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天子一朝臣 第十七章 潼关阴霾
巴蜀地,道不成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就在这蜀道盘旋逶迤的中部平原上,昔日玄宗的行宫别院,今日,唐庭的偏安都城,也就是这么一座占地不过百亩的建筑。 没有长安古都的王家荣耀,只初夏,蜀中独特的湿热燥气。 没有九重皇城的威严贵气,只有无边聒噪寂寥的声声蝉鸣。 只有说鸟鸣山更幽,蝉鸣林愈静。 只是谁能曾想,唐朝玄宗皇帝,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晨起数残星,宿寐听蝉鸣。 这到底是龙困扰浅滩、虎落平阳。 抑或是落架凤凰、丧家之犬,恐怕,除了玄宗,就没有别人能体会到了。
“芙蓉啊,这日子就又过了一天了啊!”天边的晨星陨落下去的时候,夏日白天的燥热重新抬起头来。
杨太真体态丰腻,最受不了炎热天气。 这时候也已经醒了。 这对落难的夫妻,这么多天苦日子过下来。 连称呼上都有了改变,少了一些往日的尊卑之分,多了一些百姓家寻常夫妻的亲昵味道。 老态龙钟的玄宗皇帝,不知为何又重新提及年轻时候两人私下的戏称。 杨玉环小名“芙蓉”,当日,二人定情之时,玄宗皇帝曾亲手赠过一佩产自骊山的蓝田美玉“比目鱼佩”。 是时,这种玉石才经工匠开采而出,连名字都没有。 就因为杨贵妃,小名“芙蓉”,而此玉对着烛光,竟然隐透冰花纹路。 玄宗眼见美玉被佳人的粉脸映衬得越发出彩,就御赐此玉名曰:“冰花芙蓉玉”!这本是段帝王妃子。 才子佳人地佳话,只不过这时候说起来。 竟有些苦中作日的味道。
杨贵妃娇媚的容颜上,一抹红晕一闪而过。 柔软的身体依过来,柔身道:“三郎,难得你还记得。 这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啊?那时候……”说着说着,贵妃的眼眶渐渐红了起来,目中的泪似乎再也隐忍不住。 是啊。 若非是为了她,堂堂一国之君又如何会落得如此田地。
轻轻叹息一声。 玄宗轻声安慰道:“不管过了多久,朕都记得你当时地模样。 ”微微一笑后,又继续道:“爱妃不是也还把这比目佩随身带着呢吗?”无错不跳字。果然,玄宗目光过处。 贵妃柔软的腰肢上,赫然一块精致粉红玉佩,莹莹生辉。
“是啊!这日子,这时候看起来。 也不是那么难过了。 ”依旧是柔得滴得出水来地声音,杨太真果然不愧一代倾城尤物,就算到了这样的时候,风仪美态,竟然是丝毫不减。
“这么多天了,不知道平华现在怎么样了?”话说得好好的,贵妃忽然抹起泪来,薄薄的夏衫衣袖。 一下子被涌出的泪水打湿,半贴在珠圆玉润的手臂上。 瞧来更是楚楚可怜。
只不过,就算是美人伤心至此,也只不过换来旁边男人的一声无奈叹息:“朕,也是没有法子啊。 ”
好几个月兵祸连连,甚至连祖宗地基业根本。 长安皇都都不能保住,逃亡的一路上,更是好几次的险死还生。 就算是,现在正偎依在身侧哀怨啼哭的心爱的女人,马巍泼一场风波也几乎香消玉陨。 平华公主,的确是他的掌上明珠。 所有公主里面最疼爱的一个,只不过,到了今时今日这班田地,又能如何?这时候地玄宗,早已经是老态毕露。 朽木之态。 原本英武的相貌。 被刻上深深皱纹,满头头发也是黑少白多。 就连皇者的那份威严霸气。 也渐渐被残酷的现状折磨消磨了大半。 除去一身堪称华丽的明黄龙袍。 整个人看上去,只不过是个可怜可悲的老人。 岁月啊,岁月,无情至斯。
而就在唐玄宗、杨贵妃哀切不矣地时候。
“陛下!”门外伺候的内侍一声轻呼。
“何事啊!”
“禀陛下。 前方北伐大军,传来八百里捷报文书。 传信之人正在殿外守旨……”这样的喜讯,竟然连一个传话的内侍的声音都不觉染上几分喜悦。
“啊?北伐大军,不就是平华……”贵妃脸上的泪痕还未干透,这时候娇柔的嗓音,竟然忍不住轻颤着响起。
一只手按住身边女人激动的神情,一边玄宗急声道:“还不快宣!”匆匆整了整上的御带龙冠,玄宗、贵妃正襟微坐。
很快,传信的将领。 快步步入殿堂。 来将身上满是风霜之色,只不过神色极其兴奋。 双膝跪倒行过大礼,三呼万岁后,就说开了:“禀陛下。 北路右卫将军,兼察御使,大同、云中太守,平卢节度副使木临风大军,已经顺利收复三镇。 ”
先是一句定心丸,玄宗龙颜大悦之下立刻追问:“果真如此?这个木临风真是神勇过人!”
下头跪着地人,恐怕也是跟随临风疆场杀伐之流,立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补充道:“禀陛下。 右卫将军,兼察御使,大同、云中太守,平卢节度副使木将军,他神勇异常,智谋过人。 自出战以来,只用五千人马就一战威震平定原;二战不费一兵一卒攻克大同重镇;三战取云中,五万人马水淹李怀仙十万大军,斩杀李怀仙于阵前。 之后,井口径一战又出奇谋,一把火绵延井口八百里,马其顿方阵五千人马立挫史思明十万众。 接着,夺平卢,攻范阳,收河北。 安禄山老巢三镇尽数收归囊中。 木将军之神威,真乃万中无一。 ”这个家伙,说这一切的时候,仿佛都是亲眼所见,活灵活现,绘声绘色。 直说得玄宗贵妃之前面上地忧色一扫而空,说到最后,玄宗竟然按捺不住纵声大笑起来:“此人,果真了得。 得此神将真乃我大唐祖先庇佑。 ”
终于,最先在这边异常激昂气氛中醒悟过来的,还是爱女心切的贵妃:“陛下,臣妾有话。 ”
现在这么开心,又是贵妃有话,自然是说什么都可以的了,玄宗摸了摸颌下胡须,笑道:“爱妃,有话但说无妨。 ”
“既然,木将军力了这样大的功劳,陛下理应,诏木将军回来,加官封赏才是啊。 ”杨贵妃,先微微一笑,这才轻声细气开了口。
“这?”玄宗略微犹豫了一下。 眼睛里看得全是贵妃殷切的目光。 其实杨贵妃的意思,玄宗明白。 贵妃想封赏临风是假,想见平华公主才是真。 而平华,最近也实在有些惦记。 再说,这木临风也算是自己的乘龙快婿,此人,向来被夸赞是“唐廷第一智将”。 而三镇既然已经被收复,就不会再有什么反复。 几番踌躇犹豫之下,玄宗终于决定:也罢正好趁此机会见上一见。
“来人啊。 传朕旨意,木临风屡建功勋,特宣入宫以示褒奖。 ”玄宗的话方一开口,旁边的内侍们自然有人拟旨去了。
****
潼关,北濒涛涛黄河,南依巍巍秦岭,西连九仞华山,东接灵宝河南,雄踞晋、豫、秦三省。 山势雄一辅,关门扼九州。 历代为三战,即可守、可攻、可战之地。 由古至今就是关中的东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 潼关东面山峰,崖绝谷深,只有一条小道通过,人行其间。 可望黄河远道奔来,劈秦晋莽莽群山,南下直扑华岳。 隧有“艰难奋长就,千古用一夫”如是之说。 潼关地势高亢,形险势阻,横有远望沟,又名阎王沟、禁沟、列斜沟和禁沟河、潼洛河、列斜河。 地形险峻,易守难攻。 但,又是入长安皇都的必经之路。
而现在,东路军郭子仪部,就为这千古险关所阻,于潼关门户地,于史思明部的对决早已僵持数日,而胜负不分。
是夜,议事军帐内。 包括郭子仪在内的一干将领,无一不是眉头深锁,面色阴霾。 东路数十万大军,自河套平原东出,一路高歌猛进。 纵有挫败进程不减,一路上越静边,夺井口,一举打通了整个东径关口。 一路上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没有遇到过,什么样的硬仗恶仗没有经历过。 现在,居然到了离长安皇都数步之遥的潼关被堵截住了。 而且这一堵就堵了,二十来天,这快一月的时间里。 史思明完全采用消极抵抗措施,依据潼关天险地形“山势雄一辅,关门扼九州。 ”黄河天堑,秦岭巍峨,华山九仞,无一不是仅凭人力就能轻易翻越的。 潼关东面,山峰绝谷间的,唯一一条人行小道,又被史思明数十万兵马,密不透风的战局。 这场夺关挺进战打到现在,郭子仪的东路军,能用的撕裂关卡战术几乎都已经用尽了。 非但收效甚微,长久的对决,更是将东路军的耐心,打到现在一直如鸿的气势给搓败了不少。 现在的形势是:多拖一天就少一分的胜算,多拖一天就增多一日的军粮消耗,多拖一天就给多了正在养精蓄锐的史思明更多复苏的机会!总而言之,战局对东路大军实在是非常之不利!
“现在,大家看看,怎么办?”连日来的苦战,也在这位纵横疆场几十载的沙场老将的脸上留下些许疲累的痕迹。 刚猛威武的郭子仪的眉心纠结了起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