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三百六十章 战区前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章 战区前沿(1 / 2)

有了这番发自肺腑的建言,陈际帆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距离大大拉近,领导人们也理解并支持他指挥国民政府军的举动。(. 棉花糖)

第二天的军事合作会议上,进展非常顺利。

首先是新四军江南第四师和游击队全部归“神鹰”第二集团军指挥,以配合第二集团军进攻江南的军事行动,其次就是关于八路军、新四军各建立一直拳头部队的设想被通过了。

根据双方协商,两军各抽出精锐部队15000余人,各组建一个正规师,编为一个军,归属华北的第一集团军指挥,作为战略机动预备队。

“主席,”陈际帆似乎有些腼腆,“我可不可以推荐这两个师师长的人选?”

“哦?”主席和老总对望了一眼,“陈将军看重的将领是谁?说出来听听。”

“新四军这个师我推荐粟裕将军,八路军这个师我推荐陈赓将军。至于军长人选,请贵军自己定吧,八路军新四军中将星如云,我实在没想好。”

“我看,这个军长还是交给向前同志比较好,他担任过四方面军总指挥,指挥大兵团作战有经验,这个军先暂编两个师。给向前的军部再搭配一些人马,就齐全了。”

根据协议,这支新编成的部队开赴河北邯郸附近后,由第一集团军代司令官罗玉刚中将指导编成,全军三万六千余人,编为两个师和一个炮兵旅。

军长徐向前,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张云逸,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第二师师长陈赓,政委宋任穷,参谋长李聚奎。每个师辖三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

当然,这份协议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签署的。中共中央审时度势,决定提前组建自己的拳头部队,在华北地区一展身手,提高自己在抗战中的地位。

而陈际帆也觉得在华北多一支这样的精锐部队,对江南会战的顺利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

另一份是意向,陈际帆希望未来中国共产党能够组建部队跟随他一道去东北,两军在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光复东北的重任。

其实,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共中央尤其是毛主席对国内抗战形势作出客观判断后才进行的。主席深知,无论江南会战的结果如何,那里都将被蒋介石视为禁地,新四军势必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北撤,那么晚撤不如早撤。向北发展,才是正确的方针!

同时,主席还意识到,如果不能在东北战场上有所作为,则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将会大大削弱,将来内战的风险会更大。

最后,双方还口头承诺了商业流通,武器交换和地方政务合作等方面的细节。效率之高连陈际帆都觉得很舒畅,在这里商谈,最起码不用顾忌派系利益,不用搞平衡,一切就事论事,事情当然容易得多。

延安之行算是取得了圆满成功,如果不打仗,陈际帆真想把自己的六个战友全部叫来,和自己一道给主席他们当一天的警卫员,要知道这份殊荣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

但自己还是要走了,江南会战在即,国民政府、安徽都在做着最充分的准备,自己也确实不能呆太久了。陈际帆请周副主席帮助自己用电台联系徐州美军航空兵司令部,请他们派飞机过来把自己送往鄂西的恩施,他这个前敌总指挥巡视的第一站。

临走时,主席把自己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送给了陈际帆,“你千里迢迢给我带香烟,可是我呢,家徒四壁,只能回赠自己写的小册子。江南会战在即,本想留你秉烛共谈,等到大事完成吧。”

陈际帆恭敬地结果主席递来的两本书,正要感谢,主席又补充道:“你肩上的担子很重,要注意身体,要抽出时间考虑个人问题。你放心,只要江南会战打响,北线八路军会倾尽全力牵制华北日军主力,让你不致有后顾之忧。”

“谢谢主席关心!我会注意身体!”陈际帆敬礼!

“恩来,你就没有什么话和你这位朋友说吗?”

“这是我写整理的部分国民党嫡系部队军官的资料,这上面记载得有他们的性格,交友和关系网等,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还是恩来考虑得周到,”主席乐呵呵道,“国民党的嫡系部队看起来强大,指挥起来还真不容易哦。”

陈际帆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总理总是这么细心,这份资料对他来说确实太有用了!

美国人对陈际帆的安全更加在意,居然破天荒地派了三架战斗机护航,把陈际帆从延安送往恩施第六战区长官部。

第六战区代司令长官孙连仲此刻已经率长官部僚属在机场等候(陈诚受命到远征军监军),这是两人再一次见面,而且是如此近的距离,所以都忍不住互相打量一番。

在陈际帆眼中,站在他对面身穿着国军传统制式军服的这位陆军二级上将人高马大,身材魁梧,脸庞微胖,两眼炯炯有神,正以一种怀疑的眼神打量着他。

而在孙连仲眼中,刚刚下飞机的这个年轻人如果不是他领章上和自己一样的三颗星,他几乎怀疑对方是不是一个团长。孙连仲第一眼就喜欢上了陈际帆的军人仪态,高大威猛、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军人独有的魅力,孙连仲发誓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军人,脸上刚毅的眼神下显露出黑黑的脸旁,举手投足间充满力量。

果然,陈际帆主动伸出手去,“孙司令长官辛苦,际帆一介末学,怎敢劳烦您亲自来接?”

“哪里,陈将军年轻有为,是我中华第一抗战骁将。今日能先睹尊荣,未尝不是人生快事,哈哈哈!”

客套话说完,孙连仲把自己的僚属军官们一一介绍给陈际帆认识。现在的陈际帆简直是军界政界最耀眼的明星,委员长新收的学生,加上抗战的骄人战绩,没有人敢轻视于他。

能够只靠杂牌部队那一点点火力和日军血战的部队,绝对是值得尊敬的。也许长江会战的鄂西战役,就要拜托给这位西北军的沙场宿将了。 而孙连仲这位真正意义上的民国老将没有过多介绍敌我态势,因为他想想试试陈际帆的水深水浅。若有真本事,那没说的,他孙连仲跟着干,若只是靠溜须拍马投机钻营得到的前敌总指挥,对不起,不伺候。

“陈将军,请!”孙连仲一侧身把陈际帆请进了长官部作战室。

实际上,第六战区的情况不太乐观,这个战区主要防守武汉以西,南起湖南常德,北至宜昌的长江两岸,而且还担负着防御日军沿江西进夺取石牌进而控制重庆长江出口等重要任务,而第六战区兵力共辖第29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26集团军和第33集团军一部,加上上游的江防军、警备部队和军委会直辖的32军,兵力共11个军(30个师),3个挺进纵队和2个独立旅,. [棉花糖]

陈际帆作为前敌总指挥,虽然没有直接向战区长官下命令的权利,但是他有巡视、了解各战区部署的职责,孙连仲长官自然不敢怠慢。基本情况介绍完毕后,陈际帆开始问及敌我态势。

战区参谋长开始介绍说,自去年12月起,日军第11军司令官换了人后,武汉地区的日军调动频繁,似有攻击长江、汉水之间三角地带的企图。说完指向地图上,陈际帆一眼望去马上就明白了,这个三角地带就像一块鱼骨头,死死卡在武汉日军喉咙上,日军不除不快。而一旦日军在这里得手,他们就可以以沙市(今荆州)为跳板继续向常德或宜昌进攻。

“防守江汉平原的是哪一支部队?”陈际帆问道。

孙连仲心道,你还问?就你带的好头,这家伙名为国军实则自己单干。

“这一带防守的是128师,师长叫王劲哉。”孙连仲的表情有些无奈,“这家伙在驻地自己搞政权系统,税收,兵员,粮食都是自己筹措,在这一带武力吞并了其他部队后,部队发展到了一万多人,编为9旅18各团。这里,就是他的司令部。”

陈际帆顺着手指方向查看地图,王劲哉的司令部就在仙桃,周边标注了他的驻军态势,“这家伙是不是亲手抓韩复榘的那个?”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