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务兵奉上茶后,李宗仁和白崇禧自行坐在客位,端起茶碗开始进入正题。所谓的正题一开始还是要请陈际帆先介绍一下他们七个,陈际帆就把昨天对老蒋的话如实说了一番。
“原来光复合肥的英雄就在这里,听说罗将军所率的第二旅和钟将军的第三旅在合肥攻坚战斗中一路势如破竹,没想到能在这里见面,幸会幸会。”李宗仁也客套起来。
白崇禧道:“德公还是说正题吧,蒋委员长把人家千里迢迢招来,又是请吃饭又是送装备的,看来是要派上大用场啊。”
“是啊,陈将军,白将军在来之前和我说起过,陈将军等不但在几个月前就预料到缅甸远征战事,还主动请缨率麾下健儿为国出征,此等报国壮举令人钦佩。只是我们有一事不明,还望将军指点一二。”
“哎哟指点可不敢当,正好就缅甸作战事宜向两位前辈请教。”
“不用前辈前辈的,我们还不老。”白崇禧的样子就像是来找茬的。实际上他内心对陈际帆等人特别欣赏,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可是他生性孤傲,对方不亮出点真本事,他是不会有什么好颜色的。
“陈将军以为缅甸战局会如何走向?”李宗仁问。
“还是请我的参谋长来回答吧,他比我更熟。”陈际帆的意思是说,远征历史胡云峰更熟,可在二人耳朵里,变成了参谋长好像已经专门研究过。
李宗仁示意:“请胡参谋长说说看吧,我们虽不在其位,然国之大事,不可不察知一二。”
胡云峰很幸福地看了看陈际帆,在看看大家,清清嗓子说道:“二位将军都是国家栋梁,恕我直言,此次远征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嗯?桂系两位大佬被震得一愣一愣的,哪有未出师就这么说的,这不是打击士气么?
“愿闻其详。”李宗仁面不改色。
“此次远征,由国内国际各种因素。首先,日军在东南亚大举称兵,其陆海军所向无敌,缅甸一定是他们向下一阶段作战目标。占领缅甸不但可以威胁英属殖民度印度,更重要的是将完全封锁中国对外联系,迫使中国政府在内外交困中选择和谈。”
胡云峰说道这里,两人均点头表示同意。要知道这些后世军迷都知道的东西在这里去真的成为一种战略眼光。
“中国出兵是必须的,而英国人却不一定。”
“这个观点新鲜,健公,我早说只有在这里才能听到些有用的,你看,这趟你不白来吧。胡将军请继续。”
“英国人本土尚且自顾不暇,对远东殖民地哪还有这么多精力,他只要能保住最大的资源输出地印度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看作是印度的战略纵深,可弃可守,当然这里面就包括缅甸。两国在这上面的战略利益本来就不一致,这就注定了此次远征不会有好结果。”
李宗仁故意问道:“这不一定吧,背后还有美国人不是,蒋委员长现在是美国人眼中的英雄,美国人会坐视不管?”
“美国虽然下了水,可他国内的战争机器刚刚开始启动,兵员、战备都才开始起步,太平洋上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此刻他们才发现中国人的巨大价值,所以愿意给中国提供援助,拖住日本人。不过,援助并不多,美国人历来是信奉先欧后亚的,他也不可能影响英国人,这毕竟是两个平等的主权国家,美国人的掺和可能还会帮倒忙。”
“史迪威和你们的关系不是很好吗?你们这样说老朋友也不怕人家寒心?”白崇禧不冷不热。
“史迪威将军是站在自己祖国的利益上,我们也是站在中国的利益上,双方可以谈得拢的,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史迪威如果真的担任远征军司令官,那就真是不幸了。”
“何以见得?”
“史迪威虽参加过一战,可真正的战争生涯才刚刚开始,他指挥经验并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不了解中国军队情况,试问指挥官连下属部队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部队怎么会有战斗力?这方面,李宗仁将军已经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台儿庄战役,您不厌其烦奔走于各派系之间,成功协调指挥官之间的矛盾,终于使装备落后的各部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台儿庄战役,德公您当仁不让应该居首功!”
李宗仁赶紧客气,实际上他内心还是很高兴的,台儿庄战役后国内外赞誉之词很多,令他真正得意的正事胡云峰所提之事。白崇禧虽未说话,可内心也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位年轻人,看问题很准。
“此事不必再提,请胡将军继续说下去。”
“英国人到现在还未邀请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一旦日军进攻,缺乏制海权的英国人怎能挡住日军的汹涌冲击?而且有情报显示,英国人的备战并不积极,反而在准备撤退。这也能理解,谁也不愿把命丢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殖民地。可是一旦日本人进攻,英国人抵挡不住的情况下一定会敦促中国军队参战,到那时中国军队仓促上阵,敌情不明,能走多远不敢预知。”
“蒋委员长不是说过吗?英国人的飞机加上中国军队的陆军,定可挡住日军,至少能保住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
“日本人的攻击势头英国人没见过,可两位将军是见识过的,日本人会甘心一路平推,他们就不会绕到后方切断后路,对缅甸盟军进行战略包围?”
“陈将军,你们这里有没有地图,缅甸地图?”
开玩笑,这个节骨眼上还能没有一张地图,陈际帆道:“这张图是下面人花大价钱搞来的,不是太详细,聊胜于无。”
胡云峰在地图上一一介绍出缅甸各战略重镇后,两人眉头深锁,他们都是百战名将,知道日军的进攻规律,一旦远征内部指挥出问题,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一向进兵神速的日本人一定不会放过机会,长途奔袭切断远征军的后勤,将数十万部队一举困在缅甸。
“可史迪威担任远征军司令官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委员长需要人家的援助,此事不得不低头。”
“所以我们准备把我们的想法给二位将军说说,请二位将军看在国家份上指正一二。”
白崇禧不乐意了:“事关抗战大局,哪那么多事,我们正想听听贵军如何应对这个局面。”
“我们已经向委员长禀明,‘神鹰’六百特种部队将分两批进入缅甸,在缅甸开辟敌后战场,牵制日军行动,为远征军主力提供情报。”
“妙!”桂系双雄同时喊道。
李宗仁感叹:“其实国内战场就是很好的典范,两个战场互相配合,日军首尾不能兼顾,这才有今日勉强维持之局面。如果贵军能发挥特长在缅甸日军的背后下刀子,对战局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白崇禧摇摇头:“谈何容易,我知道贵军有过多次成功的经验,唯如此,贵军才敢提出如此大胆之计划,可是缅甸不比国内,就算被包围在敌后,也可以通过百姓获得补给和帮助,那里是异国他乡,是热带丛林,纵然能进行一两次出击,也无法顺利撤出,就算能撤回,再想进攻就难了。”
陈际帆、胡云峰、钟鼎城等人听到白崇禧的话,真是心生佩服,此人外号“小诸葛”,看来真是名不虚传啊,肚子里果然有货,一语就道破关键。
“白将军的担忧很有道理,所以我们准备学习八路军,在缅甸开战游击战?”
嗯?两人心道这时代怎么了,这帮年轻人真是敢想敢做啊,居然连游击战都想到了,不过,他们都是和共产党打过交道的,知道游击战绝对不好惹,干得好的话战果绝不亚于正面战场。
李宗仁笑了:“健公,方才你我二人在外发现什么没有?”
白崇禧苦笑:“后生可畏,你看看人家部队的装备和士兵,这样的部队拿去打游击战,小鬼子的好日子到头了。”
陈际帆和胡云峰听到两人居然对游击战如此推崇,很是奇怪。他们哪里知道,两人心中对‘神鹰’游击战的认同,就是特种战,只不过是有根据地的游击战。
李宗仁最后问道:“想法不错,可缅甸毕竟是异国他乡,游击战是要根据地的,你们怎么保证做到这一点。”
“事在人为,关键是要有正确的理念,那里虽是异国他乡,本质上和国内也没什么区别,我们不是去帮英国人,而是帮助那些愿意包围家乡的缅甸人和华侨,有他们在,根据地一定可以建成。况且我们的部队也不是豆腐渣。”
“闻名天下的‘神鹰’如果自称豆腐渣,我看这世间就连豆腐都没有了,健公还有什么问题?”
“嗯,胡将军,部队归谁指挥?”
“我们准备在昆明建立指挥中心,与远征军指挥部相邻,特种部队直接与指挥部发声联系。而我们,不属于远征军作战序列,独立指挥,向蒋委员长负责。”
李宗仁长叹一声,“国有悍旅,大幸啊,健公,他们这些年轻人居然连这一层都想得到,你我看来真是老了。”
大伙被李宗仁这一声长叹搞懵了,不知道他是觉得好,还是认为这是败招。
“不要误会,你们最后一步棋才是正确的,向蒋委员长负责,有了这一层,后方无虞了。”
白崇禧继续发问:“你们不要小看史迪威,在他背后是强大的美国,委员长都要礼让三分,我们现在要在人家手上混饭吃,真要是闹起来,外国佬还是要占上风,不知几位将军如何处理?”
“史迪威?”陈际帆说道:“实际上,中美之间虽然签订盟约,可国民政府已经把自己看成矮人一等了,我们不欠美国人什么,我们的士兵是拿命在交换他们的物资装备。我希望这个观点不仅在‘神鹰’,更要在全国的军队中推行,四年来,我们何曾靠过别人,没有美国人,我们照样要保卫国家,而且我在这里给两位将军事先声明:这场世界大战,中国军民付出如此惨重伤亡,不是没有回报的,我辈军人要做的,就是让国家不仅要打赢,而且要打出真正的世界大国的地位,否则无颜面对牺牲的英雄。”
“说得好!”白崇禧站起身来,“不管以后会如何,今日谈话,我受益匪浅,我在这里和李将军一道预祝贵军马到成功,他日凯旋,定当摆酒为勇士洗尘,我们告辞了!”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二百七十七章 桂系双雄)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