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外交纵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九章 外交纵横(1 / 2)

德国在苏联境内如入无人之境,可是日本国内却在扯皮之中。精挑细选是我们的追求, 只挑选大家喜欢的,热门的书为大家呈现,敬请持续关注,不要忘了收藏本站近卫内阁正在受到东条英机等军方强硬派的有力挑战,而军方的精力还在用到与美国是战是谈的问题上,并且纠缠不休。 希特勒对他的东方盟友很不满意,情报显示苏联正在从远东紧急调动大量的预备队过来,而这一切都是日本黄猴子不履行轴心国义务所致。

有时候他甚至怀疑日本人和苏联人在私底下有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比起言而无信的日本人,中国人似乎更可靠。然而现在一切都晚了,他已经在发动对苏战争的第二个月就承认了中国南京的汪精卫政权,事实上和中国政府关上了对话的大门。

南京的使馆发来紧急情报,称美国代表团大张旗鼓地携带军火物资到中国来,还高调访问了中国安徽的中国精锐部队。

这可是一个不太妙的信号,美国人从中国“神鹰”军团手里交换了大量有价值的的资料,这些资料在德国,已经培养出无数精锐的特种兵,并且在对苏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41年9月中下旬,德军在维亚济马和布良斯克两次战役中共歼灭苏军上百万人,俘虏三个集团军司令,却在10月遭到苏联军队顽强抵抗,被迫全线转入战略防御,这对希特勒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他现在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集中南方集团军群的精锐横扫乌克兰,占领库尔斯克后,一举夺得苏联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斯大林格勒,将南方的粮食、石油、煤矿和钢铁全部据为己有;另一条路是将南方军抽调出来和中央集团军一起强攻莫斯科,争取在严冬来临之前占领这座极具象征意义的城市。

希特勒一开始还是对进攻莫斯科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可是中国人的巫师般的预言和他们善意的提醒不得不让头脑发热的希特勒重新审视对苏战略。中国人在一个多月前和美国人的会谈纪要说明,他们需要德国,而且似乎在提醒第三帝国,不要重蹈日本人的覆辙。

希特勒全权任命陶德曼大使负责同“神鹰”军团的谈判,并将他们的意见及时通报。

其实送走美国人以后,陈际帆也陷入了痛苦的思考,苏德战争双方无论是兵力总数战场面积还是双方投入的技术兵器的数量,都是世界陆军战争史上之最,历史的惯性非常强大,可是一个战胜的苏联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将来,几百万苏联装甲精锐如果要强行进入东北,不要说是中国军队,就算是美国人来,也是拦不住的。

根据历史,德国军队很快就要吃苦头了,打不下莫斯科,不但会受到苏军强大的战略预备队的钳形反击,还会使濒临绝境的苏联缓过劲来,苏联一旦缓过劲来,德国人的失败几乎是百分之百的。

宁愿世界大战多打几年,也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这是陈际帆、胡云峰和高焕捷三人的共同心声。

那么要避免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服德国人,让他们给日本关东军施加压力,逼迫关东军北进攻击,无论关东军是胜是败,都将大大牵制住苏联远东方面军的大量兵力,没有这些兵力投入到莫斯科,希特勒赢定了!

最好的结局就是,苏德双方一直在苏联广袤的国土上对峙,苏联人不能抽出精力到远东,这样中国就能够最大限度地收回自己丢失的土地了。

德国人虽然和国民政府关系搞得很僵,可德国人通报要来做客的时候还是得到了陈际帆等人的热烈欢迎。

时间紧迫,双方没有太多废话,直接切入正题。对德国人而言,本来元首的授权只是让他们试探一下“神鹰”到底还有多少利用价值,可是随着谈话越来越深入,德国人不由得为自己的国家担心起来。

陈际帆等人就像是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一样,将苏军未来可能发起反击的部队数量、技术兵器、进军路线甚至指挥军官的资料都详细列了出来。并指出,德国军队所有的不利因素。尤其是,中国人的建议很有诱惑力,他们建议德日两国组成同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苏联人。

当然,中国人的话也不是没有条件的,他们希望得到德国切实有效的援助计划。计划中包含德国援助两条军工生产线、机床、大型焊接、锻压设备和其他工具;精密光学仪器、显微镜和各种外用医疗设备;矿山采掘设备、钻头和其他工具;火力发电机组、各功率电动机、探照灯;铁路机车和钢轨;化工原料、特种钢材、轮胎、石油等。

当然,这些东西种类虽然很多,数量并不大,而且陈际帆还承诺用大量的煤炭作为支付手段,保证让德国商船不会空手而归。

为了表示诚意,“神鹰”参谋总部给德国人一份非常详细的书面报告,报告里除提及日本与德国东西夹击苏联的可能性时,还为德国糟糕的经济表示担心。它给希特勒的建议是:完全占领波罗的海三国和乌克兰全境,迅速将这些地区的资源转化为战争能力。

如果要占领莫斯科,那么德国就必须和芬兰进行切实可行的合作,让芬兰人帮助德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冬季后勤体系,保证部队在严冬下还能保持战斗力。

报告的最后,还详细地为德国商船指明了援助路线,他们可以悬挂通过中立国瑞士,注册一家贸易公司,然后大张旗鼓地通过苏伊士运河,到达中国的上海,再通过长江航道到安庆完成交货。

半个月后,希特勒看到了这份高度机密的报告,正在为战争伤脑筋的小胡子元首一下子豁然开朗,他感到的确需要日本人在东方搞一些小动作,这样至少可以牵制苏联远东强大的战略兵团。

旁边的高级参谋提醒元首:“日本人根本不是苏联红军的对手,他们很可能不愿意这样做,就算是他们在远东发起攻击,恐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我不管!”希特勒有些歇斯底里,自从进攻苏联后他总这样,“第三帝国刚刚承认了他们扶植的傀儡政权,现在是回报的时候了,日本人要想对付苏联,现在时机正好,如果他们不肯履行轴心国义务,我会毫不犹豫地武装他们的敌人,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和希特勒的疯狂不同的是,罗斯福总统在看到史迪威的报告时,他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确切地说,有一种“上帝就在身边的”感觉,中国人里面竟然有人想操纵世界格局,把世界大国像玩木偶一样玩于鼓掌之中。他不由得开始同情起那个在国际上经常可怜兮兮的蒋委员长,有这样的属下,不知他的幸运还是悲哀。

关于援助的问题,罗斯福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美国的参战几乎是肯定的,区别仅仅在于时机和亚欧之间的顺序问题。如果能通过谈判将日本稳住,并且通过禁运逼迫日本就范,那么美利坚合众国就可以腾出手从容地在欧洲作战,待欧洲局势稳定后再回头解决亚洲。

可如果日本耐不住性子悍然发动攻击的话,正如陈际帆所说,美国海军在战术上是不是准备充足的日本海军的对手还很难说。比起国内一些战略分析专家的话,罗斯福总统更倾向于相信陈际帆,因为他们更了解东方人的思维。陈际帆多次提到日军很可能发动对珍珠港和瓦胡岛上军事基地的袭击,罗斯福宁愿相信这是真的。

至于说到德国对中国这支微小势力的援助,罗斯福淡淡一笑,希特勒现在全部的精力应该都在苏联吧,他怎么有精力去和东方一个小小的地方势力打交道?

倒是以陈际帆为代表的中国少壮派军人值得研究,他们有着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结,对历史上曾经给他们祖国造成伤害的国家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不仅对日本人,而且对苏联也没有任何好感,罗斯福敢肯定,就算是大英帝国,他们也不会理睬。不过,他们的语言中透露出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好感,希望在战后保持合作,这一点是非常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需要一个强大而亲美的中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