夫端了一杯咖啡上来,安慰道:“美国人的性格你又不是不知道,只要国内认可你这位领袖就可以了。‘神鹰’军团打了胜仗,民众各界热情高涨,你这个领袖的威望有增无减,这是好事啊。”
“你不懂的,这品文章要是到了国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贻害无穷。那些个自命清高的读书人,还有那些梦想成立第三党的分子,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去找陈际帆?自古黄袍加身的事情太多了。”
“达令你想哪儿去?陈际帆的政治水平不至于这么幼稚吧?你不是经常拿他们来做榜样在中央军校教导军官吗?”宋美龄一连几个问号。
“政治是很复杂地,”蒋介石意味深长地说,“共产党对陈际帆的态度就很微妙。中共什么时候放心把自己的部队交给别人指挥过?可这次毛泽东周恩来竟然大方地把几千人交出去,说他们没有一点图谋可能吗?还有重庆的知识分子,一个个偷偷摸摸地跑到安徽,他们去干什么?去打仗吗?哼!”
“好了,达令,”宋美龄提醒蒋介石,“不管怎么说,胜利也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才换来的,你这个当领袖的切不可吝啬奖励,寒了将士的心。”
“这个我懂的,奖励的事情交给何敬之去处理就好了,我现在要钱没钱,要枪没枪,再打下去,我看大家到安徽去要饭好了。”
军政部的嘉奖令无论如何都是有的,只是这一回,陈际帆接到的仅仅是一纸嘉奖令而已,既没有升军衔的意思,更不见什么军饷枪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