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我们便顺着河流向东走去,这可不是我们上次遇到的那条小河流,随便一游就过去了。若是我一个人,凭我的水性游到对面倒也不成问题,但若再加上晓兰这个“旱鸭子”,情况可就变复杂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只能改道向东行走,并且时不时观察周边的情形,看一看会不会又出现一道炊烟,指引我们方向。
我们一路向东,顺河流而下,很快遇到另一条河流。这条河流是大河的一条支流,由南向北汇入大河,再一次挡在了我们前面。
“今天可真是倒霉到家了,难道是天要亡我?”我仰天长啸。
“不,北顾,你看这条河流要窄的多,不如你再背着我游过去吧!”晓兰提议道。
“虽然我再也不想背着一头猪过河了,但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我感慨道。
“额额,我看你才是猪呢!”晓兰气鼓鼓的说道。
“现在天色较晚,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养精蓄锐,明天再一起渡河!”我说道。
第二天一起床,我们便开始做好渡河的准备。眼前的河流虽然比我们上一次游过去的河流要宽,但比我们左边的那一条大河窄的多,游过去不成问题。我们计划我先将行李带过去,然后再回来接晓兰游到对面。
为了保险起见,我们打算顺着这条支流向南走一段距离,找一个离对岸较近的地方渡河。
行走的路上,我们讨论着等到遇到了其他的人类,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做。是想办法回到地球,还是就在这里继续生活。想一想,我们已经在这里心惊肉跳的过了这么长时间,若是可以回到安静、平和的地球,不再风餐露宿,不再提心吊胆,可以在家里看看电影,玩一玩游戏,还有一点小小的兴奋呢!
正在我们开心的聊着天的时候,我们发现江面上出现一片黄色的东西。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群动物在江面上。
这种动物长的非常像地球上的鸭子,连身上的颜色也同样是黄色,可是它的身子可要大的多,身子长约2到3米,像一艘小船一样飘在江面上。一眼望去还挺像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创作的“大黄鸭”。
这群“大黄鸭”有十几只之多,大都在江面上飘着,时不时将嘴深入水里,然后夹出一只大鱼吞到肚子里。也有零散的几只在岸上,有的趴在地面上,似乎正在养精蓄锐;有的在地上大摇大摆的行走着,这时我们更加确定这简直就是地球上鸭子的放大版,它们摇摇晃晃行走的样子,还有长着蹼的脚,连身子和脖子的比例都和地球鸭非常像。
“晓兰,咱们捕鱼的叉子带了没有?”我问道。
“鱼叉的杆子早就扔掉了,但是小刀还留着呢!”晓兰说道,“是不是看到鸭子抓鱼也想尝一尝鱼的味道了?”
“确实是有些想吃鱼了,但我看到鸭子这么憨厚可爱,不禁想帮助它们抓几条鱼。”我回答道。
“你可真够伟大的,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还想着帮助鸭子,我们还是快些向前走,找了离对岸近的地方,赶紧渡河吧!”晓兰对我无聊的请求略为不满。
“过河当然要过,不过只要可以抓上来几条鱼,别说渡过这条小小的支流了,就是迈过那条大河也不成问题。”我意味深长的说道。
“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坏点子了!”晓兰笑着说道。
“怎么可能是坏点子,这是临危不乱好不好。”
“别废话了,快说你要怎么渡河?”
我将想到的方法告诉晓兰。
“你这办法怎么感觉如此的不靠谱啊,坐在鸭背上过河,若是它扎个猛子,我们可就全玩完了。”晓兰很是不同意。
“我总有一种感觉:只有在北方才可以找到其他人,所以我一直都想向北行走,而如果想到达大河的对岸,现在来看,只有这么一个办法。所以我们必须赌一把。”我坚持道。
“好吧,不过我们可要小心。”
“只要鸭子可以将我们带到河中央,哪怕我们落水,我也可以背着你游到对岸,可是我们的食物和设备应该就完了。”我说道。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我们还活着,设备、食物还可以再寻找,而且如果我们在北方找到其他人的话,现在的设备和食物就一点用处没有了,所以我支持你这个方法。”
看到晓兰选择支持我,我更加坚信我们可以成功到达对岸。
晓兰从背包里拿出小刀,这把刀也真算鞠躬尽瘁,历经这么多磨难,可是看起来还是这么光亮,就像是新刀一样。随后,我在周边的树木上砍下一根树枝,将其削成杆子。然后找来一条藤蔓将其和小刀绑在一起,一把新的鱼叉就这么做好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