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对这次行动相当重视,尤其是美国人,这是他们在亚洲第一次使用空军独立作战。虽然他们还没有独立的空军军种,可飞行员们觉得自己驾驶飞机单独干掉日军机场绝对是一件过瘾的事。在以往他们要么承担掩护、要么就是给地面部队提供有限的支援,好像都是配角。
美国人的视线除了在太平洋,还关注着中国西南这两个简陋的机场,美国人敏锐地发现,他们的航空兵居然是可以独立进行作战的,如果此次行动能够成功,将大大增加航空兵在美国军队中的分量,为空军独立建军打下基础。
陈纳德眼界大开,一方面他见到自己手里可以指挥这么多飞机比较兴奋,另一方面这是他指挥作战以来头一次干这么大的事。陈纳德不敢怠慢,他整天都在进行紧张的训练。
由于美国人要把行动升级,所以训练时间延长了很多,其中还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演习,直到美国人认为有了把握才放心让文川浩和徐扬离开。
史迪威和陈纳德让昆明机场秘密把胡云峰接来和陈际帆一道为他们的勇士们送行,他们认为这很重要。
陈际帆现在沦为配角,不过,他毫不在意,这几天他主要观摩美国航空队的训练、保障和组织。来自21世纪的陈际帆知道,后世的美国空军绝对是一支强悍力量,他们可以单独将一个主权国家炸来求和。陈际帆梦想中国也有一支这样的空军,一支令所有对手胆寒的空军。
1942年5月25日晚九点,“神鹰”特种部队分成两队,在腾冲登上史迪威准备的卡车和越野吉普,借着夜色沿滇缅公路秘密出境。美国人为这次行动下了大工夫,两支特种部队的装备得到了极大改善,枪支弹药自然不在话下,电台、信号弹、和各种能为空中指示目标的装备全部备齐,此外美国人还提供了用于机场渗透的各种工具等,这一次是“神鹰”特种部队建军以来最富裕的一次作战。
部队刚刚出发,陈际帆胡云峰两人就乘飞机秘密赶回昆明,在自己的指挥部里开始一系列部署措施。
首先是给驻扎的果敢地区的“神鹰”独立12旅下令,要求他们派出精干小分队,对腊戍到曼德勒一线公路周边实施警戒,然后要求刘洋动员部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然后陈际帆向蒋介石简要汇报了行动时间及目标,请求蒋介石给杜聿明秘密下令要求驻缅远征部队予以密切配合,并且行动的保密级别必须设定为最高级。
夜晚的滇缅公路仍然是一片繁忙,前线后方的车辆来往极其频繁,没有人注意到公路上这十几辆卡车和前面向腊戍方向输送的越野吉普。车队行至腊戍城已经是半夜三点过,驻守腊戍部队按照上级密令,派出部队严密警戒,护送车队继续前进。车从腊戍往东走东边的公路(就是18师团迂回那一条)时,得到了早已准备在此的独立12旅的掩护,这一路并不是日军的进军方向,日军在这一线根本没有可能安插情报人员。
一路上,部队均保持了无线电静默,直到第二天一大早才给总部发回了第一份信号,为了避免被侦听,信号非常简短,表示“一路安全”。
5月26日白天,借助掸邦高原上丛林的掩护,部队高速行驶于夜间抵达缅甸中东部的棠吉。这里正是杜聿明的司令部所在地,他是有权知道这项计划的高级将领,杜聿明亲自给部队补充了补给后,两支部队全部换乘越野吉普,于深夜抵达日军最重要的补给线---滇缅公路仰光至曼德勒段。
这段时间杜聿明在这里布置了大量侦察兵,摸清了鬼子在这一地区的活动规律,所以特种部队得以轻松越过滇缅公路向西直扑缅甸中部的勃固山脉。
长途行军三十多个小时后,两支特种部队于27日清晨顺利抵达勃固山区。由于战争的影响,这里人烟更加稀少。当信号传到昆明和腾冲的时候,中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美军两个航空队开始进入战备状态,地勤人员对所有参战飞机进行最后一次检测,挂弹、加油。
飞行员们在作战室里对着两个机场的地图反复推演飞行路线、速度等因素。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在勃固山区的“神鹰”特种部队开始进行最后一次全体集合,文川浩不像陈际帆和赵俊那样能把人说得热血沸腾,但是他一口就保证,他要尽全力掩护战友安全撤回,回到安徽根据地。
作为副队长的徐扬长得很黑,可是他的侦察本领已经是青出于蓝,队员们很服他,按照事先的计划,徐扬率一部向南奔袭同古机场,而文川浩则到西面马圭。
日本人现在很得意,因为经过他们一个多星期的不间断轰炸,终于让印度到中国的这条运输线陷入瘫痪,不过飞行员和飞机都显得十分疲惫,一到夜间就沉沉地睡去。对机场,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军队不是把它当做最优先目标来保护的,日军格外重视“神鹰”的存在,因为他们曾无数次栽倒“神鹰”特种部队手里。
情报部门在昆明没有什么发现,唯一知道的就是蒋介石要将陈际帆和他的部队调回安徽,而且据说陈际帆和第十航空队的陈纳德有所接触。至于“神鹰”特种部队,他们的队长赵俊现在正带着部队给自己的长官担任保镖,频繁出入于各种社交场合。
日军当然不敢再派暗杀小组实施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暗杀计划,事实证明,不要说有“神鹰”特种部队在寸步不离保护,就算没有,暗杀也绝不可能成功,因为陈际帆实在是太可怕了。河南的事件基本上让日军打消了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
后来日军情报人员又送回情报,美国人向中国地区增调大量飞机。正在重庆、贵阳等地频繁往返,目的不明。
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缅甸所有日军机场前两三天不分昼夜都在警戒状态,可后来情报部门判读为这是美军要向安徽等地增派飞机作战,联想起传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最高统帅部拟定的“反攻计划”,日本人把戒备的方向渐渐转移到内地来。
5月28日傍晚,两支部队又经过一天多的行军,分别抵达各自目标的附近。在白天的时候,经验丰富的特种部队队员们已经把自己分别负责的两个机场周边道路、河流、山林等重要地形全部熟悉了一遍。
这种活即使在现代,也属于特种作战中的高难度行动,可在这个时代,放眼全球没有一支部队能拥有“神鹰”特种部队这样如此密集的特种战经验,德国、日本、英国、美国甚至苏联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特种部队,但由于尚在摸索阶段,不可能将重金投入的特种部队拿去经常冒险。
只有“神鹰”!因为他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都是特种兵,知晓特种部队从训练、保障到出击、撤退等一切事情,而且由于实力和装备等原因,“神鹰”特种部队的作战已经形成了一种常规,说他们每战必到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这样一支积累了丰富战斗经验的特种部队,其行军、渗透基本上是没什么破绽。尤其是对付鬼子的反渗透和防守根本是小菜一碟。
腾冲的飞机全部做好了起飞准备,只等特种部队传来信号!
夜11点,同古机场北。
徐扬率领十几个精干队员开始对同古机场周边进行严密侦察,当初就是他在陈际帆面前的建议,才使部队顺利渗透到大校场机场。侦察比这个还小一些的同古机场当然是小菜一碟。
日军机场周边的探照灯射出的光柱还在到处扫荡,从望远镜里可以看见铁丝网里面岗楼上还没有疲倦的哨兵和他旁边的机枪。侦察小分队小心翼翼地沿着机场周围的铁丝网缓缓向前移动,透过铁丝网观察里面的动向。
鬼子的飞机安安静静地停在跑到旁边的停机坪里,由于他们一直在外围,所以无法观察到飞机的具体数目,当然更无从得知机场内部兵力部署,不过徐扬并没打算现在就知道,他现在只是确保侦察安全就可以了。
跑了一圈后,徐扬回到部队开始布置任务。行动的第一步是派出队员在机场周边放火,这就要求队员必须提前到位,准备好燃烧器具,只要自己的飞机前来就立刻点燃火焰指示方向。
为了达到摧毁飞机的目的,徐扬还必须设法混进机场,在跑道上设定指示标志。(. 好看的)
比起徐扬在同古机场的顺利,队长文川浩要小心得多,他率领的精英们虽然能够比徐扬那边早到马圭,可这一带属于前线,又要穿过日军重兵集结的多个防御带,所以时间上慢了点。幸好文川浩是一个对战场非常敏感的队长,他很多次都率领部队成功绕开鬼子的巡逻,化险为夷。
大约在徐扬抵达同古机场后一个小时,文川浩分队抵达马圭机场外围。史迪威动用自己的关系从英国人手里获得了大量关于马圭机场的资料,资料比同古机场还要详细。按照“神鹰”特种部队的规矩,每战之前肯定是主官带头侦察。
而文川浩侦察的方式也有着浓厚的狙击手特色,他带上助手一路在马圭机场周边的丛林里透过树枝之间的缝隙,用瞄准镜仔细观察。
马圭机场要比同古机场大得多,也许是周边驻军很多的缘故,守卫并不是十分严密,不过,由于这里更加靠近前线,机场的戒备更加严密,虽说是12点过,可机场有些地方还是灯火通明。
如果说两个机场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飞机全部都完好地放在里面,这段时间日军飞机出动非常频繁,飞行员很疲惫,飞机也需要检修,“神鹰”特种部队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侦察完毕后已经是午夜一点过,文川浩和徐扬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通讯联系,确认两地的行动基本按计划进行后,向后方发出信号。
史迪威和陈纳德在腾冲机场塔台焦急地等待着“神鹰”的消息,史迪威到不怎么在意,他是相信中国人的,可陈纳德心里有些忐忑不安,毕竟这是他率领飞行员们执行的最大规模的冒险。
“报告!”电台通讯兵快速报告,“中国人发回信号,一切顺利!”
塔台上美国人一阵欢呼和拥抱,“下命令吧,你是指挥官!”史迪威微笑着对陈纳德说。
陈纳德深呼一口气,对着话筒有些兴奋地大声喊道:“小伙子们,起飞!”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