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算的上是地少人多吧。
世芸点点头:“是啊。不好做营生。费了一天的力气,也就混个一口饭吃。”
妇人听了连连的感叹:“哪个不是呢。”
世芸学了羡慕的样子道:“你这可好的多。你是富贵的命儿,有这么个铺子,我要是在家里有这么样的一个铺子,我也就什么都不愁了。”
妇人笑道:“我这也是面上光,哪里还不是要靠自己。我瞧着你可是周身的体面人,真正的少有。”她听着世芸的话,心里觉得舒服的很,世芸的样子瞧上去就不一般,还羡慕自己。到还真是钱好。
世芸低头道:“也就是这样。我是跟着我们家二爷出来的,那是给他置办的。”
妇人这时候明白了。这是那大户人家家的仆妇,难怪了。她笑了笑。口里也没有了方才的恭敬,多了一些的探究:“你家二爷是……”
世芸只是笑,末了道:“我们二爷是做大事的,好大的本事,什么都能做,什么都会做。”
妇人听了笑了笑,做大事的,这心里更坚定了,这是做那开私矿生意的。只是这历来到这开私矿的都待不长。有的是干了还没几月,矿还没挖道,矿坑垮塌了,人埋在里头,赔了许多;有的虽待了几月,最后不晓得怎么又跑了。这朝廷也最恨他们这些开私矿的,时不时的带人去搜查。到时候将人拿了,再让交钱赎人。一来一去,就算你挣了钱。也败了个精光。
“果然是做大生意的。”妇人口里敬佩的道。
世芸道:“这是。你这生意如何?”
妇人叹了口气:“这生意,做一日算一日。混口饭吃。如今这世道做生意也难了。”
世芸故意转了话题:“我听说新来的县太爷做了好大的事情,判了个大案子。”
妇人冷笑一声:“雷声大雨点小。”言谈间并不在意这样的事。
“这话是从何说起?我的老天爷,那胡财主可是武昌府的大人物。家大业大的。这样的人物,他说都不说就办了。这真是青天大老爷啊。”
妇人哼道:“这到我们郧县的,都是一个样。现在都是一副子清官的模样。没几日就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你才来,等等看。过些日子便晓得了。”
“我看知县老爷不像。前日,县衙的人在街上买鸡还是给了钱的。”
“你这边收。他那边又要回去了。都是见不得光,上不得台面的。”
世芸听了心里颇有些不高兴,怎么就这么武断,章延闿费了那么大的心思,他们又花了那么多银子,买了那么多的米送人,还有人这么说。真是叫她泄气。
说着,她当家的已经取来的料子,板着脸斥着自己的媳妇,道:“你瞎说这个做什么?我瞧着知县大人就很好。前日上咱们这买东西,还不是给钱了?”他笑着对世芸道,“您看这棉布。跟我们寻常用的不一样,是上等的棉布。这是从松江府带来的,是顶好的棉布,这叫三梭布,皇上都穿这个呢。”
世芸点着头。这三梭布在京城很是受人喜欢,只是到了外地后便不常见,就是有也比一般的棉布贵上一些,却不想在这个地方还能有见。
“这个要多少钱一尺?”
掌柜的笑道:“这个,一匹七钱银子。若是要的多,五钱银子一匹。”
世芸摇摇头,只按着女儿的身材裁了些,给她做两身衣裳便可以。又买了两块料子,给章延闿做衣裳。
她本来还为杂货铺老板娘的话感到不快,待会到县衙后头,簇水急火火的找她:“奶奶,董维运招来了两个衙役。”
她一听到这消息,这才高兴起来,忙就要去看。虽然多数人不看好章延闿做官,但是还是有人感觉到章延闿的不一样。有人来就好,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的。
一到那前头,世芸有些呆了,那两个新来的衙役哪里是来维护治安的,明明是要吃光县里粮食的。两个人席地而坐,拼命的往口里塞东西,那肚子早已鼓的老高。
“这……”
横云忍不住笑道:“董大哥不许他们俩吃饭,困到现在,人饿的受不了了,这才应了。”
用了这么一个法子……有些见不得光,到也好,毕竟招到人了。
突然,前头的鼓捶响了,有人告状。有人愿意来衙门了,这是好的开头,总算有人愿意上衙门了,董维运忙招呼那两人上堂,只说回来再吃。
世芸才回到屋子做下不久,簇水咋咋呼呼的跑进来:“奶奶,不好了,土匪来了!”(,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