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城不大,独立混成第6旅团丢失外围被迫回撤到城里的时候,其实已经意味着这支部队的末日。于学忠当然不会傻到拿部队去啃城墙,因为他有城西雅鹿山制高点在手,简单调集几门野炮上去还是可行的。
从雅鹿山上望过去,日军所有布防和调动一目了然,炮兵向军部报告后,开始接受于学忠的指挥对着东门城墙开炮。
其实这几门野炮对鬼子造成的伤亡有限,关键是它严重影响了鬼子防守的士气,一面要防着对面蜂拥而至的步兵,一面还要提防不知何时回落到头顶上的炮弹,这仗打起来很是郁闷。
炮兵旅按照南门23师的要求一轮齐射就打垮了一百多日军防守的城门,结果南门首先被突破,紧接着西门、北门等处也被占领,鬼子连打巷战的机会都没有就被逼到东门,4000多鬼子挤在一起,拼命利用民居、城墙作掩护。但是,于学忠不会再给这些鬼子机会了,对付挤在一起的鬼子,任何人都会想到用大炮轰。
鬼子不是不想反击,无奈对手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无论从哪一面打,都要面对上千的敌人,这些敌人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而是和他们装备一模一样的中国军队。吉田旅团长亲自指挥部队不间断反击,结果双方再一次在莱芜城里展开反复厮杀,打到后来每一面墙,每一栋炸毁的房屋都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仿佛拿下这里就会取得胜利一样。
于学忠没看见城里的情况,他只知道鬼子不肯服输,他早就失去了耐心,命令刚调集过来的炮兵对着城墙就是一顿狂轰,干脆把城墙上的鬼子连人带枪轰上天,然后让爆破兵抱上炸药包直接冲向城墙。
鬼子正在城内奋力抵抗的时候,没成想身后传开震天动地一阵巨响,接着滚滚而来的尘土遮天蔽日,呛得鬼子们无心抵抗。城墙被炸开一道大豁口,墙根下的鬼子不是被直接炸飞就是被尘土掩埋。然而比起对士气的打击,这点伤亡还真算不得什么,鬼子依赖的城墙被炸开,慌乱之中一百多号人冲向豁口,结果被城外射来的重机枪子弹一片片打倒在地。
于学忠命令21师组织敢死队奋力向城墙豁口冲去,日军困兽犹斗,不顾伤亡地派人妄图堵住豁口,双方在几米宽的城墙废墟下继续展开厮杀,冲锋的敢死队员一个接一个倒下,但是后面继续端着轻机枪向正面猛烈射击。
于学忠没想到鬼子退守城里还这么顽强,在这种近距离的双方厮杀中,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一,这对于胜利在手的第七军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于学忠命令部队利用人多的优势,首先在多个地段攻上城墙,占领制高点,然后调集机枪、、掷弹筒狙击手等步兵支援火力登上制高点,专门朝着鬼子聚集地射击。
鬼子不是不知道制高点的重要,但是他们区区几千人根本挡不住四面八方涌来的中国军队,激战中屋顶、城墙等制高点一个个丢失,局面也越来越被动。
整个莱芜城东门硝烟滚滚火光冲天,爆炸接二连三,枪声如炒豆般密密麻麻。偶尔还能见到从天空中飞过的如麻雀般的手榴弹…….这样打下来,独立混成第6旅团的兵力急剧减少,而且防守也越来越被动,伤亡速度越来越大,打到下午黄昏时分,枪声渐渐开始稀疏下来。
旅团长奥村半二少将在警卫士兵的保护下躲到一片残破的民房下,砸坏电台,将旅团军旗和密码本等重要文件烧毁后集体自杀。(上章有误,莱芜守军为独立混成第6旅团,旅团长奥村半二少将)
胜利了!这是出身东北军的“神鹰”第七军最酣畅淋漓的胜利。十一年了,从沈阳一枪不放撤回关内那一刻起,东北军将士的身上就无时无刻不想打回老家去,于学忠将军的51军在关内和日军奋勇作战,终因上级指挥、火力和兵员等问题没能大举歼灭敌人。十一年了,日军战斗力的凶悍已经成了官兵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每到战前全军上下总要做一番充满悲情色彩的动员,仿佛和日军作战就等于是下地狱一般。但是今天,这一切都可以结束了,新加入“神鹰”的第七军上下同仇敌忾,在陈际帆等的英明指挥下,靠自己的力量歼灭了日军一个完整的独立混成旅团。这是这支部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辉煌战果。战士们不顾身上的烟尘,不顾伤病,不顾大战后的疲劳登上城墙对着北方哭喊着,“父老乡亲们!我们胜利了!”
是的,胜利了!第七军用和鬼子一模一样的装备,以伤亡不到四千人的代价全歼日军一个具有强悍作战能力的独立混成旅团共6000余人,击毙少将以下全部官佐。缴获4000多支步枪,两百多挺机枪和60多具掷弹筒,并且占领了城北一座小型军火仓库和火车站所有仓库,缴获大量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正率部向北行进的陈际帆闻听第七军的胜利也激动万分,他知道这样一场胜利对于这支部队的意义。这支部队就在年初还在山东日军的扫荡中伤亡惨重,现在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陈际帆郑重地以国民革命军鲁苏皖战区总司令和“神鹰”第一集团军总司令的名义向第七军全体官兵发出贺电,并承诺在战役结束后在参谋总部给全军将士记功,并且发放伤亡将士的慰问抚恤。
为什么一支杂牌部队加入“神鹰”后才两个多月就脱胎换骨?这个问题第七军军长于学忠早就回答过了,他在给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东北老乡,东北军战友)写信时提到,在“神鹰”作战不用估计其他,军饷粮食装备有保障,更主要的是战士受伤后能够得到安置,牺牲后能得到抚恤,立功后能得到奖赏。对于军官们来说,打仗有了方向,不再是盲目服从,而是为打回老家而战。部队的训练非常成体系,把每一名士兵都看作是战场的主体,不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打骂责罚和克扣军饷来敦促士兵的训练,这样一来兵不但好带,而且打起仗来更加勇猛。
陈际帆的第二封电报就是让部队抓紧休整,继续以一个师的兵力监视济南方向,集团军主力将配合第七军再一次对张店(淄博)日军进行毁灭性打击!
驻张店的独立混成第8旅团本来准备救援,谁知不但没救成,还搭进去四五百人。见莱芜失守,吉田封太郎少将慌忙收拢兵力坚守张店、临淄和博山等地,并且向12军司令官请示是否将部队撤进济南。
“神鹰”主力的行动自从袭占青岛后就不是秘密了,一路向北行军的期间,沿途的老百姓积蓄已久的热情终于爆发了。朴实的老百姓不管你是什么党的军队,只要是真心打鬼子不祸害他们,就能够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拥护,从出发那一刻,老百姓就从家里把独轮车、马车、骡子等拉出来,纷纷要求帮助部队运送粮食。
陈际帆很激动,几乎要留下泪来。他的部队前身就是华东野战军,陈毅将军说的那句“淮海战役是独轮车推出来的”一直被他铭记,从当兵那一天起,陈际帆就想着为中国的老百姓作战。他率领的特种部队不仅在沙漠戈壁同东突分子作战,而且还奉上级命令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他最喜欢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那一刻他充满了军人的自豪。
今天他又看见了这种场景,尽管在安徽这种场景已经上演过无数遍,可到了山东还是让他感动不已。他给部队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拿群众任何东西,推辞不下照价付钱,对支前民工要补贴粮食和钱。
部队里有很多干过保安部队的兵,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换了身军装后老百姓会这么热情,这让战士们同样产生了对“神鹰”的认同感,绣在他们军服上的那只眼光锐利的雄鹰让他们开始感到自豪。
数万大军在沿途无数乡绅、地主、农民的夹道相送下浩浩荡荡向北开去,在山东丘陵蜿蜒的公路上形成条条长龙。汽车、坦克、火炮、装甲车等更是让朴实的百姓兴奋不已。
山东战局越来越不利,冈村宁次只得收缩部队坚守济南。济南有华北地区最坚固的城防,集中59师团和独立混成第8旅团和两万多周边的伪军,依托坚城将支那军队挡在黄河边还是可行的。只要支那部队无法通过黄河北上增援,则北岸的支那王牌部队就无法支撑。华北方面军现在能做的,就是歼灭北岸三个城市的第一军三个师,保住冀中,然后增援济南,即使不能恢复到站前的水平,也要保留济南作为黄河屏障。
张店等地的日军撤退了,附近的吴化文顺势开进淄博地区,然后赶紧向四方报捷,可没想到陈际帆赶来后并没有什么好脸色,而是给他摆出了两条路选择,要么接受改编,要么强行缴械。
现在的陈际帆经过山东一系列战役已经稳稳站住了脚跟,已经不像当初在济宁落脚时那么客气,山东的这些部队必须加以改编,他不能任由这些人继续在山东作威作福。
“陈长官,我新编第4师也是军事委员会亲授的番号,不是您说解散就解散的。”吴化文嘴上很硬。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