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打扫干净后,远征军再无后顾之忧。经过进近一个星期的血战,终于将战线稳定在密支那、八莫、曼德勒、棠吉和景栋一线,比陈际帆之前预想的还要好!
这一个星期陈际帆没有一刻空闲,他首先向蒋介石汇报歼灭18师团的过程,同时提出他要留下一支部队驻守果敢的请求。陈际帆担心老蒋不同意,反复在电报里强调,这关系到未来国家的领土问题,请务必批准等等。
老蒋又不是傻子,果敢的部队是什么人他难道就一点消息都没有?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来电质问陈际帆,为什么在他的部队中会有大量的共产党部队存在?为什么这么大的事事先竟然不报告?
当然了,老蒋也只能用电报发发脾气,现在陈际帆的威望如日中天,俨然就是缅甸战场的救世主,不光是美国人、英国人知道这个响亮的名字,知道中国军队里面有一支名为“神鹰”的部队,而且在远征军自己的嫡系部队中,陈际帆也享有别人无法代替的威望。
这还不算后方的将军们、那些成天拿笔杆子的知识分子们,老蒋再蠢,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对陈际帆有什么举动。他很清楚,美国人之所以很痛快地起运40个师的装备,与中国军队在缅甸战场上的上佳表现是分不开的,而陈际帆居功至伟!
但是他必须压压陈际帆,军统的戴笠最近才向他报告,陈际帆的部队中夹杂的有少量的新四军共产党,老蒋勃然大怒!不知为什么,他对共产党有一种天生的恐惧,共产党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他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燎原之势。
老蒋不担心陈际帆投向共产党,他还是那句话,要去的话早去了,现在投向共产党,共产党除了能给他上紧箍咒外还能给他什么好处?他不是要装甲部队吗?共产党有吗?他在安徽大修机场,共产党能给他飞机吗?
经过缅甸战役,老蒋已经不把陈际帆单单看成一个能用地位和装备就能使之俯首帖耳的军官了。这个年轻人一个人就能顶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两个,他感觉自己已经无法掌控这支部队。
金钱?开什么玩笑,陈际帆要是爱钱的话,他可以和孔祥熙斗富;权力?陈际帆如此年轻就能让数十万部队折服,这还用得着自己给吗?女人?老蒋想想都摇头,他们这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按说应该早成家了,可为什么到现在一个都没有结婚?这个问题老蒋和他夫人不止一次在卧室讨论过,老蒋综合各方面信息,这家伙的兴趣不在这上面,而是热衷于开疆拓土。
这小子和自己上演苦肉计的同时也把英国人给套进去了,他不经请示私自驻军果敢,老蒋很是头疼。(. 无弹窗广告)不过他毕竟也是一代枭雄,很快便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拿新四军说事。
他知道陈际帆想干什么,把新四军招来无非是利用新四军在后方的生存和游击能力将果敢地区掌握在手里。这一点是符合老蒋的利益的,他也想趁此机会在国内宣传宣传,抗战时期老蒋最在意民心,果敢的事情可以让国内那些报纸将实现从飞涨的物价转移到这边。一个领袖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尚能为国拓展领土,老蒋想想都得意。
当然了,在国际上他只能装糊涂,面对英国大使的询问,老蒋送他三个不知道。而面对美国大使的询问,老蒋看在物资装备的份上回答说这是军事需要,缅北的防御线需要当地人的参与,否则就会有缺口等等。
嘴上这么说,老蒋还是需要陈际帆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对付陈际帆,老蒋思来想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就是紧紧地把他变成心腹,让他去打仗。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是让国际上尤其是美国人看得见,“神鹰”的作战是在他蒋中正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让美国人放放心心地将装备物资运来;
其次是让中共和民主党派打消念头,“神鹰”和中央政府关系亲密,想打主意的掂量着办;
其三是让陈际帆不停地打仗,打赢了功劳是自己的。打输了,“神鹰”也就没什么威胁了。
老蒋之所以能想出这个对策,绝不是自作聪明的拍脑袋,他是建立在大量情报的基础上的,至少他知道,陈际帆不会加入共产党,更不会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似乎把自己当成救世主,想要凭着他的十万部队南征北战,好!既然不能随心所欲用之,那就不妨让他去,自己只要保持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就可以了。
老蒋是个人精,可陈际帆也不是甘于被利用的人,他想实现七个人的理想,就必须处处小心。老蒋大部分都猜得不错,就一点,陈际帆很善于在各种势力中谋求最大利益,这份外交才能比老蒋要强得多。
所以陈际帆理直气壮地想老蒋解释了一下,并且还伸手要了一个旅的番号(陈际帆知道旅这个级别老蒋没有理由推脱,因为空番号很多),他将新四军和林旭文的部队全部编成“神鹰”独立第12旅,负责驻守果敢。至于解释,陈际帆还是很给委员长面子的,他的解释和老蒋猜测的差不多。特别强调,他对第12旅有全部的军事指挥权等等。
这个解释其实是不够的,陈际帆将王楚英的部队一部分编进了特种部队,其余大部分经过说服,全部编进了独一旅,他要把独一旅变成一个全美械的重装步兵师。
缅甸战事让史迪威很欣慰,当战局稳定下来的时候,他受蒋介石邀请,欣然决定到昆明与老蒋会面,同时他还有很多话要和据说也要回国的陈际帆讲。
随着71军、52军和第2军等精锐部队陆续开往缅北,日军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只得转为防御,派飞机日夜不停轰炸中国军队的阵地。双方的僵持对中国来说就是胜利,因为美国人的物资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印度吉大港通过英帕尔转运过来。(. 棉花糖)
而对于英国人而言,这个局面他们是完全能接受的。日本人若占领缅甸全境,则印度东面将全部暴露在日军的兵锋之下,筋疲力尽的英国人现在哪还能应付日军几个师团的进攻?中国人没有占领缅甸,这对英国人来说绝对是好消息,首先他们还能通过援华物资渠道影响中国,其次缅甸在中国人手里要比在日本人手里跟麻烦。
美国人最满意,现在他们正准备在太平洋上反攻,有限的部队根本无法用在东南亚,可是他们又希望自己的盟友尤其是中国能够有所作为,尽可能拖住更多的日军。现在看来,中国人没有让他们失望,中国人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打出这个战绩,已经足以让他们的军队在盟军中占有一席之地。罗斯福承诺的四十个师的装备已经启程,他要授权史迪威在1942年为中国军队中的精锐部队换装。
缅甸的战局居然能打成多方共赢的局面,这是陈际帆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而倒霉的是日军,1942年5月,日本海军的中途岛作战计划被批准,海军主力舰只全部调往太平洋,印度洋上出现真空。驻缅日军的补给只能通过陆地从东南亚进行,航空燃油、炸弹等补给受到严重削弱。
1942年5月11日,陈际帆率独一旅、“神鹰”特种部队离开果敢地区,经腊戍沿滇缅公路撤回昆明。蒋介石也于5月13日从重庆携夫人来到昆明。
一时间,西南边陲的昆明城里风云际会,成了中外记者聚焦的地方。
史迪威于12日上午乘飞机回昆明后,连饭都没顾上吃,直接驱车到陈际帆那儿,因为他有很多话要说。史迪威好歹在美国也是当过师长的,缅甸战役打成这个样子,他知道陈际帆有功,现在他心中装有一个庞大的计划,需要和他的老朋友陈际帆将军讨论讨论。
国内收到他的报告后,要求他影响中国政府在未来一年内至少训练三十个师,其中不少于十个师用于缅甸战场的反攻。至于史迪威特别提到的陈际帆,罗斯福总统要求史迪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支部队,包括军事技能、政治走向等,并提交一份详细的报告,之后才能考虑单独对“神鹰”军团的援助计划。
“陈,我的朋友,你干得真漂亮,你和蒋委员长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戏剧,现在缅甸战局稳定,陈你功劳第一。”史迪威一见面就不吝啬赞誉之词。
陈际帆上前和他礼貌性地拥抱一下,将史迪威请进来坐下后,很谦虚地讲:“史迪威将军,是我们中国的优秀士兵,是他们的勇敢才有今天的局面。”
两人简单客套了两句后,史迪威直接切入主题,他把美国政府关于帮助中国武装三十个美械师的计划向陈际帆透露了一遍,询问陈际帆的意见。
陈际帆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希望美国政府能及时兑现,他强调这不仅仅是帮助中国,更是帮助美国,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很可能让他们的野心再度膨胀,一旦让日军逼近美国西海岸,美国人不得不将准备援助欧洲的物资、装备和兵员调往西海岸,这会大大影响欧洲的战争进程。而能够阻止日军的,就只有中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