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抗日之神鹰天降> 第四百八章 如虎添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八章 如虎添翼(1 / 2)

历时四天的开罗会议胜利结束,中国成了大赢家,而缺席的苏联还不知道自己被卖了。

紧接着的德黑兰三巨头会议也开不出什么花样,斯大林要求英美盟军在1944年夏季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不过被罗斯福总统以未准备好为由婉拒了。英美盟军只是承诺,继续封锁波罗的海出海口,针对德国海军发起主动攻击。

凯旋而归的中国代表团转到印度飞回,蒋介石本想挽留陈际帆,但陈际帆推说要赶回安徽,处理美国盟友关于机场和港口等问题,于是陈际帆和新认识的杜立特准将一道飞回安徽。

回到安徽,陈际帆把杜立特介绍给钟鼎城,让老钟陪同杜立特考察他所需要的机场,然后代表“神鹰”签署合作条款。而陈际帆自己则秘密会见已经抵达安徽淮南的德国代表团一行。

当然,在会见德国代表团之前,陈际帆要先把军工署的负责人找来了解一下与德国人准备合作的项目。

令陈际帆感到惊奇的是,有关双方合作的领域并不是中方首先要求的,而是德国人,德国人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帮助“神鹰”改进美制现有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改进方向为火力、装甲防护和发动机。火力方面75mm主炮加强,争取超过德国的t34坦克。可发射包括穿甲弹在内的各种弹药;装甲防护方面,德国专家建议重新研制加厚装甲,但是军工专家们考虑到成本没有同意;m4汽油发动机是最令人头疼的,在野战中极易着火,而且功率不高,所以这个项目的改进是最需要的。

二是指导“神鹰”的军工企业集中最优秀的机床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仿制德国人带来的柴油发动机,并开始组织新建一个坦克工厂。

三是德国人提出来的,希望共享火箭炮技术和空中炮艇机。这一条军工人员没有敢答应,等陈际帆来商议。

“知道了!”陈际帆带着这些资料立马赶到发展委员会,他要询问专家们有关钢铁、冶金和石油产量的数据,这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神鹰”能否自行设计和大批量生产自己的坦克。

发展委员会专家们给出的回答令陈际帆感到失望,虽然现在“神鹰”的钢产量不断攀升,淮南钢厂和马鞍山钢厂也经过了技术改造,但钢铁总产量一年只有三百多万吨。这些钢材一方面要供给军工,生产大炮、枪械和弹药等,另一方面还要自留进行技术改造,还要供给油田、船舶制造和重型设备,特别是铁路桥梁的修缮和新建,更是需要大量钢材。

专家们建议,必须新建大型钢厂。只是在选址上出现了分歧,有的认为应该在安徽,有的认为应该在唐山,但是陈际帆摇摇头,让专家们找出一副中华民国地图出来。

地图很快拿来,这个时代因为没有卫星遥感技术,所以地图的绘制还是比较粗糙的,专家们随着陈际帆的手指移动,看到陈际帆用手指在一个地方用劲敲了几下,就是这里,“我们要在这里兴建一座年产量上千万吨的大型钢厂,要在周边配套重型机械设备制造、稀有金属冶炼和坦克制造厂。”

“包头?”专家们一致发出惊呼。

“对了,这地方以北的白云鄂博有铁矿,是丁道衡先生在民国14年发现的,他曾经向国民政府建议过,在包头建设钢厂,只可惜日本人来了,这个计划就打了水漂。”

陈际帆问道:“丁道衡先生现在在安徽吗?”

“在在,是北大校友把他从贵州请来的,主要是请他指导河南矿区和巢湖周边铁矿区的工作。”

陈际帆一听更加兴奋,“太好了,他在哪儿,随我去见他。”

资源委员会专家们很纳闷,为什么陈将军这么激动,就算包头可以建钢厂,可那地方是傅作义的地盘,难道鹊巢鸠踞不成?

一路上,陈际帆开始安排工作,他让人通知钟鼎城,将德国人送来的枪支分出一半,马上起运至张家口,他有大用。

陈际帆不是不知道包头这地方是傅作义的地盘,但是他有信心说服傅作义,而且这些枪支交给傅作义,将来说不定还能在收复蒙古的战役中派上用场。

丁道衡先生此刻正在淮南,在淮南工学院探矿系上课。

校长见陈际帆到学校来点名要找丁先生,不敢怠慢,赶紧让人去找,谁知陈际帆道,他愿意等,等丁先生下课。并且给校长一个建议,说丁先生的课可能要找别人代替,因为他要请丁先生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

丁教员下课后,在校长办公室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陈际帆。

自从陈际帆到安徽与知识分子们先后多次会谈后,几乎所有的搞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都从心里佩服陈际帆,在安徽的工作也如鱼得水。

丁道衡一见到陈际帆便问:“总司令是为白云矿区的事而来吧?”

陈际帆很惊奇,“丁先生如何得知?”

丁道衡不答,说道:“总司令请随我来。”

陈际帆带着好奇紧随着丁道衡来到他的办公室,丁道衡也没有招呼他们坐下,更没有什么准备倒茶端水的举动,而是径直走到墙壁前的大书柜,从里面精心挑出一大摞资料。

陈际帆眼睛不眨地看着这位脾气古怪的科学家拿出一卷卷捆好的纸张,正在纳闷的时候,听到丁道衡一边展开纸卷一边说道:“这是我在十八年前在西北地区考察的成果。这是我一生最为骄傲的事情,我在大草原上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矿藏,这是一个极富开采价值的伴生矿,据估计铁矿蕴藏量为14亿吨,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还伴生着大量的稀土金属矿。我坚信在这一生能够看见它变成实实在在的成果,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陈际帆虽是个军人,但白云鄂博这个名字他还是听说过的,这里蕴藏着全世界最丰富的稀土资源,而稀土是未来导弹、航空航天等高科技必不可少的元素,在陈际帆后世那个时代,稀土似乎并不值钱,被廉价出口给日本和西欧等国。

为了博得丁科学家的好感,陈际帆决定装一把内行,他说:“先生,我们要发展航空、电子等工业,离开稀土不行啊。”

这句话对丁道衡而言简直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了,他激动得拿下眼镜抹了抹,“好,好,陈总司令居然知道它的价值,好好,我那几年的艰辛算是有代价了。总司令,你要我怎么做?”

陈际帆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丁先生,这些都是什么?”

“噢,这是我绘制的白云鄂博矿区106幅地质图,还有这几十箱大青山地质资料,还有当地的风俗资料也有十几箱吧。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拿出来。”

陈际帆正色道:“我虽是一个军人,但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请丁先生接受一个中国军人最崇高的敬礼。”说完陈际帆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

丁道衡谦虚了一下说道:“这是一个大矿,所以建造的起点一定要高,还要留有持续发展的余地。只是绥远那个地方,还在晋绥军管辖之下,我们无法在那里开矿。”

陈际帆觉得有必要和这些科学家们说说以后的打算,于是先把开罗会议的结果简单介绍一下,搞得这些科学家们兴奋不已,然后说道:“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一个大型钢铁厂,当然,还有有稀土冶炼厂,时不我待,所以我想请先生出山,主持这项工作。”

“为国分忧,义不容辞!”丁道衡没有客气。

陈际帆对一起来的几个资源委员会专家负责人道:“我要先到绥远去和傅作义将军协商,你们要在这边做好准备,制定好探矿、采矿、交通、建厂等规划,要在资源委员会上详细论证,做出相应的可行性报告出来。所需资金、人员以及相应的设备、原材料等找钟将军或者马老解决。”

“那就请丁先生莫辞辛苦,担当这个计划的负责人吧。”资源委员会专家道。

丁道衡没有推辞:“义不容辞!”

回到司令部,钟鼎城的电话便到了,陈际帆不等他的战友询问,便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老钟在电话那头倒是没什么意见,只是一句话:“你对友军倒是很慷慨啊,要是他们拿着这些家伙不去打鬼子,而是听老蒋的话去打内战该咋办?你不成罪人了?”

“内战胜利的关键在人心,几万支枪决定不了胜负,再说,还没见到傅作义,结果还不知道呢。”

老钟道:“建设钢厂义不容辞,我的意思,是不是把坦克厂也建在那边?原料近,. [棉花糖]”

“正有此意!你要找专人准备,开罗会议咱们胜利了!”陈际帆洋洋自得。

“我已经知道了,和这些列强打交道真不容易,你辛苦了。让春香留下来吧,人家跟你成亲就没消停过。”

“好,让她担任你的助手,负责协调新钢厂的各种事务。”

钟鼎城道:“那德国专家呢?你不见见他们?”

“不见了,没有足够的钢铁,说什么都是白扯,你见他们就行了。如果他们要火箭炮的资料,给,没有点甜头,这些家伙是不肯出力干活的。但是有一条,你要敦促他们开工了,坦克厂越快越好。”

“没问题!你这就要去绥远了?傅作义这个人不知道好不好打交道?”

“先礼后兵,晋绥军在那个鬼地方,不就是缺枪炮吗?给他们!敢有异心,灭之!”

陈际帆飞到北平的时候,胡云峰忙得团团转。情报、后勤、军队的训练和换装、军饷粮食的发放等等都要他过问,这个参谋长当得咬牙切齿的。

见到陈际帆的时候,他没有向老钟那样夸赞自己老队长在开罗的精彩表现,而是没好气地说:“头,你倒轻松了,把这些东西全压在我头上,你看看你看看,掉头发了!”胡云峰把军帽揭开。

“你小子,快戴上,天这么冷。谁让你事必躬亲了?你以为你诸葛亮啊。”

“哎哟我的头,你说的倒轻巧,几十万部队在这边没事干。天天都要吃喝,还要准备冬衣,还要换装,这换装以后不得训练考核吧。还有,阿浩一到东北,就给我发来了他的消息。这小子,不叫苦,不报功,一门心思让我重视他提出的建议,说是在严寒地区作战要讲规律,我让宋关虎和罗汉斟酌,他俩是东北人,更清楚这些。”

“阿浩他们怎么样?”陈际帆这才想起来询问自己最得力的部队。

“阿浩这小子有你的风范,刚到一个多星期就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别卖关子,快说!”陈际帆差一点脚就踢上去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